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的动力机制及其创新载体
2012-12-29程勉中
唯实 2012年4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具有新苏南模式区域特色的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研究”(项目批准号:09BDJ0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程勉中(1954- ),男,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理论。摘要:无锡在创先争优、构建动力机制及创新载体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党的先进性引领城乡发展,形成惠民服务的新机制;二是以时代精神构建党员实践平台,拓展创先争优的新载体;三是用分类管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提升创先争优的新动力。
关键词:创先争优;动力机制;载体;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4-0004-04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践证明,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和持久推动力量。”[1]无锡市各级党组织自觉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和基层党建的第一主题,紧密联系实际,在突出重点、服务大局中抓谋划,在点面结合、整体联动中抓推进,在培育典型、激发干劲中抓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总体呈现出创争内涵日趋丰富、实践载体特色鲜明、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的生动局面,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一、以时代精神构建党员实践平台,
拓展创先争优的新载体
无锡各级党组织通过探索构建实践平台,形成特色鲜明的党员创先争优实践载体,从而塑造和体现共产党员的时代风貌,展示时代精神,有效提升了党员队伍素质,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以“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为主题的党员承诺活动
无锡各级党组织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这一总主题,要求各地区各单位明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践主题,切实使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实践活动紧密衔接。通过集体宣誓、公示栏公示、签订承诺书、亮出党员身份、认岗定责等多种方式,使城乡各地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得生动而具体。一是发挥党员承诺的岗位效应。企业党员立足岗位职责,运用个人提诺、组织审诺、公开亮诺、接受督诺等形式,落实责任;二是拓展党员承诺的实践空间。如惠山区挂牌成立党员实践体验基地、党员义工服务基地、党员入党宣誓基地等3类17个党员基地,使基地成为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新平台;三是延伸党员承诺的实践时间。如北大街街道凤宾路社区党总支通过开展“四进社区”活动,积极拓宽在职党员深入社区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把在职党员创先争优的阵地延伸到“八小时外”[2]。
2.以行业和岗位为特点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在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包括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司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保、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铁道、水利、农业、商务、文化、卫生、人口计生、海关、税务、工商、质检、知识产权、旅游、信访、民航、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窗口单位,石油石化、电力、邮政、通讯、金融等行业及其窗口单位,以及各级各类行政服务中心(站)。活动中围绕中心任务,确立民生为重、服务为先导向,从各自职能特点出发,通过组织开展“党员示范岗”、“红旗窗口”、“党员志愿岗”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政风行风,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纠正一些单位存在的“庸、懒、散”现象,认真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积极推动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收入分配、住房、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基本权益,有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群众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3.以“第二个率先”新征程为目标的“四找四学四比”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中创先争优。无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开展“四找四学四比” 活动,即:找科学发展新坐标,找促进和谐新路径,找服务群众新方法,找基层党建新模式;学思想政治理论,学现代前沿知识,学一流先进典型,学创新创造思维;比改革创新精神,比创先争优实绩,比干部作风形象,比党员队伍活力。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活动要求广大干部党员进一步加强学习,解放思想,实现创新活力大提升;开阔眼界,增强本领,实现执政能力大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实现作风形象大提升;固本强基,凝心聚力,实现组织战斗力大提升。把各级党组织打造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广大党员塑造成为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先锋战士,把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第二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上来,把基层党建工作集聚到致力争创全省党的建设最佳实践区上来。
二、用分类管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
提升创先争优的新动力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无锡从区域党建和党员队伍实际出发,把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有效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探索实施不同形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全面覆盖的党员分类管理模式,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动力。
1.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实行“项目式”管理
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与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与推动落实机关中心工作任务、与深入开展“三走进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推广激励工作法,完善群众评议机关作风制度,通过开展“三联一帮”、党员志愿服务和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发挥党员作用,促进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国企党建重点把握建立健全国企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完善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机制,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两新”组织重点把握扩大党的覆盖面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对无职党员实行“岗位式”管理
无锡市着力破解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无平台、体现先进无手段、协助工作无职权、服务奉献无载体”的难题,普遍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按照“因地制宜、按需设岗、自愿上岗、竞争择优”的原则,在村、社区党组织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岗位的设置重点围绕思想政治、党建宣传、公共事务、村(居)务监督等。使无职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为无职党员提供了规范、长期、稳定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实践平台。
