东风汽车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战略
2012-12-29黄兆勤
汽车纵横 2012年5期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gaSWYnM89xfNGkg2zvTZhk.webp)
做新能源汽车要有前瞻性规划
东风汽车公司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时间非常早,约在1995~1998年期间开始研发纯电动车、纯电动客车、燃料电车和中巴车, “十五”期间重点研发混合动力客车,到“十一五”之后,研发既包括轿车、客车,也包括卡车。在技术方向上,既包括混合动力技术路线的车型,也包括纯电动的技术路线的车型,这一时期国内的主要企业一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地做工作。
回顾这个历程,个人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新能源汽车产业这种变革性的业务必须要有前瞻性,不能短视,认为五年以后具备产业化条件,今天就有机会,否则就不开始研究。其实汽车领域与其他领域不同,要在新的产业变革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前瞻性非常必要,过去的东风汽车公司的高层,不少汽车行业的老前辈在十多年前就极力主张进行新能源汽车的前瞻性研究,要抓住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行业里面重大的产业变革,急急忙忙是做不来的。
第二,做新能源汽车必须聚焦,一个企业做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项目时,必须抓住重点,当然不同阶段重点不一样。回顾这个历程,“十五”期间,尽管行业里有各种声音,但是东风汽车用整整五年的时间集中精力做两款车—混合动力客车和混合动力轿车。通过对这两个平台车型的研究历练我们的队伍,增强对这个领域的理解、对复杂性的体会,提高了对此的认识、积累了技术。到了“十一五”以后,技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对此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增强和加深,企业的实力也有所改善,才在研究的车型和所选择的技术路线上予以拓展。伴随着过去整车的研发,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也有一些积累,支撑今天即将展开的新战略。
东风汽车从开始做新能源汽车研发,就着眼于产业化。尽管在十多年前,产业化的条件并不具备,企业不是简单地做一些技术性的尝试,而是瞄准产业化的未来目标去做。在2001年,经东风汽车公司发起,与相关投资人一起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电动汽车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同时也致力于产业化。2003年就把中式样品投放到市场上。把相对成熟的产品以商品的方式在市场上运行,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把握汽车新能源领域的机遇,必须从产业化着手。
二是必须从体制上予以创新和保证,因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长周期,持续性投入的项目,如果我们用传统汽车的体制来应对新能源业务,在研发上可能有的项目会夭折,从业务的持续性来看,有的会从中间撤出。因为长时间的投入,并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市场回报,所以必须从机制上予以安排。其他产业创新和业务推进也是如此,对新能源汽车更是如此。所以要着眼产业化,从长远角度上予以保证。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R99NpQMTfv6GbJUeQtWRqb.webp)
第三,关于示范运行。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在25个城市示范运行,有人质疑,花这么多钱把不成熟的产品推上市场示范,是否不合时宜?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新能源汽车既包括混合动力的轿车,也包括纯电动的客车、环卫车等等,东风汽车投入了700多辆、很多车型在市场上示范很多车型在市场运行中,不断出现问题,企业的情况和行业的情况完全相似,行业提出这样的质疑,企业也在反思。经总结认为,示范运行对于产业技术的完善意义重大,有其积极意义。示范运行并不是以量取胜,合适的量就足以达成示范的效果。
东风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规划
东风汽车公司新能源领域新的规划如下:在过去持续进行了新能源产业化的研发之后,东风公司未来5~10年的战略布局推进做了一个顶层设计,从企业内部以战略规划的形式明确,也向社会做了简单发布。这个规划在战略的重点上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以纯电动轿车作为中长期的战略重点。无论是国内外市场还是各个企业的业务重心,应该是在纯电动轿车上,新能源汽车不能脱离主业的主要领域,将轿车作为重中之重。目前混合动力技术有足够的基础,但是应用集成在短时间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很难彻底突破。所以将纯电动汽车作为我们中长期的战略重点,这与企业做业务要聚焦也基本吻合。
第二,以纯电动轿车为战略重点,并不意味着不做其他业务。以混合动力作为阶段性的产业重点,并与当期的传统汽车节能结合起来进行双向开发和商品开发、市场投放。
第三,要掌握核心的技术和资源,即电动汽车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对主要的技术方向和产品,比如电池、电控,将来要拥有自己的内伸化、纵向一体化的制造资源。
第四,东风汽车特别关注纯电动车的商业运行模式,这意味着企业要进入后服务市场,只是更好地理解后服务市场上经销商、能源供应商和消费者到底怎样购车,更好地从产品技术装配上应对市场的需求。
东风新能源汽车新的规划重点非常突出,也突出聚焦策略。具体来讲,在明确重点方向的同时,企业对未来产品的目标和核心技术应该达到的目标及产业化目标,都做了系统地分析和表述。如东风汽车的产业化目标提出到2015年,中重度混合化的保有量要达到5万辆,既包括轿车,也包括客车。到2015年,纯电动轿车的产业化规模要到5万辆,对于汽车领域新技术方向上的产品,东风汽车可能经过前10年、15年的努力,单个企业在量上可能只做到一个基本的规模。5万辆是基本的规模,这要历经很长的时间,一旦企业的技术条件及行业共同的技术条件、企业的产品完善度能够达到基本的规模,后面的几何加速时期的增长是会到来的。我相信汽车行业也不会脱离此规律。为了支撑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东风汽车在内部制定了“9+7”的项目规划,9个平台和7个核心技术方向上的重大课题平行展开,在企业里,一个产品平台的开发所占用的资源,所历经的周期非常长,9个平台平行展开,与过去做的尝试一样,包括轿车、客车和卡车,在技术路线上,主要包括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企业只是做一个技术的跟踪,而没有实质性的重大项目直接展开。
9个方面平行展开,目前最紧张的是缺人力资源,尽管如此,由于东风汽车公司是一个多业务单元的企业集团,所以把这一项目分别交给不同的业务单元的技术中心承担,稍微缓和了研发和产业化的压力,东风的纯电动轿车有几大特点:
第一是全新的设计平台,过去95%以上是基于传统车改装,作为产业化的安排,显而易见,是不可实施、不可行的,所以企业根据纯电动车的结构特征和技术特征全新开发了一款车型。
第二是基于市场分析和产业化的安排,企业在做轿车开发时,选定了同步共同开发的供应商,开发完成之后,供应商的量产准备也会完成。
第三是考虑到目前的电池技术的局限性,东风汽车采用了小型化、轻量化技术,假如整个车身长度不超过2.7米,由于采用了全铝合金的车架结构,使得整车的质量,装满200公斤的电池以后,重量在850公斤以下。尽管轻量化,但是仍然执行轿车的标准,开发实验之后,安全性被放在首要地位,所以达到了带电池的碰撞法规的要求。同时控制车的成本。尽管刚开始产量很小,生产达到几千辆时,成本控制较难,但是仍然在有政策补贴的情况下,制定了一个四万元左右的用户可以接受价格。小型化、轻量化大批量生产的车,在政策补贴到位的情况下,价格只有四万元,具备完全的轿车性能应该有一定的市场。目前这款车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会量产、投放市场,还有一些问题在精雕细琢之中。
为了支撑东风公司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实施,企业从顶层设计到内部合理布局,招聘了大量的业务人员,并且为这个项目在海外建立了研发中心,同时安排了30亿的专项预算支持项目的实施。东风公司正在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定位为开放的平台,无论是平台技术还是合作伙伴,都是开放的,希望能被进一步了解,得到更多的交流,同时在有的项目上进行合作,促进产业化的提升和目标达成。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XiUYN3AcBXJTfxaronvHLM.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