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左右人的判断决策等
2012-12-29
大众健康 2012年8期
相貌左右人的判断决策
人不可貌相,这是中国古训。但是,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其实人很容易“貌相”,往往就从一个人的相貌判断其是否可信可靠,甚至会因此决定能否把钱财托付给他。其实,已有不少学术研究从不同侧面证明:可信度本身是个非常主观的概念,人们通常很容易本能地根据容貌面相来判断一名政客、企业主管、投资顾问等是否可信,能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宽容其过失。
如今,科学家们的研究显示,相貌能够左右人的判断决策和行为,因为人会根据自己大脑里的“脸谱”来对陌生人的可信度作出判断。更重要的是,人在“貌相”时大脑会拒绝接纳其他信息,比如对方的声誉和口碑。换言之,即便被告知一名投资顾问业绩不佳且品质有问题,但只要这人相貌看上去可信,很多人还是会不顾事实地“跟着感觉走”,让他管理自己的投资和钱财。(《光明日报》)
“最健康”食谱出炉
英国独立组织利兹海德食品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列出了一份被誉为“最健康饮食”的菜单,其提供的食物不仅健康、营养搭配均衡,而且据称有促进食欲、开胃的功效。
翻开菜单看见的第一道菜是清淡熏鲑鱼,它富含ω—3脂肪酸和DHA ,对人体的动脉、心脏和大脑都非常有好处。接下来是什锦沙拉和砂锅鸡肉炖扁豆,前者采用特级初榨橄榄油调配,可以帮助维持血液中正常的胆固醇含量;后者含有的蛋白质能够促进肌肉的形成,同时扁豆中的泛酸物质有抗疲劳、提神的效果。
餐后甜点是核桃乳酪牛奶冻,这道菜可以帮助消化、保护牙齿、控制血糖和胆固醇、加速小肠蠕动。核桃更是优等食品之一,每天食用30克可以改善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解放网》)
爱旅行的人更受欢迎
澳大利亚一项针对882名成人的调查称,在社交网站上,个人资料中填写“旅行”的人普遍更受欢迎,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热爱旅行的人更性感。进一步调查还发现,接近96%的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爱冒险。冒险程度越高越受欢迎,比如喜欢去鲜为人知的地方旅行的人就比仅限于观光旅游者高。
研究者分析认为,爱旅行的确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品质,它能展示一个人的诸多优点,比如有充足的物质基础、有良好的规划能力、有探索未知环境的意愿、喜欢改变和挑战等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结交的人阅历丰富,并从中受启发。(《生命时报》)
现代人要学会“空腹”
“空腹”状态对人体更有益。最新研究发现,人体存在“长寿基因”(Sirtuin基因),能修复人体细胞,延缓老化,在日本又被称作“生命力基因”。但这种基因只在空腹时才会工作。因此,日本营养专家总结了适合现代人的“空腹法”。
1.肚饿忍耐一会。想吃东西时,请忍耐半个小时再吃,这是为了让“生命力基因”开始工作。
2.空腹勿喝咖啡或茶。它们的刺激性较强,空腹喝可能会引发呕吐。建议喝大麦茶等不含咖啡因的饮料。
3.饭吃六到八分饱。减少食量,空腹的时间就会延长,有利于“生命力基因”工作。建议从吃八分饱做起,逐渐控制到六分饱的程度。减小餐具尺寸,能帮助减少食量。
4.一餐“一菜一汤”。菜肴太丰盛也容易导致进食过量。例如,早饭可以试着改成一小碗饭加一碗味噌汤。
5.摄取“完整营养”。在营养摄取上,比起“量”来,更重要的是“质”。比如吃连骨带皮的整条小鱼,就能满足人体多方面需要。吃蔬菜也同样如此,不要去掉皮和根,那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生命时报》)
常看电子书记忆力会变弱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种经历:在手持设备上阅读文章,每隔一两个章节就会轻易地忘掉故事角色的名字;而在纸质书报上的阅读则没有这种困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常看电子书,记忆力会变差?
