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游蓬莱

2012-12-29姚明玉马慧云

友声 2012年3期

  继举办“2011蓬莱—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山东省政府、瑞士施泰因基金会再次合作于2012年6月9日至12日在蓬莱举办“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在蓬莱各主要街道和景点处处彩旗飘扬,一派节日景象。会议举办地中国湾大酒店,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渤海之滨。这座五星级酒店更是布置得欢乐喜庆,活泼靓丽,以她特有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的国内外青年领袖和各界精英。
  6月9日晚,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代表、著名专家学者及大型企业、组织负责人在崭新的会议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和第一单元全体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瑞士前联邦主席约瑟夫·戴斯、山东省政协副主席陈光、全国友协副会长李建平等在开幕式上致辞。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副主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发展息息相关,国与国之间的依存更加紧密。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离不开各国之间的相互支持。而青年是人类社会的未来,青年领袖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积极力量。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中,需要各国青年领袖有国际视野,在维护世界和平、开展和谐合作和可持续发展中承担重要的责任。
  约瑟夫·戴斯前主席就“2020—挑战与选择”议题作了主旨演讲。他表示,贫困、环境恶化和战争是人类社会面对的三大挑战。21世纪前20年是国际社会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时期,国际社会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完善全球管理机制等。他指出经济发展是减少贫困的关键,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全球化管理是和平与安全的关键。
  此后的两天半会议期间,众多学者、企业家、专家对各自议题予以深入浅出而又发人深省的论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丁一凡教授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前景和由此产生的机遇与挑战等;中国人民大学黄卫平教授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企业形式——社会企业;国务院参事汤敏指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企业发展要保持可持续性、要注重包容性。
  日本索尼公司前总裁出井伸之从亚洲角度对未来五到十年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挑战做了分析,指出亚洲国家应该创造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避免重蹈西方国家经济衰退的覆辙;英国学者迈克尔·哈斯丁勋爵通过欧洲债务危机分析了当前如西方思想的失败、领导力的结束、世俗主义的发展等新兴的风险与挑战;瑞银集团亚太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尹致源通过其在瑞银集团的经验,分析了当前诸如政府不积极履行合同、社会不稳定、政治上的风险等新兴挑战。
  本次研讨会在互动交流环节非常生动活泼。中外参会代表积极提问,演讲嘉宾认真解答。代表提问求实挑战性强,专家解答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说服力强。在分组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加深了对主题、议题理解的深度,加强了参会代表之间的交流,取得了积极成效。
  与2011年研讨会相比,此次研讨会在日程安排上做了一些创新,如安排了“贝尔艇下水启动仪式”。贝尔艇是由英国绿色环保主义者、英前奥运会划艇教练大卫·特雷恩设计,意在宣传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契合了研讨会“搭建桥梁,共促和谐”的主题,也为研讨会注入了新的元素。此外,丰富多彩的参观、交流及文化活动为代表们提供了进行深度沟通的平台。许多代表表示,在短短的三四天中,他们有机会结识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朋友。这是一种高质量高效的交往手段,收益匪浅。
  6月12日,为期4天的研讨会圆满落幕。与会人员带着对各项议题的更深刻认知和对应对措施的更好掌控离开了研讨会。对于绝大多数首次访华的嘉宾来讲,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以及研讨会所折射出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改变了他们对中国的片面认识。许多人表示此次中国之行让他们看到了当今真正的中国,了解了真正的中国人民。
  “2012蓬莱—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的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其影响力是深远的。它为各国青年领导人架起了知识和见解的桥梁、理解和友谊的桥梁。相信每位与会代表和有幸参与其中的人士都会享受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收获。“未来之星”研讨会也将如小石城的彩色壁画和浮雕一样让人难以割舍,如人间仙境蓬莱的海浪般敲打着每个参会代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