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债务问题浅析

2012-12-29孙少芸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3期

   摘要:当“美债”、“欧债”一系列债务危机在2011年成为社会“热词”之后,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也将在2012年迎来今后几年的偿债高峰。那么我国目前的政府公共债务规模怎样?政府隐性债务是否安全?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应该如何认识?这些日渐成为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文章即围绕上述几个话题展开。
   关键词:公共债务规模;政府隐性债务;地方债务;债务风险
   何谓政府债务?以最具代表性的国债为例,国债是中央政府为实现公共财政职能、平衡财政收支、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是政府债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我国国债发行额为16280.66亿元,国债余额为60237.68亿元。从国债余额品种结构看,2008年末实际国债余额中,内债为52799.32亿元,外债为471.44亿元,分别占全部国债余额的99.12%和0.88%。由于外债所占比重不大,因此我们以国内债务为主要讨论对象。
   一、我国目前的政府国债规模分析
   1981年,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筹集经济建设资金,我国中央政府在国内发行国债。以国债负担率与债务依存度两个指标描述我国目前债务规模。国债负担率如表1所示。
   所谓国债负担率,是指当年国债累计余额与当年GDP的比例关系,即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的国债负担率一般控制在45%以内,欧盟成员国的国债负担率则不得超过60%。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国债负担率逐年上升,从1994年的14.74%增长到2009年的17.67%。虽然离警戒线还有一段距离,但由于我国举债历史不过30年的时间,且我国目前的国债负担率的增长率已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中国依然面临着极为艰巨的经济发展任务,按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国债负担率会越来越高,因此控制国债规模必不可少。国债依存度如表2所示。
   所谓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的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即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收入/当年政府财政支出)×100%。它反映一国经济对于政府债务的依赖程度。
   国际上公认的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的警戒线是25%-30%。我国中央财政依存度曾在1990年以前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之后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1995年开始,中央国债依存度就超过了国际警戒线。2007年加上1.55万亿的特别国债后,这一指标高达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