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技术——腹主动脉瘤:超声检查早知道
2012-12-29张望德
大众健康 2012年8期
你知道吗?历史上有三位有突出贡献的名人,都是因为腹主动脉瘤破裂而不幸逝世的。
爱因斯坦
1947年12月,爱因斯坦因胃溃疡手术时,偶然被发现有腹主动脉瘤,当时的医疗水平还不能治愈腹主动脉瘤。1955年4月11日,爱因斯坦感觉腹股沟部很痛。第二天,在上厕所时,他倒在地上,实际上,他的动脉瘤已开始破裂。4月15日爱因斯坦感觉腹部剧痛,住进了普林斯顿医院。医生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破裂”, 并指出唯一的抢救方法是开刀。这时的医疗技术已经可以用移植动脉血管的办法切除动脉瘤,但爱因斯坦拒绝了手术治疗,几天后,也就是1955年4月18日凌晨,爱因斯坦与世长辞,终年76岁。死后由专家解剖腹部后发现,其后腹膜有大量的积血块,证实是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
吴有训
1977年11月29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先生自感不适。次日早晨八点,他突然感觉大腿根部刺痛了一下,随即心慌、头晕、目眩,顷刻间脸色煞白,说不出一句话来。
正在一旁的吴有训先生的女儿吴希如,也是一位医师。她握起父亲的手腕,按住脉搏,发现父亲的脉息在逐步减弱,没有多久,瞳孔开始扩散。吴希如已察觉到这是体内急性大出血的症状。
作为儿科医生的吴希如,虽然不是血管外科医师,但也已初步断定这是大腿近腹部的动脉血管破裂。血液涌进了腹腔,无论如何也来不及抢救了。当救护车赶来时,医生们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做出一份最后的诊断:腹主动脉瘤破裂大出血。
从有明显症状到上午10 点50分与世长辞,吴有训先生经历了仅仅不到3个小时。
李四光
碰巧的是,吴有训的老朋友——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得的也是同样的病,也因腹主动脉瘤破裂于1971年去世。
腹主动脉瘤破裂常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其破裂后常导致病人大出血而死亡。
国外文献报道,主动脉瘤的总体死亡率高达70%~77%。一旦动脉瘤破裂,24小时生存率仅 50%,6天后生存率为30%,6周后生存率仅为10%,足见病情之凶险。
腹主动脉瘤在人体腹部深处,一般无明显不适,故不易早期发现,一旦破裂,将是致命性的。那么,人体怎么会得这个病呢?腹主动脉瘤早期有哪些蛛丝马迹呢?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吗?
腹主动脉瘤不是肿瘤
我们常把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比喻为大动脉,因为其在交通运输中发辉着主要作用。主动脉是我们人体内最粗大的血管,从心脏发出,一直到骨盆腔,期间再发出许多分支,供应脑部、内脏、四肢等脏器。
腹主动脉瘤不是肿瘤,是因腹部主动脉粥样硬化而造成血管壁弹性缺失,由动脉扩张而形成像气球一样的瘤样包块。不过,这个包块内充满的不是气体,而是流动的血液。由于血流的不断冲击,包块扩张变形到极限(一般直径大于5cm)时就会发生破裂。这种破裂具有突然性、灾难性,故腹主动脉瘤被称为人体腹腔内的“不定时炸弹”。
超声检查早发现“炸弹”
腹主动脉瘤的患病率占主动脉瘤的63%~79%,在出现破裂和接近破裂前,部分患者可没有症状或症状被忽视。腹主动脉瘤是可以做到早期发现的,只要做个超声检查就能发现腹主动脉瘤 ,但一般的体检都不包括腹主动脉的超声检查。腹主动脉瘤大多发生于6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10:3。鉴于主动脉瘤的隐蔽性,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应每年定期血管外科就诊做超声检查腹主动脉。
大多数腹主动脉瘤患者最初会发现腹部有搏动性肿块,其次是脐周或上腹部钝痛,或仅感觉腹部不适。当动脉瘤侵犯腰椎时,可有腰骶部疼痛。有时动脉瘤增大,甚至可穿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从而产生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另外,随着瘤体增大,可产生一些压迫症状,如压迫胆总管出现黄疸;压迫十二指肠引起肠梗阻;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绞痛或血尿;压迫膀胱时,可能有尿频、尿流呈波动状等。动脉瘤内硬化斑块碎屑或附壁血栓脱落,能引起下肢动脉栓塞,出现下肢急性或慢性缺血症状。
腔内治疗:不切除而治愈
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传统手术方法,就是开刀切除动脉瘤后人造血管移植,这种技术需要开腹,腹部有个较大的切口、手术创伤较大,一些高龄和体弱者不能耐受。有部分病人因经不起手术,出现术后并发症而死亡;有部分病人因害怕大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而不愿手术。
我们已经知道,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扩张而不是肿瘤,因此,只要能预防腹主动脉瘤破裂,就达到了治愈腹主动脉瘤的目的,而不必将其切除。
进入21世纪以来,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已进入了腔内治疗的新纪元。用内支架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完全可以达到不切除而治愈的目的。
这种技术叫“腔内隔绝术”。它不需切很大的腹部切口,可以在病人大腿根部作股动脉穿刺或小切口,将包裹有人造血管的内支架通过输送导管经股动脉向上送至腹主动脉瘤近端,释放支架后,内支架自动张开,其两端均支撑在动脉瘤上、下端正常的腹主动脉壁上,使血液直接从人造血管中通过,病变扩张的薄弱腹主动脉壁与高速高压的腹主动脉血流隔绝,这样既维持了腹主动脉的血流通畅又达到了预防腹主动脉瘤破裂的目的。
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腔内隔绝术避免了全麻、开腹和阻断主动脉,使手术的创伤大大减小,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大多数患者不需要输血。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当晚即可进食,次日可下床活动,并发症率、死亡率也明显降低,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使许多因高龄、有并存病而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获得了治愈机会。
专家简介:
张望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擅长Trivex微创刨削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动脉栓塞、脉管炎、颈动脉硬化狭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布加氏综合征、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特需门诊:周一下午。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及周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