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机关加强预算外收入的财务管理
2012-12-29郭兆刚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3期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机关的财务管理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行政机关的预算管理由原来的统收统支、结余上交改为预算包干,结余留用,扩大了行政机关财务管理自主权。预算外资金是财政资金体系的重要补充,用于满足行政机关履行其职能的需要。正确认识并解决预算外收入管理缺位问题,是财政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行政机关;预算外收入; 预算外资金;财务管理
行政机关的预算外收入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内管理、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一、预算外收入的内涵
所谓预算外收入,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履行或者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的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属于国家财政资金的范畴;是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补充,具有分散性、自主性、专用性的特点。预算外收入是行政机关的一种特殊形态的财政资金,这就决定了它既要放在预算之外,又要纳入财政管理,接受监督。管理原则是:“分别核算、分类管理、专户储存、计划管理,财政审批,银行监督”。
二、行政机关预算外收入存在的弊端
(一)预算外收入征管缺失,统筹比例偏高
预算外收入基本上是行政机关报多少,财政就批复多少。一些地方行政机关及财政部门扩大预算外收入的管理范围,把部分并非预算外的收入也纳入预算外收入进行管理。行政机关预算外收入由单位依法收取,然后上缴财政专户,上缴多少只能靠行政机关的自觉性,财政对预算外收入的监管办法缺失。如果以财政文件的形式,不区分情况,对预算外收入进行一定比例的统筹,对所有单位都“一刀切”,统筹比例偏高,许多单位难以承受,影响征收的积极性,财政部门很难准确核定行政机关单位预算外收入。
(二)预算外收入的预决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根据《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各预算单位应按照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财政部门按照经费定额和开支标准对该计划进行审批后,汇总编制年度总计划。有的行政机关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制定预算外资金预决算管理制度;预决算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资金管理粗放,难以落实综合预算制,财务管理混乱,预算内财力不足,导致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下降;把预算外和预算内的资金统筹使用,出现严重的预算内吃预算外的现象,导致预决算资金得不到保障。
(三)预算外收入使用缺乏监管
有的行政机关单位用预算外收入发放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用于福利等方面的支出,不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项目、标准和范围。形成预算外收入掌管的分散性和自收自支的特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出租获得的收入应纳入预算收入管理,应该缴纳税金。将办公房出租、转让,获得的收入搞账外账,漏缴税金。“收支两条线”规定落实不到位,征收的费款不及时足额上缴,坐收坐支。现行的管理法规对预算外资金的性质、范围、用途、违纪的界限和处罚没有明确的规定,刚性不强,财政管理难以到位,扰乱了社会资金的正常流向,造成“生产建设常常资金缺乏,非正常的投资、消费却财力充足”的现象,影响了社会资金。
三、加强行政机关预算外收入的管理措施
(一)建立预算外收入的立项审批制度
财政部门是预算外收入管理的职能部门,严格预算外支出管理主要是看预算外资金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和有效。部门和单位用预算外资金发放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用于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必须严格按财政部门规定的项目、标准和范围执行。监督检查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情况,查处违反预算外资金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制定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财政专户管理、预决算制度、票据管理制度、收入解缴制度、支出拨付审批制度、会计报表制度和检查监督制度等配套办法和措施。
(二)实施预算外收入的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高财政理财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实行部门预算,是执行和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也是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部门预算能够解决财政预算资金分配的决策程序问题,增强预算资金分配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财力保障、完善项目库论证建设、科学制定支出标准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的实施,提高部门预算批复到位率和预算透明度,减少预算追加调整事项,增强预算约束,完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规范预算外收入分配
行政机关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外收入财务会计制度,保障综合财政预算制度实施到位。收费单位应当按照物价、财政等部门明确的收费范围和项目收费,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收据。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为中心的预算外收入管理改革。
总之,规范和加强行政机关单位预算外收入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撤销多头开设的银行账户,防止“小金库”的发生,规范部门、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预算外收入的管理也将规范化和法制化,直至纳入国家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欧阳日辉.政府预算外收入膨胀及其对财政政策的影响[J].经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