研究发现,阅读纸质书的人们对内容“懂”得更快,阅读电子书的人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重复阅读去“记得”。
专家介绍,当你要回忆起某件事,有两种可能的方法,一是你仅仅“记得”这件事,还需要一系列的联想去“懂得”事情;二是你已经完全透彻地“懂得”这件事。显然,后者有更大优势。专家补充道:“阅读纸质书的人们对内容‘懂’得更快,常看电子书的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重复阅读才能达到‘懂得’的境界。”
告诉大家这些,并非是让大家抛弃电子书,重新投入纸质书的怀抱。恰恰相反,专家认为,不同的书籍载体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对于读电子书还是读纸质书,专家提供一条重要准则:当你想认真学习的时候,记得用纸质书。
每天5杯咖啡 受孕几率减半
咖啡是很多人的最爱,但在第28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上,丹麦学者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给一些咖啡爱好者敲响了警钟——研究发现,女性每天喝咖啡5杯以上,受孕几率会降低50%。
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生育诊所专家乌尔里克·辛克斯勒·凯斯莫德尔博士及其同事对3959例体外受精者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人员收集了参试患者的咖啡饮用量信息,并结合年龄、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重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每天喝咖啡至少5杯的女性参试者,受孕几率降低50%,但是在每天喝咖啡少于5杯的女性中,没有出现这种“副作用”。
有关咖啡与生育能力相关性的早期研究结论不一。一些研究发现,咖啡因过量摄入会导致流产,另一些研究则得出相反的结论。近些年的研究普遍认为,女性每天过量饮用茶或咖啡,丈夫饮酒过多等,都会导致女性怀孕几率大大下降。
为此,英国专家尤安·保罗提醒,孕妇以及准备怀孕的女性,每天咖啡因摄入量应控制在200毫克内(2杯以内)。(《生命时报》)
适度饮酒有助预防关节炎
饮酒有助预防关节炎是不少人的经验之谈,一项最新科学研究再次证实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这项研究发现那些适度饮酒的人与不饮酒的人相比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的确更低。
分析显示,那些每个星期饮酒量在3杯以上者,与不饮酒者相比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要低52%;而每周饮酒4杯以上者,与每周饮酒不到1杯者相比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也要低37%。这里对一杯酒的定义是相当于含15克酒精,对饮用红酒、啤酒等各种情况都进行了折算,这些不同的酒类在预防关节炎方面都有相似的效果。
研究人员说,关节炎是由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部位的健康组织引起,而酒精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这种作用,因此饮酒有助预防关节炎。
不过研究人员也强调说,饮酒有助预防关节炎并不能成为酗酒的借口,因为早有研究显示酗酒会导致多方面的健康风险,只有适度的饮酒,才能对酒精用其利而避其弊。(《新华网》)
现代果蔬营养被稀释
人们老抱怨现在的蔬菜味道不如以前了。可有人想过如今蔬菜的营养也在降低吗?近日,有研究显示,随着果蔬的个头越来越大,其中的营养素正逐渐减少。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生化学院教授唐纳德·戴维斯领导科研小组对美国农业部从1950年到1999年记录的43种蔬菜水果的营养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蔬果的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平均减少5%到40%不等,其他微量元素,包括镁、锌、维生素B6等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例如,1999年生产的蔬果比1950年的同类蔬果蛋白质平均含量减少6%,核黄素减少38%,其中芹菜、青椒和西红柿减少的蛋白质最多,茄子和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则根本无法与50年前同日而语。
无独有偶,美国久司道夫研究所对1975年到1997年的12种新鲜蔬菜研究表明,它们的平均钙含量减少27%,铁减少37%,维生素A减少21%,维生素C减少30%。英国对1930年到1980年20种蔬果的营养数据研究表明,这些蔬果的钙含量平均减少19%,铁减少22%,钾减少14%。(《生命时报》)
大餐后3小时就长肉
牛津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脂肪在人体中囤积的速度,通常比我们想象中要快很多。研究表明,人们在吃下大餐约3小时后,食物中的脂肪就会迅速积累到腰部。
