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制原来如此简单

2012-12-29覃大志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12年9期

  在当今社会,静电复印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只要将文件放入静电复印机中,一按按钮,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就可以完成这份文件的复制。很神奇吧!
  第一次见到静电复印机时,你是不是情不自禁地为之惊叹?当需要复制学习资料时,你是不是第一时间会想到它?
  静电复印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我们也许不知道,它的发明凝聚着卡尔森20多年的心血。
  卡尔森是美国纽约市的一个发明爱好者。从1936年开始,他就注意到当时的人们在需要文件复本时,往往运用成本较高的照相技术来完成。
  由此,他想发明一种能快速并经济地复制文件的机器。
  他为了搜寻复制方面的技术书籍,跑遍了纽约市的各个图书馆。起初他把研究重点放在照相复制技术合成上,然而,当饱览群书之后,他发现在这一技术上很难有所突破。
  一天,他来到朋友的工厂,一位来自匈牙利的工程师给他展示了一种当光线增强时能够产生导电性质的物质。卡尔森豁然开朗,意识到这种物质在他的发明中很有应用价值,并把研究重点转向了静电技术领域。
  卡尔森在纽约市的一个酒吧里租了一个房间作为实验室,然后和他的助手——奥特卡尼开始了静电复制技术的实验。
  1938年10月22日,卡尔森将数字“10、22、38”和“ASTORIA”印在玻璃片上,又在一块锌板上涂了一层硫磺,然后在锌板上使劲地摩擦,使之产生静电。
  接着,他把玻璃片和这块锌板合在一起用强烈的光线扫描了一遍。几秒钟之后,他移开玻璃片,这时,锌板上的硫磺末近乎完美地组成了玻璃片上的那行数字“10、22、38”和字母“ASTORIA”。
  静电复制技术终于有所突破,卡尔森将这项专利向许多家公司推荐。然而,从1939年到1944年的5年时间里,没有一家公司愿意接受卡尔森的专利。
  这些公司认为,用硫磺末作为“介质”,在技术上不够成熟。此外,他们还对复印机的市场前景不看好。实际上,在那时,需要复制的文件确实并不很多。
  卡尔森毫不气馁,继续钻研完善他的静电复制技术。又经过几年的研究,他找到了更为理想的携带静电的“介质”。
  终于,一家公司采用了卡尔森的最新专利技术,生产出了第一台办公专用自动复印机。1959年,复印机正式被市场所接受,并且像雪球一样,复印机的市场越滚越大。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复印机了。
  卡尔森前后经历20余年,终于让静电复印机走向了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