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和谐企业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2012-12-29刘生龙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3期

   企业的竞争力的基础是什么?是和谐。但建设和谐企业并非一日之功,是个持久又呈动态性的系统工程,应放在企业管理重要位置上。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作人的工作,其核心是情感,把握好情感规律,也就牵住了工作的“牛鼻子”。
   第一,重视心理疏导。要根据职工的实际需要,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可采用“职工思想动态反映”、“职工心理需求”等方式,让职工把心里话说出来,企业领导要给与解答和实际解决。做思想政治工作,绝不可以只从政治角度来考虑问题,也要从心理和精神角度来分析,这样才能让人们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当然,心理和思想是有机统一的,也是相互发生作用的。
   第二,把握情感规律。情感规律,简单的讲就是人的情感波动的周期性。人是受生物钟的支配和影响的,人要依据生物钟晨起暮睡,生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一样,也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宜,把握好情感规律,切不可急躁冒进、强行灌输。
   第三,化解心理冲突。人的生活是多层面的,有家庭的层面、事业层面,还有社会层面,在不同层面中遇到问题,都需要个人选择判断。这些层面都会有不同的心理冲突,企业领导要注重心理冲突的构成,认真分析,给予职工关爱,还要细致地观察职工的一举一动,往往人的感情都会有外在的表现,把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
   第四,因人而异的细分定位。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采取各种办法,高效而简捷地开展。可以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教育等,使职工普遍受到教育,思想得到提高。要针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继承传统精华,创建新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提倡责任关怀。当今,责任关怀已成为企业发展和文化关注的热点。企业要有社会责任,也要实现经济效益,要实现两者的统一,就要履行责任关怀。企业要把责任理念向职工宣传和灌输,持续改进企业在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表现,采取保护员工与公众健康、安全以及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方式,确保企业生产的产品及相关活动符合国际公约的要求。责任关怀能把企业与职工的共同理念联系起来,企业要对社会尽责任,要对职工尽责任,职工也要对企业尽责任,这些责任会形成凝聚力,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础。
   二、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时代在前进,企业要站在潮头,就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当今是知识型经济,是信息爆炸时代,企业若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具有超强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知识团体、技术团队,因此,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不仅知识、技术需要学习,思想、观念、文化等也要学习,没有文化的企业,如同没有灵魂,在当今时代是要被淘汰的。
   第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企业要把党建理论与学习型组织先进理念结合起来,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紧密结合企业的中心工作,促进党员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会带动起全体职工。企业要努力营造起终身学习的组织环境,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学习制度,使领导干部、党员及全体职工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知识素养不断提高,从而使企业整体能力不断增强,并以此带动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活动。
   第二,努力营造学习氛围。企业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加快培育和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基层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制定长期学习目标和近期培训计划,切实有效地开展每一项学习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员工职业道德、技能培训,在注重员工忠诚敬业教育和人格培养的同时,不断强化员工岗位技能和基本素质训练,着力培养团队学习和团队成长的企业氛围。
   第三,把握形势教育。形势对企业经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及时向员工讲情自己企业在整个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帮助员工认清动态管理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员工能适应企业,企业也就能跟上形势的节拍。
   第四,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要明确。企业的学习要有大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思路不能变,要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及相关政策,并对照企业实践,认真总结企业改革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业务、技术等学习计划,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及技术水平,以提高整个员工队伍的素质,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五,形势要多样。企业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起学习机制,使企业向终身学习目标挺进。不管怎么说,学习是枯燥的,企业的领导也好,职工也好,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尤其是繁重的工作和紧张的岗位,工作以后会身心疲惫,学习会成为负担。这就要讲求学习形式了,如果学习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就会调动起职工学习的兴趣。要改变以往教师台前讲,学员被动听填鸭式学习方式,可以互动,可以模拟现场,把学习变成活动甚至是娱乐的现场。
   三、加强民主管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管理倡导民主管理,但民主管理不是口号,并非只是听听职工的意见,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势上。民主管理应落到实处,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一,参政议政的渠道畅通。民主管理流于形式,主客观因素都有。主观上要把职工参政议政的渠道疏通,让职工的意见、建议有地方提,提完之后不能束之高阁,置之不理,否则职工就不会再参与。一般来说,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邀请职工代表参加,但按惯例,职工代表大会每年只有一次,主观上再想听,也不会听到职工全部心声。除这种重要的会议外,还应开辟日常渠道,如例行的对话会、专题研讨会等都应让职工列席,真正让职工把心里话说出来,真正与职工平等对话。另外,要实行高层工作例会通报制度。企业要坚持周、月工作例会制度,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主要领导向中层领导通报当期生产经营情况,及时通报有关企业改革的重大事项,并要求中层领导把会议精神尽快传达给每一位职工,确保企业高层与职工沟通渠道的畅通。渠道畅通,企业领导才能听到职工的意见,高层的精神也能尽快传导给职工。
   第二,增加管理的透明度。民主管理主观上想做,这是实质,但还需客观上的方式方法,增加透明度即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职工都要对企业领导进行民主评议,每年一次对中层领导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中层领导任用的参照。二是阳光采购。规定一个数目,作为招标的底线,招标制度一定要规范,切不可流于形式。标的公布以后,要对投标单位做一个调查了解,以心中有数。招投标以下的采购项目,要实行逐级审核制度,至少要有年度或半年度采购数目公开,接受全体职工的监督。三是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大项开支、奖金红利分配等重大事项,要一律实行公开。实行公开有利于职工对企业管理的了解,得到职工的信任。企业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是公平公正,有了公平公正,也就有了和谐的基础。
   第三,用制度保证。管理说到家是制度的制定、落实与完善,没有制度就没有管理。民主也是一样,如果只是领导心血来潮,就与职工对话,倾听职工意见,过后便置之脑后,民主没有一点实际意义。民主实际上也是权力,舍不得赋予权力是空谈民主。企业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利益分配以及企业改革等方面的权力都要用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职工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力,才能用赋予的权力向企业进言,参与企业管理。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微妙,有认为是一对矛盾的,也有认为是鱼和水关系的,这些认为都失之偏颇,企业管理者与职工是共乘一车、共渡一船,目标一致。因此,要上下一心,同频共振。管理者负责方向、航线,职工则是动力,是缺一不可的。弄清了这些关系,对权力的分割,对制度的把握就胸中有数、游刃有余了。
   第四,诚信为上。企业经营讲究诚信,诚招天下客,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都是诚信的结果。这是经营,是对外,不少人可能都会这么认为。其实不然,对外讲诚信,对内亦然。上面所说,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公平公正,那么公平公正的核心是诚信,对内对外一样。外是大社会,是大环境,内是小环境,缺了诚信,企业就没了根。大环境没了根,也就没了市场。小环境没了根,也就没了凝聚力,没了基础。企业民主管理的诚信必须是管理者由衷的,管理者的诚信意味着企业的诚信,管理者只有认识到这个高度,才能有真正的诚信。诚信产生的作用也是极大的,远大集团曾经挖来一位技术专家,为企业做了不小的贡献,管理者许诺了上千万的期权,不幸的是这位专家英年早逝。管理者并未食言,把这笔巨款给了专家的家属,不仅让家属极感温暖,全体职工也体味到了管理者的诚信。诚信奠定了企业的基础,诚信使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形象,远大集团从小到大,成为著名的企业。
   和谐企业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和谐企业会使企业具有竞争力,会使职工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环境和社会,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