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中人体多少部位受到死亡威胁
2012-12-29佚名
今日文摘 2012年4期
2011年11月16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一大翻斗运煤货车与当地幼儿园接送车迎面相撞,当场致5人死亡,其中校车司机1名,幼儿园学生4名,在送往医院及抢救过程中因伤势过重死亡21人(老师和司机2名,幼儿19名)。
中国的车祸死亡率已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以世界3%的汽车保有量,制造了全球16%的死亡人数。我国城市每万辆车死亡率是美国的17.8倍。
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不仅仅是数据能说清的,一场车祸究竟能有多“伤不起”?科研人员一直在尝试通过模拟试验获得各种准确的数据。不久前,通用汽车模拟人试验装置(ATD)实验室进行了一次逼真的冲撞试验,结果驾车者“头”被撞飞,胸部被严重挤压,身体被扭曲,而这触目惊心的实验仅仅只是一个基准面,还有更多的严重后果尚待揭示。
ATDS在模拟人体内总共装了192个易撞部位传感嚣,借助于它们,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在发生激烈碰撞时,胸部每一根肋骨是如何被压缩变形的。
头部:在发生激烈冲撞时,汽车顿时被迫降速,致使智能模拟人的头部迅速而猛烈地撞上前方,直到碰上安全气囊,就在这几毫秒的时间里,在头颅里3粒小花生米大的加速度计已追踪到头部前冲的速度,包括左右上下的速率。通过测试,80克的重力冲击力度就能断裂人的颅骨。这相当于一颗鸡蛋的重量就能把人的头骨撞得粉碎。
脖子:模拟假人的头部是可活动的,它的脖子可弯曲、扭转,能延伸。脖子在发生车祸时,颈椎大多会遭受鞭抽式的损伤和骨折。在追尾事故中,乘员受到的伤害比例之中,颈部伤害率超9成。1年中约20万人在追尾事故中颈部受到伤害。总的来说,交通事故一旦发生,鞭抽式损伤(汽车因撞击等突然停下,乘客颈部不由自主前后猛然一下抽动)100%不可避免。
胸腔:胸前系有安全带的驾驶员仍会猛烈地撞向方向盘,紧接着的就是肋骨断裂和肺部受损,其严重程度取决于胸部受压程度。为得到压力数据,在冲撞试验中,设计师们在胸腔内安装了3个肋眼光电探测器,它们探测的亮光来自模拟人肋骨间6-18个红色的LED(发光二极管),它们能提供相应力度被压缩的胸腔内各器官受损变形的3D照片。
下躯干:当车辆前段发生冲撞时,车上的仪表板会击中假人的膝盖,并激发出一股能沿至臀部骨盆和股骨间的冲击波。来自腰椎负荷传感器和骨盆加速度计的数据,再与腿部传感器数据相结合,就能充分证实它们之间所包含着的冲击波力度以及致使髋关节脱臼粉碎的力度数据。
在次150毫秒的典型性冲撞测试中,3个安装在模拟人体内的“黑盒子”,每次捕获了16千兆字节的数据,这意味着每一个模拟人体内的传感器每秒被计算机记录7万个以上的数据点。也就是说,在冲撞发生时,人体内的7万个部位都在受着死亡威胁,我们现在所研究的192个数据点远远没有包括完整人体的易受伤部位,但即使是这不到0.3%的冲撞部位中,致死率已达100%。
(黄丙荐自《西安晚报》)
责编: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