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2012-12-29穆冉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38期
如果一部舞台剧,只有3个演员,扮演了12个角色,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而且全程戴着大头面具,你能想象那是怎样的一场演出吗?十有八九,在你脑海中浮现的是几个先锋怪咖,在哗众取宠地玩着舞台实验,既无趣又乏味。这次你可能错了,如果这部默剧名为《安德鲁和多莉尼》,一定不要错过。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它在北京场场爆满,公益加演后依然一票难求。
《安德鲁和多莉尼》改编自法国哲学家安德烈·高兹和妻子多瑞恩·凯尔的真实故事。2007年9月22日,84岁的高兹和小他一岁的妻子在巴黎郊区一个名叫沃思伦的村庄双双服药自杀。清洁女工发现了他贴在门上的遗言:告诉警察,不要上楼!被病痛折磨42年的多瑞恩在这一年病情严重恶化,深爱她的高兹于是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在留给友人的信中,高兹提出将两人一起火化,骨灰合葬。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高兹发表了很多文章,纪念自己和妻子相濡以沫的婚姻。其中一篇是他写给妻子的一封75页的情书:《给D的信》(Letter to D),后出版成书,在高兹夫妇离世后多次加印。西班牙库伦卡剧团创始人加宾始终忘不了这篇长文带给她的感动,她提议以此为基础创作新戏,讲述一对老年夫妻的晚年生活,探讨疾病影响下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是后来好评如潮的《安德鲁和多莉尼》。
在一个最寻常不过的普通人家,年迈的安德鲁正在写作。一室之内,同样苍老的妻子多莉尼开始练琴。打字机和大提琴发出的声音,对于彼此都是最难以容忍的干扰。直到妻子被确诊患上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安德鲁才在她日渐恶化的状况中反省自己,回忆一路相偎相依的甜蜜往事,陪伴她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面具和默剧的形式,丝毫没有影响《安德鲁和多莉尼》的情感表达。演员利用最日常的形体动作和精准的表演节奏,将不输台词讲述的情节和面具背后的情感信息传达得细致入微。更见功力的是,这样一部充满悲情的催泪剧,转场衔接行云流水,时空转换进出自如,而且幽默与诙谐随处可见。演员寓悲于喜,观众泪中含笑。
“所有的舞台作品,都是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共同完成的。”再找不到一出戏,能像《安德鲁和多莉尼》这样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的真义。
活动推介
【舞台剧】
《遇见你,这是真的》
时间:11月16日
至11月18日
地点:广州友谊剧院
1984年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成立。在台湾戏剧表演匮乏的年代,这颗新星创作了多部对现代舞台剧影响深远的作品,也刺激催化台湾的新剧团陆续衍生。《遇见你,这是真的》首次将舞蹈与话剧结合。
【音乐剧】
《教室也疯狂》
时间:11月9日
至11月11日
地点:北京东宫影剧院
香港导演邓树荣最新舞台作品。他率领香港舞台剧界、啦啦队界及健美界新星,结合翻腾、敲击、小丑技巧大集汇等形式,创作出无声形体剧目,讲述3名中学生在被罚留堂时调皮捣蛋的故事。
【音乐会】
台湾爱乐乐团上海音乐会
时间:11月2日 19:30
地点:上海市东方艺术中心
音乐厅
亚洲最顶尖的乐团之一——台湾爱乐乐团成立于1986年,二十余年来与马泽尔、巴夏、潘德瑞茨基等知名指挥家合作过。本次演奏的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