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版画藏书票的大和小

2012-12-29宋刚

新闻世界 2012年3期

  在中国,提起藏书章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但对藏书票知者尚少。其实,藏书票和藏书章两者的意义和作用是相同的,都表明书籍的持有者,就像现今有人在自己的书籍上签个名一样。不过前两者是有艺术作品的价值,藏书章上用的是文字,属于我国传统的金石篆刻艺术;藏书票,则是图文并茂,幅面一般不超过5~6平方厘米的版画创作,通常是贴在书的衬页或扉页上,既是书籍所有者的标记,又是书籍的装饰。
  我国的印章出现在春秋时代,到唐代有了线装本书籍,文人墨士喜欢在自己的书捺上印章,这就是我国藏书章与珍藏印风行的起源,藏书票是泊来品,它起到与藏书章相同的功能,是读书、爱书、藏书的信物。不过它比起藏书章要来得更加丰富多彩:书票上不仅刻有藏书者的姓名、别号,还有美丽的画面、色彩以及文字,是一种微型的版画艺术品,更能受人喜爱。
  早期的藏书票仅限于作为藏书票主人的标记,故画面上的图案,一般为藏书主人的家徽、家宝、后来扩大到藏书主人的居住环境:住宅,书房、书架、书桌之类。也有在藏书票上,反映藏书主人的职业和爱好的,如画家采用画板、画笔、音乐家采用乐谱、乐器,表演家采用舞台、面具等。
  起初版画创作藏书票,是为自己的藏书、后来又接受别人的委托而创作,所以好多藏书票票面上的姓名,并非是藏书票作者的姓名、艺术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藏书票主人(票主)的爱好所制约,但是他们都注意到这种艺术的特殊要求和局限,不但在小而精上下功夫,而且也极力追求画面的装饰效果,这可以算是藏书票总的艺术风格。
  现在,藏书票已不再仅用于私人藏书,一些出版社在它出版新的图书中,附上标志这个出版社的书票,以吸引购买者;甚至有的图书展销会,也专制此次展销会特别书票,借以增加读者的购书兴致。随着藏书票艺术的发展,了解和喜爱藏书票的人也越来越多,反过来又促进了这一艺术的进一步的繁荣。
  藏书票最早出现于十五世纪的德国,后来逐渐在瑞士、波兰、法国、捷克、意大利等国兴起,1871年间日本东京工部大学聘请欧洲人讲学,藏书票传入日本。
  我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制作使用藏书票,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而一直不能得以发展。直到1984年才成立了中国藏书票研究会,并加入国际藏书票联盟。目前我国参加这项艺术创作活动约有上千人。随着读书风气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渐丰,藏书票慢慢地成了读书界的宠物,也成为爱好者的一个收藏热点。
  藏书票虽小,但也有自己的特点。藏书票是贴在书上的一种标记,首先要刻上所有者的大名,例如“***藏书”、“**珍藏”等。
  藏书票兴起之初,因其实用功能有限(贴于书的扉页上),故尺寸一般较小。唯其小有人不屑一顾,甚至讥为毛片雕虫小技。其实对藏书票知识不多之故。
  藏书票画面尺寸虽小,但他反映的内容表现的题材却不受任何局限,小小的藏书票天地宽,手法上可写实,也可以写意,既可抒发感情,又可阐述哲理。同时它的图案取材极为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科技、文物、人物、花卉、虫鸟风景哲学,人生观、座右铭、西区、神话、宗教、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山川风景、江河大地、花鸟鱼虫、风民俗、文具器皿……宇宙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这就为作者和欣赏者展示无限的时空充分的自由方寸之间蕴含万千世界。作者选取题材不同,审美取向不同,正好满足欣赏者全方位多层次不同审美需求。目前,国内外藏书票创作的艺术形式、几乎囊括版画制作技法的全部:平、凹、凸、孔四大版种。如平版之石版,凹版之铜版,凸版之木刻,孔版之丝网。还有多种技法混用的综合版、现代的电脑制作版等。手法的多样带来的是风格各异面目不同。
  无论是初学的青少年,或是成就卓著的版画家都可以用一种或几种版式技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取向。且因尺寸小所用工具材料不多、简便易学,故可从事多种版式的探索尝试,激励创作情感,为创作大尺寸版画积累经验。
  小书票可以产生大画家,日本的版画大师栋方志功一生创作版画万余件、期间绝大部分是藏书票,如果只作大版画是绝对做不到的。藏书票虽小,创作过程同样要经过构思、构图、起稿、过稿、制版、修版、印制等过程,缺一不可。
  藏书票画幅虽小,创作程序俱全,同样融进作者的情思、审美乃至价值取向。再者画幅的大小只是相对而言,藏书票比版画小,版画又比国画小,国画、油画又比壁画小。
  画幅尺寸的大小、只要恰如其分,各扬所长,没有高下之分。关键要看艺术水准和质量。藏书票虽小,却节省邮票、寄送方便,又是其他画种不能相比的,据我了解、目前国内各种造型艺术品种与国际接轨最好的就是藏书票。自1987年中国藏书票协会加入国际藏书票爱好者联盟,每两年举办一届国际藏书票大展。各国轮流申办,如同体育界的世界杯,奥运会一样。目前我国在2008年北京成功的举办了32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每届都出版精美的图像,至少印发参展作者的作品一件。这无疑为作者留下生命的印痕,创作的足迹。
  目前藏书票国际发展的趋势,尺寸正在不断加大,在1999年台湾举办的亚洲首届藏书票展。限定对大尺寸为15cm,而在2000年美国举办的28届国际藏书票大展、限定最大尺寸为17cm。我国随着国际藏书票联盟之规定,参赛藏书票和展览作品花芯尺寸长度和宽度不得大于25cm、尺寸的不断加大、标志着藏书票的使用功能不断弱化,而欣赏功能、收藏功能不断加强。据了解得知,发达国家藏书票协会的成员收藏家比例占七成、而作家只占三成。藏书票的创作收藏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这就为藏书票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热爱知识、挚爱艺术,倡导文明是人类的天性,是发展的必然。只要有志于藏书票艺术的同道,严肃认真、增强精品意识、提高艺术水准。不断开拓市场、藏书票发展的前景是无限光明的,中国的藏书票一定能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当您买一本心爱的新书,又贴上一枚尺寸相映的精美的藏书票,它会立即使书增光生辉而倍感珍贵。藏书票多为版画家参与设计,它本身既是一种微型艺术品,除了实用价值外,还有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愿藏书票这种小花有助于您读书、爱书、藏书的兴趣,并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而加以使用和收藏。
  (作者地址:安徽蚌埠南山路138号302室)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