3.对离退休党员实行“参与式”管理
关心离退休党员的生活,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对身体健康的离退休党员,充分发挥“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群议事会”、“志愿者服务队”等载体的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村(社区)的政策宣传、治安巡逻、民事调解、环境卫生等方面工作。建立“党员学习中心户”,便于党员参加学习。如江阴市开展社区离退休党员“一人一职”(每一名党员担任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工作)活动,使每位党员做到能职相适,发挥最大作用,成为离退休党员的自觉行动。[3]
4.对下岗失业党员实行“关爱式”管理
一是及时掌握基本情况,及时将下岗失业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到所在村、社区党组织,并详细登记党员的思想政治表现、专业特长和参加培训情况,建立党员档案,为组织培训和推荐就业奠定基础;二是根据党员的意愿和特长,充分利用国家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条件,积极组织、支持和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三是把教育管理和排忧解难结合起来,采取党员结对帮扶和单位党组织联系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生活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中的党员解决生活上的燃眉之急,积极为党员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和支持党员创业。如滨湖区针对下岗党员实际,利用党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等平台,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并主动协调联系,积极帮助他们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5.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式”管理
针对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大、人员难组织、活动难开展的特点,坚持动态跟踪管理。一是摸清情况,让流动党员管理“有数”。在全市范围内利用“流动党员管理系统”,普遍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二是建强平台,让流动党员“有家”。依托县(市)区、镇(街道)两级组织部门的工作力量,普遍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站,就近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三是健全制度,让流动党员管理“有章”。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登记、发放和查验工作,确保党组织与党员“不断线”,党员“离家不离党”;四是体现关怀,让流动党员“有助”。增强党员服务中心职能,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再就业援助体系和帮困互助机制,通过设立流动党员咨询热线和电子信箱,接受党务工作咨询和困难求助;五是丰富载体,让流动党员“有为”。围绕服务群众、支持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引导流动党员自觉接受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奉献社会。
三、构建创先争优动力机制
及其创新载体的实践意义
无锡在构建创先争优动力机制及其创新载体的实践中,不仅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而且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从中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
1.重视从发展大局上谋划创先争优,用富民成果检验机制创新成效
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是党建工作的生命力所在。无锡创先争优的实践告诉我们,各级党组织必须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通过用科学方式实现转型,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发展、富民、安民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任务。无锡的党组织坚持把增进人民幸福、建设幸福社会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贯穿于社会转型的全过程。提出了建设幸福安康和谐宜人首善城市的目标,坚持民生为先,让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安康。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之源,围绕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深化经济、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得到有效增强。
2.重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开展创先争优,发挥党员群体先锋模范作用
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创先争优是无锡市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他们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形象,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影响对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的评判。无锡创先争优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争一流,服务群众当优秀”的目标追求,以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以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为重点,坚持以思想认识为先导,切实增强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自觉性;坚持以丰富内涵为关键,充分彰显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时代性;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努力提高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效性;坚持以先进典型为引领,不断激发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积极性。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全面部署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坚持精心组织,分类指导,浓厚氛围,务求实效,促使全市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紧密结合岗位特点,大力开展学先进、争优秀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和树立一批各行业的优秀服务标兵、优质服务窗口和服务品牌,有效推动了创争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
3.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阵地建设,通过有效载体团结凝聚群众
基层党组织要真正承担起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以及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协调利益的作用,并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社会的支持,就应通过有效载体,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有效地实现整合,这样才能确保党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5]无锡在这方面同样作了很多探索,基层党组织基本做到了有服务阵地、有面向党员和群众的服务内容,党组织和党员在为群众服务中融为一体,通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服务阵地和载体建设上,力求特色鲜明,贴近群众。如着眼转型发展实际,深化“乡村学华西、农村干部学吴仁宝”双学活动;着眼创先争优要求,深化“三型”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着眼幸福市(县)区建设,深化党员志愿者活动,着力打造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实需要、能够将活动不断推向前进的载体和舞台。农村各地党组织积极开展“新农村堡垒党(总)支部” 创建活动,深化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等载体。社区党组织推广“零距离”服务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使党组织的关心覆盖到居民群众。“两新”党组织要发挥先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