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摄入能够被仪器追踪到的脂肪。一小时后,脂肪就已被消化,并以小脂肪滴的形式进入血液,被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而腰部脂肪组织的细胞最容易“黏住”这些脂肪滴,并将其储存起来。不过,在进食早餐后,只有一少部分脂肪会储存在腰部,但是进食晚餐后,食物中一半左右的脂肪都会囤积在腰部。也就是说,如果吃了含有大约30克脂肪的晚餐,腰部随后就会多出两三茶匙的脂肪。
不过,研究人员称这种储存只是暂时的,积累的脂肪在黎明前能够被分解掉。但是如果暴饮暴食,脂肪就会转移到臀部和大腿,长此以往,体重就会不断增加。(《内蒙古日报》)
新型酸奶可分辨疾病
英国科学家目前开发出一种新型酸奶,人们喝下它以后,医生可从排出的粪便颜色辨别疾病。
这款酸奶由剑桥大学设计,科学家将能分泌颜色的细菌植入大肠杆菌中,当人们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酸奶饮料后,吃下的食物就会在胃中产生反应,人们所患的疾病和严重程度不同,排出粪便出的颜色也会不同。利用这项生物技术,医生就能检测出病人的身体状况。比如,黄色意味着大肠炎,红色代表轮状病毒,紫色代表沙门氏菌,蓝紫色代表胃溃疡,蓝色代表肠道内有寄生虫,绿色代表结肠直肠癌,棕色代表一切正常。
研究者相信这种技术在将来能帮助医生诊断出多种疾病。因为这种能分泌颜色的细菌含有一种名为“生物砖石”的特定基因序列,它能辨别出饮料和食物是健康无害还是含有毒素。(《生命时报》)
单个基因缺失引发自闭症
根据对小鼠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从这种啮齿动物的小脑剔除一个单一的基因,导致出现了符合自闭症病症的一系列症状。这一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如果类似的效果可以在人类身上得到证明。
新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自闭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超过半数的被诊断为结节性硬化症的人都会患上自闭症,所以现在很清楚,这个特殊的基因对于自闭症的出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现在进一步开展这项工作,并开发新的方法、药物和疗法,来调整这个基因的活动,或完全把它关闭。病人不能长期依赖免疫抑制药物,因为这种化学品会关闭免疫系统。这类药物一般给接受新的器官移植的病人用,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直到新的器官被同化,确保身体的这部分不会被排斥,手术才算成功。(《腾讯科技》)
在猪体内培植人体器官
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手术难度自不用说,最困难的就是找不到器官提供者。有些病人就在漫长的等待中耗尽生命。最近,日本医学又有新突破,人们将借助“猪力”,完成器官移植。
该研究运用基因转换和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培养出天生免疫功能不全的医疗用猪。天生免疫功能不全的猪对移植细胞不会产生异体排斥反应,所以如果将人体肝脏细胞移植到幼猪肝脏,幼猪肝脏会逐渐成长为人体肝脏。待到肝脏成长到一定时期,便可以取出移植到人体。(《环球时报》)
健康人平均携带1万多种细菌
重达数斤
为算清附着在健康人体内和体表的各细菌种类及其分布位置,美国政府组织耗资1.73亿美元(约合10.91亿元人民币)发起人类微生物群系项目,来自将近80多所研究院校的200多位科学家历时5年时间,对242名志愿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后发现,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一些有害的细菌和病原体种类,但是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本会导致人体某些部位发炎的细菌能和各种良性细菌共存且相安无事。
科学家下一步将调查,为什么这些有害的细菌会给某些人带来伤害,而对于另外一部分人却不会。以及是什么令人体的微生物环境发生改变,从而给人体带来各种感染的危险。
根据研究结果,人体约有2.2万个基因,而寄存在健康人体的微生物细菌人均约有1万多种,它们让人体所带基因总数增加到了800多万个。
项目参与人之一,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埃里克·格林博士介绍说,人体内每一个细胞都寄存着10个细菌细胞,由于细菌细胞及其微小,他们的总和加起来也只占到人体总重量的1%到3%,这就意味着,一个重200磅(约等于90.7公斤)的健康人体内和体表约携带重达6磅(约等于2.73公斤)的细菌。(《国际在线》)
甜食增加胰腺癌发病风险
近日,斯德哥尔摩学院的Dr. Susanna C. Larsson和其同事发现,饮食中如果有大量的糖类和加糖的食物会增加胰腺癌发病的可能。与不喝饮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