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不应打包上市

2012-12-29叶檀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38期

  当买赎罪券的金币落入钱箱发出叮当一响时,你亲人的灵魂马上从地狱上升天堂”。1517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前,多明我会修士台彻尔大肆宣传赎罪券时说出这一流传千古的妙语。
  任何借信仰名义敛财的行为,都是以信仰为名的投机,理应受到唾弃。在当下的中国,赎罪券的变相版是寺庙上市宗教资产化官僚化,门票、香火钱、相关消费成为上市公司重要收入。
  把信仰变现、玷污公众信仰的做法,总算受到强有力的抑制。10月22日,国家宗教事务局通过官方网站正式发布证监会等中央十部委《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严禁党政部门参与或纵容、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或承包经营寺观,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寺观搞“股份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产上市,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进行排查,发现存在此类问题的,应限期进行整改,逾期不整改的,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几家上市公司提供了坏的样本,效仿者多如过江之鲫。如潭柘寺和戒台寺仍是北京旅游“子公司”,是其重要的盈利来源。仅以两个寺庙单独的门票收入计算,2012年上半年就为北京旅游贡献了2323.9万元,占其旅游服务总收入的约三分之一。
  峨眉山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上市资产虽不包括峨眉山上的寺庙资源,但与当地佛教名山地位息息相关。峨眉山上有数十个佛教场所,2011年,峨眉山门票收入达到3.29亿元,占据其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36%,毛利率高达40%。
  新规之下,有关方面能否执行到位,能否杜绝打擦边球现象,值得关注。
  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无一幸免,均有上市计划。参考消息网报道,7月,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争取在两年内上市,预计募集资金达7.5亿元人民币以上。山西五台山和安徽九华山表示,有计划在资本市场上筹资。
  筹划上市的旅游公司大力划清与门票、与寺庙的关系,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丁宏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只是在普陀山上的4家企业准备上市,这是政府下属的企业。企业要发展壮大肯定要走出去,不可能永远待在这12.5平方公里的普陀山。所以这是市场行为,和宗教无关,我们只是借助了‘普陀山’品牌的影响力。”
  想要划清,谈何容易?借助影响力,意味着上市公司商誉甚至未来前景,试问,当普陀山与九华山品牌,与客车、索道关联在一起,这样的宗教圣地成色几何?这不是隐性的宗教资产化,又是什么?所谓“享受宗教盛誉的红利,但并没有把核心的宗教场所打包,所以在本质上和其他的旅游概念股差别不大”是有意混淆。如果真想让寺庙清净,以普陀山某某公司的名义上市,岂不更清白?
  当地政府早已将这部分收益收入囊中,把目光瞄准股市,以获得更高的溢价。2009年6月17日,安徽省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出资5083万元受让其母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持有的九华山20.48%的股权,国资提早埋伏欲得大利。
  把一切资本化,而后高价套现,照此逻辑,中国凡是有点家底的博物馆、文化馆、古城镇、建筑物全都将打包上市。上市不是比拼创业,而是比拼谁家留传的家底厚。如果这一手段推广到全球,我们将看到巴塞罗那市政府把圣家族大教堂上市,巴黎人把巴黎圣母院、卢浮宫上市,然后上调门票、增加商店,建立圣母院一条街拉动消费,以缓解债务危机的燃眉之急——全球的文化、宗教也就真正地、彻底地资本化了,也就真正地、彻底地堕落了。
  信仰打包上市是贪欲的终极版,中世纪的赎罪券逼出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最后的结果是,改革派赢了,信仰与金钱脱钩,回到人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