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潍柴成长的动力
2012-12-29贾红谱
汽车纵横 2012年5期

整合国际资源为我所用
2003年潍柴投资1亿多元与奥地利AVL公司联合建立欧洲研发中心,借助国际最先进的技术研发平台,自主研发欧Ⅲ动力。潍柴率先将研发中心建到欧洲,为潍柴整合国际资源,培养自己的研发力量打下了基础。
其实,在决定自主开发欧Ⅲ发动机前,潍柴曾与沃尔沃、MAN等几大发动机厂商接触商。但谈及引进技术合同时,这几家企业同意输出的都是在欧美市场即将淘汰的产品技术,根本没有开发欧Ⅳ发动机潜力的技术。潍柴很清楚自己合作的目的是整合资源为我所用,因而果断放弃了合作。
“一味引进国外技术,是没有出路的。直接引进国外企业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虽然风险小,推向市场快一些,但企业最终没有核心的东西,在后续产品开发上也会受制于人。”潍柴一位领导说。
据介绍,“蓝擎”系列发动机虽然是与AVL联手开发的,但潍柴自始至终坚持了自主开发。整个项目由潍柴提出要求,由双方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由于在合作期间,潍柴的技术人员有机会全程参与开发、设计,使潍柴的研发队伍在开发过程中熟悉了开发流程,逐步成熟起来。这样,到2008年,潍柴用于与道依茨合资项目的6升级欧Ⅲ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就已完全由潍柴研发人员自己开发。
以后,潍柴又逐步建立起“三国七地”研发基地。潍柴建立的七大研发基地,分工不同,各具特色,主要包括中国潍坊中重型高速发动机、中低速发动机和新能源动力总成研发基地;上海整车和动力总成研发基地;扬州中小功率发动机和客车研发基地;杭州CAE模拟分析、机械开发和新产品前期研发基地;重庆重型中速发动机研发基地;法国大型高速柴油机和船机动力总成研发基地;北美内燃机先进技术研发基地等。潍柴的研发机构遍布亚、欧、美,初步形成全球研发的大格局。据介绍,每周六下午3点潍柴召开全球研发会议,对所有研发项目进行讨论,确定项目开发流程。
2012新年刚过,内燃机可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宣告成立。这是由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在山东省内燃机可靠性实验室平台的基础上,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德国博世等19家研发机构和内燃机企业联合成立的。潍柴技术中心主任助理尹慧琼表示,目前潍柴已经在可靠性技术研究与合作方面,与联盟成员一起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和目标。将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发动机产品可靠性技术与国际全面接轨。这是继5年前潍柴通过联合上下游产业链,与零部件供应商组建研发共同体、应用共同体后的又一新举措。资料显示,研发共同体成立以来,成员已经发展到50多家,承担开发项目达260多个,这些项目的开发全面提升了发动机零部件技术水平。而与整车企业的合作攻关,使潍柴在降低油耗、节能降噪、减轻车体重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可观成效。
人才战略助力创新
潍柴求贤若渴,将目光投向全球顶级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地区、跨领域、多层次地引进了大量的研发、管理、金融、品牌推广等人才,人才队伍中有来自跨国公司的海外高端人才,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也有国内知名院校的大学生。目前,潍柴集团发动机板块拥有博士20人、硕士51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泰山学者、中青年专家等省市级专家7人,海内外高端人才22人。企业已经形成由最初的50余人扩大到2000多人的技术开发队伍。
据介绍,潍柴对于引进的人才,为他们搭建事业的平台并给予充分的信任。目前,潍柴的战略总监、法务总监、技术总监、信息化总监,以及电控研究所、新能源技术中心、动力总成研究中心等重要职位,全部由近两年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担任负责人。
近年来,潍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拨款1000多万元,用于科技创新成果奖励;每年拨款150万元,设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输送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参观考察。2012年1月召开的潍柴集团科技创新暨内燃机可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潍柴更是以2500万元重奖技术创新项目和个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研发热情。
据潍柴研发高层介绍,人才工程的实施,加速了产品研发的速度:2005年,潍柴开发出第一代国Ⅲ蓝擎发动机;2006年,开发出达标国Ⅳ发动机;目前,排放达标欧Ⅴ的机型已开发完成,欧Ⅵ机型正在实验中。2011年,潍柴在发动机板块搭建起了中、高速并举,排量涵盖2~289升,功率覆盖25~10000马力的全系列产品平台,并兴建了世界最先进的试验中心、分析中心。

精益研发提升竞争力
有研究表明,企业提高竞争力有两种方法,第一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二是创造技术领先优势。精益研发是显著提升竞争力最有效的策略。
精益研发,是科技创新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次重大变革。这种以精益为目标的研发方法,集成了技术创新、协同仿真以及立体质量设计三大核心技术,以实现产品质量跨越式提升。精益研发在不显著增加产品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
进入2012年,潍柴结合技术中心自身特点,确定开展“精益研发年”活动。为配合这一活动,潍柴技术中心对各科室全部进行重新组建,由原来的设计一室、二室、三室等变为按照产品零部件板块划分科室。同时,在人员方面也新任命了5名产品总师,可协调调度所有相关零部件科室的人员和资源,形成了科研开发的矩阵式管理新模式。
如今,这一研发模式已开始运转,这个与国际接轨的创新模式,将推动潍柴自主创新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