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的不仅仅是身子
2012-12-29施黎明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2年12期
案例一:课堂上,一位年轻老师站在黑板前示范写字,整个脑袋遮住了老师板书的内容,在黑板正前方的学生根本无法看见老师在写什么,他们只有等老师写完后离开黑板时才能看清楚。
案例二:于永正老师半蹲着身子,伸长手臂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范写“庞”、“紧”等生字,并叮嘱道:这一撇不能太长,“紧”字的两点要靠拢些……学生看得很仔细,学得很认真。
案例一是我在一位年轻教师的公开课上见到的镜头,案例二是于永正老师在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中的一个片段。
案例一中,老师站在黑板前写字确实要轻松许多,但他没有考虑到这样会遮住大部分同学的视线,大部分学生看不见老师写字的过程,看不见字的笔顺,不清楚写字时该如何运笔,看见的只是老师的后脑壳,只有等老师写完后离开黑板时才能知道黑板上写的是什么。也许老师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写字的环节已经有了,至于效果怎样就不管那么多了。这样的写字教学,我看不指导也罢!还不如让学生直接观察书本上田字格里的范字,比看黑板上那不清不楚的字强多了!
案例二中于老师的这一蹲,把黑板亮给了学生,把写字的全过程都展示给了学生,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等,均清清楚楚、一览无余,于老师一边写,还一边讲解,让学生看得真真切切,听得明明白白。于老师讲得具体,示范得到位,学生自然也学得踏实。黑板上,老师的字写得方正;课桌前,学生的字写得工整,这样的写字指导才真正做到了扎实有效!
站着写字轻松,所以年轻的老师选择了站着板书,蹲着写多累啊,像蹲马步,时间久了两腿酸痛得很,70多岁的白发苍苍的于老师却选择了蹲着板书。这一站、一蹲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这是教师截然不同的服务意识的体现:站着板书,出发点是教师,怎样轻松就怎样写;蹲着板书,出发点是学生,怎样对学生有利就怎样写,宁可自己累一点。蹲着板书,体现了于老师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于老师时刻服务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的师者情操。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必须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一切服务。这是于老师的教学宗旨,这也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宗旨!
望着于老师那花白的头发,我的眼睛也渐渐湿润:敬爱的于老师,您蹲下的是身子,托起的是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啊!
于老师,您蹲下的,绝不仅仅是身子!
(江西省婺源县紫阳三小 3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