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汉竹尺的年代证明

2012-12-29张雪晨李凯

中国收藏 2012年1期


  计量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一个王朝的建立,首先要统一计量制度,这既代表着国家的大一统,也代表着政权的巩固。
  秦统一天下后,曾以诏版的形式颁令天下,以统一计量制度。历史上各地出土的青铜秦诏版,铭文极为一致,为:“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秦汉时期的计量器实物资料,其数量当时就相对较少,由古代遗留至今的则更为少见。考古发掘出土的计量器,其科学性使得可靠性较流散文物为强,尤其是发掘中出现一些特殊材质的,更显得弥足珍贵。
  日照市博物馆馆藏有一件东汉竹尺。该竹尺是1987年5月临沂地区文管会和日照市博物馆,在抢救清理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大古城村一东汉时期的墓葬(M1)时出土的。该竹尺长21.3厘米,宽1.8厘米,厚0.5厘米,竹尺的侧面有四道刻痕将其均分为五等分。该竹尺器身虽已稍微侧向弯曲并有多道龟裂,但仍然非常完整;除却干燥缩水的缘故,其实际长度应该在23厘米以上。这件竹尺,是研究东汉时期计量制度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在考古研究中,曾对汉代刘歆制作的铜嘉量进行实测,结果:其一尺为23.08864厘米。而在甘肃定西出土的新莽铜丈,即为《汉书·律历志》所记标准长度,《汉书·律历志》谓:“其法用铜,高一寸,广二寸,而分寸丈尺存焉。”此度高2.31厘米,广4.62厘米。可推知王莽时实用之尺的长度为23.1厘米。
  西汉如贵县罗泊湾出土木尺长23厘米,满城汉墓出土错金铁尺长23.2厘米。至东汉时期,尺的长度稍增,如长沙子弹库出土的铜尺长23.46厘米,安徽亳县元宝坑出土残牙尺,复原后长23.5厘米,绍兴漓渚出土的残铜尺,复原后长度更达24.08厘米。虽然以上所述出土的各种汉尺有些许差异,但总的来说,计量器中的尺,终两汉之世,变化不大。
  文物有着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属性,并据此被类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在文物研究中,对于珍贵文物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断定不但是必须的,也是极为关键的。
  那么,有什么依据确定这件竹尺为东汉时期的遗物呢?我们可以根据考古发掘中的打破和叠压关系,极为准确地界定遗迹间的早晚关系,从而确定出土器物的相对年代。在清理M1的过程中,我们发现M1墓圹西壁打破了M2墓圹的东壁。可见,M1在相对年代上是要晚于M2的,那么M2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就成为M1绝对年代推定的关键。
  在M2中我们发现了一面四神规矩铜镜,该镜为圆形,面部微孤,背部稍凹。钮呈半球状,周围饰四叶柿蒂纹,镜座方形。内区饰有八个乳钉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及禽类、蟾蜍和规矩纹。中区有一周28字铭文“上有仙人不知老,浮游天下敖四海,寿比金石为国保,作佳镜哉真大好”,铭文为隶书,微杂篆意,字迹清晰,笔画工整。铭文外饰—周蓖齿纹。外区饰一周锯齿纹及一周卷曲云纹。镜缘较窄,无纹饰。直径14.6厘米,边厚0.35厘米,重524克。
  王莽为西汉晚期皇室外戚,他篡夺了西汉政权,建立了短命的新朝(公元9年至23年)。王莽曾发布《大诰》说:“昔我高宗,崇德建武,克绥西域,以受白虎威胜之瑞⋯⋯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五德嘉符,相因而备”(《汉书·翟方进传》)。可见王莽为了宣传自己篡位的合法性,极其推崇四灵五行及谶纬学说,这恰好与这枚铜镜纹饰意境相符;再者,这枚铜镜铭文中的“四”字,为上下连续排列的四个短横,这是新莽时期的典型写法,也是这枚铜镜断代的关键依据。
  所以,我们可以将出土铜镜的M2,参考墓葬形制和器物组合以及出土的竹简(在此不再赘述),断代为新莽或其稍后的墓葬。出土竹尺的M1打破了出土铜镜的M2,说明M1比M2年代较晚。再参考M1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组合,进行综合判断,可以确定M1的年限为新莽时期至东汉时期,以考古学中取其下限的原则,进而将其中出土的竹尺断代为东汉时期,这是比较适宜的。
  以往,我们考古发现的汉代计量器多为木制或铜制,上述这件日照市博物馆馆藏东汉时期的竹尺,其材质在迄今所有的考古发现中,还是仅见。所以,对于这件竹尺年代的断定,就显得极为重要。好在我们能通过出土墓葬的打破关系以及出土的直接证据——铜镜,来进行断代,这使我们不仅得到了竹尺的相对年代,而且也确定了其绝对年代为东汉时期。明确的断代,对于这件珍贵文物,乃至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在上述题外,再说说一件历史上在日照发生的有名的大事:日照,在汉代称海曲县,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新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领袖——吕母率领的农民起义,即发生在日照当地。《汉书·王莽传》记:“天凤四年六月⋯⋯琅琊女子吕母亦起。初,吕母子(吕育)为县吏(游徼,掌一乡的巡察缉捕),为宰冤杀。母散家财,以沽酒买兵驽,阴厚贫穷少年,得数百人,遂攻破海曲城,杀县宰,以祭子墓”。此即述说了一个历史事实:吕母平时以酿酒卖酒为业,为报杀子之仇,率众攻破海曲城,杀县宰。吕母起义掀起了王莽苛政覆灭的序幕,历史意义重大。上述出土铜镜墓葬(M2)的墓主人的死亡,是否和这次起义有关联,虽然还是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但值得我们去联想和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