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念活起来,学生实践动起来
2012-12-29徐淑祥
中国教师 2012年20期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几年来,深感学生的语文能力及文化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与教师观念不无关系。教师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过分强调知识教学与训练,对课本的分析唯恐不深,对知识的讲授唯恐不细,对文章的讲解唯恐不全。
为了进一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个人素养,市教研室进行了“大语文教育实践方略”实验。在这次实验中,本人深感教师应及时地转变思想观念,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在宽松的环境中“如鱼得水”,真正“动”起来。
一 、课前小演讲,调动学习积极性
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人在每节课课前安排了3—5分钟的演讲小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站在讲台亲身感受,并学会克服心理紧张和畏惧情绪,起初,我让每位学生拿稿上台演讲,内容不限,如一些古诗词、优美小文章段落摘抄等。要求学生声音要宏亮,发音要准确,学用普通话,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求学生尽量脱离讲稿,站在讲台,面对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流畅地背诵所准备内容,使学生感受一下成功的喜悦。第三步,命题或即兴发言。这一步教师可结合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如每课之后练习题中的拓展性学习部分,教师在课堂讲完内容后过渡到延伸部分,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准备好。有时教师在课前得知重要新闻消息,或班内发生一些意外事件等,可以让学生即兴发言,要求不要太苛刻,言之有物,有情有理即可。
在演讲之后,师生对演讲就具体细节如体态、语速、声音等方面,进行公正、恰当的评价。
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前学习气氛,为接下来这节课创设了良好开端,又起到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作用。
二、公开日记本,加强师生交流
魏书生先生称写日记是“坚持道德长跑”。他不厌其烦地建议青年写日记,这是有道理的。我也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这符合“大语文教学实验”的要求。坚持观察写日记,积累材料还能提高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写日记能够培养持之以恒的习惯,又可以陶冶情操,养成“文字意识”。
怎样让学生写好一日一记,使看似单调、苦涩的日记发挥作用呢?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时时处处留意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轶闻趣事,积累素材,充实情感。内容可包括同学轶事、课堂拾趣、班级风情、校园生活、家庭温情、人生真谛等等。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题目,如《父亲的手》《快乐星期天》《童年伙伴》《那一次》等等,让学生在日记中找到“话”可说,有“情”可诉。更重要的是,公开日记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群体的信任,揭开传统日记本“神秘”的面纱。师生作为学生在校生活的同伴,乐意倾听学生的声音,成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值得信赖的朋友。教师通过阅读学生日记感受学生情绪的波动,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境遇,走近学生。小小日记本搭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
三、办好班级周报,培养语文能力
本人从初一新生入学就充分利用“手头四本”:练字本、积累本、日记本和读书笔记本,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循序渐进,积累知识,扩大视野,为初二学生自己独办班级周报做好储备。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要求每小组每周办一份版面为8开的手抄报。班级周报的基本思路如下:(1)明确办报目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捕捉生活感悟,培养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的能力。(2)确定办报宗旨。真实反映生活,张扬自我个性,拓展语文学习渠道,开辟语文阵地。(3)内容编排。每期分四个版面,第一版,新闻聚焦;第二版,习作园地;第三版,文苑采撷;第四版,生活百科。
每一版的具体要求如下:(1)新闻聚焦版包括本周在学习、纪律、卫生、好人好事诸方面的情况总结。在班级大家庭中每天都有新闻发生,有较突出或较严重的情况出现,这样经过办报人一周的记录、梳理,聚焦成新闻,一方面便于班主任老师了解班级情况,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性中有着自我表现欲和表达情绪,文字便成为极佳的途径。让他们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写在周报里互相传阅或珍藏,有着积极的意义。(3)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读书足以博采,读书足以长才。学生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厚积薄发,才能有所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无论从何种书籍中摘录何种题材文章,都要标明出处,并简单写出摘抄段落的原因或心得体会,既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又培养学生阅读的目的性。
关于第四版的内容选择,学生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是小笑话、小幽默、生活小常识以及各科小知识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在紧张的学习中还有生活的乐趣。
每位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所采取的措施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如口头作文、讲故事、新闻发布、朗读会、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等等都是很好的措施和方案。这需要教师认真领会课标精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让思维活跃起来,指导学生实践起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南县筵宾镇中学)
(责任编辑: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