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之交,藏于民

2012-12-29郑江

友声 2012年3期

  国之交,藏于民,人民间的交流,是构筑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基石。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领导人共同将其确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旨在以“新的机遇、心的纽带”为主题,全面推进国民交流,通过人员往来不断巩固和扩大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为国家关系注入新的活力。基于这样的背景,3月22日至28日,镇江市对外友协会长吴树南率优秀市民代表团一行150人,赴日本友城津市、仓敷市访问。
  镇江“优秀市民日本友城行”代表团成员来自城建、环保、社区管理、文教卫生、体育、商贸、交通等23个领域的优秀市民代表、“大爱镇江”年度人物,以及国家、省、市级劳模、标兵等,代表团确定了城建、环保、交通管理、文化遗迹保护与开发、灾害应急、终身教育、环保意识和文明习惯培养等15个调研课题,并通报日本友城有针对性地安排参观考察及交流项目。
  镇江市民友城行活动得到了日本津市和仓敷市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两市分别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和中日市民联欢活动,政府、议会、为数众多的民间友好团体负责人参加,在友好往来史上前所未有。津市市长前叶泰幸、市议会会长田村中博,仓敷市市长伊东香织、议长森守都分别致辞,盛赞镇江市民团的来访与交流活动,认为基于民众的广泛交流必将开启两市友好合作与交流的新局面。
  此次日本友城行市民团的行程安排非常紧凑,代表们通过专题考察,以及与许多日本老百姓的接触与交流,边学习、边比较、边思考,对环境保护及文明意识的培养、交通管理、饮用水管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节约意识的培养、诚信与礼貌、文化传承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等日本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有了全面的认识。他们了解到日本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安定祥和的社会秩序,有赖于实用型的国民基础教育及市民的自觉行为,离不开人性化及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
  镇江市民注意到,日本街道看不到一个垃圾桶,但都干净整洁,原因在于日本的垃圾箱都设在背街小巷,且细分为多个类别。那么,日本市民是如何投放垃圾的呢?他们的做法是政府部门向每家每户免费发放“提醒日历”,日期上面标注了定时定点投放的垃圾种类、地点,有专门机构收集送到分类对口的处理厂。日本公路并不宽,但大家循序前进,车流密集却很畅通,这与设置了新驾驶员准入的高门槛,以及与个人记录有关的一系列配套制度有关。日本有着严格的食品管理体制,从农场的种植、采摘、加工,到仓储、物流、保鲜,以及配送、检测、销售,所有环节都有明细的问责制度,各类监督力量,让所有制度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由于监督行为不能给监督部门带来任何利益,监督的公正性和一贯性就有了保证。
  除日方原先安排的考察项目外,镇江市民团还自发冒雨考察日本幼儿园、小学校园,实地看到了无论是小学还是幼儿园都没有接送孩子的家长们身影;初春三月的日本仍然春寒料峭,但孩子们在室外依旧短裤短裙,自觉接受着艰苦环境的磨练;无论是进校,还是放学,师生们都要互相鞠躬问候,文明而有序。日本人上洗手间后一定会清理得干干净净以方便后人使用;男孩玩耍不小心将鞋印印在横栏上时,会立即掏出手帕擦去鞋印等等行为,都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使然。日本的基础教育与社会实践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从偏重知识到偏重生存能力,从课堂教育到重视社会观察和修学、调查和讨论、制作和生产活动等体验式学习,以及重视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培养了以人为本、相互尊重、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现代日本国民群体。
  镇江市民代表们在感触日本城市乡村街道整齐清洁、一尘不染的状况时,积极讨论如何学习日本的经验,提高公民素质,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软硬件条件,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在感受以清淡新鲜为主流的日本饮食文化的时候,则反思回国后如何杜绝饮食上的浪费,从家庭做起,在全社会倡导节约意识和健康饮食的理念;在谈及参观仓敷市美观地区所见所感时,就联想到如何继承、保护和开发镇江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之能够更鲜活、更生动地对外展示,成为城市的文化之魂。
  日本高度的社会规范和国民素质、井然有序的社会管理、充满活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欣欣向荣的城市和乡村面貌,以及热情友好的普通民众都给镇江市民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表示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一言一行影响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此次市民团出访归来所形成的《生活垃圾的分类与综合利用》、《日本基础教育的观察与思考》、《市政体育设施的科学运营与管理》、《经济发展与服务理念》以及《樱花及其文化产业的延伸》等专题调研报告将在相关领域对镇江发展起到借鉴作用,也为今后镇江市代表团出访起到了表率作用。
  镇江市民代表团团长吴树南与仓敷、津市领导人会谈时,双方不约而同地提出,经贸合作与市民交流应当同步进行,应当增加频率使之“常态化”,因为“经济发展、民意支持是深远合作的基础,也是长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双方应扩大交流规模,派出更多市民参与互访;另一方面,在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等经济合作领域,也应派出更多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
  “2012镇江优秀市民友城行”活动必将对今后镇江的对外交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城市国际化进程,产生持续不断的深远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