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空谍战风云

2012-12-29廖可

科学24小时 2012年5期
关键词:发现者胶卷间谍

□廖可

深空谍战风云

□廖可

“发现者号”卫星的悲欢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森尼维尔有一幢神秘的建筑,外面岗哨林立,内部机关密布。1960年8月1日,一群穿着便衣的人混杂在一些全身戎装的军官之中,走进了一个昏暗的大厅。大厅内,一排排控制台前坐着聚精会神的人员,一台台显示器屏幕上透出的彩光,把人们的面孔绘上了各种颜色,使人联想起古庙神殿里的鬼神。可是,这里既没有凄厉的喊叫,也没有疯狂的笑声,而是那样的寂静,以致耳语的人都好像怕细微的声波会使荧光屏上的图像或数字变形。这是什么地方?这就是美国空军的卫星试验控制中心。人们在干什么?在观察他们的超级间谍的踪影,超级间谍的名字叫“发现者-13”,它已在天上游荡了一天,要到令其返回地面的时刻了。下午3点11分,新建成的阿拉斯加州科迪亚克卫星地面站接到了森尼维尔中心的命令:“回收!”这时“发现者-13”正在北极上空开始它绕地飞行的第17圈,它收到了科迪亚克地面站的编码指令:“弹射胶卷舱”。于是它立即回了个人们盼望已久的、熟悉的遥测信号。

胶卷舱从卫星上弹射了,反推火箭也已点燃,下午3点26分,橘黄色的降落伞张开,朝着预定回收的海域下降。那是距夏威夷西北约480多千米的地方。那儿有载着直升飞机的军舰在水域游弋,有回收飞机在上空盘旋,期待着那扣人心弦的回收时刻的到来。可是这时,在3000米高空,一块浓厚的云层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幸好夏威夷的地面雷达和在该地区飞行的预警飞机的大型机载雷达发现和跟踪着胶卷舱。当训练有素的回收飞机驾驶员看到那鲜艳的橘黄色降落伞的闪光时,已经来不及放下那秋千式的大挂钩去钩住它,因而空中回收失败,人们只有寄希望于波涛翻滚的海上。下午4点05分,低空搜索飞机发现水中有一个闪闪发光的目标,飞行员惊呼道:“胶卷舱!”接着,飞来一架直升飞机,它在海军蛙人打捞队的帮助下,从海中捞起了这个“宝贝”,放到了美国海军的一艘军舰上。这,就是人类从太空中回收第一个人造物体的情景,也是美国的间谍卫星第一次“试水”。

美国为此次成功而大肆吹嘘。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亲自“接见”了这位超级间谍,并无限感慨地把它作为美国“在空间领域活动中领导世界”的证据。

可是,回想这一年半来,“发现者号”照相侦察卫星这个超级间谍的悲惨遭遇,总统先生也是五味杂陈。

1959年2月28日发射的“发现者-1号”照相侦察卫星并没有按其主人的愿望,在太空窥视别国的秘密,而是出现了稳定系统故障,在轨道上翻起了跟头。而“发现者-2号”卫星的太空之旅也并不顺利。在它的“大哥”上天半月之后,它也被火箭驮上蓝天。当它飞到第17圈时,人们已兴奋得按捺不住了,慌张地发出了指令:“弹射胶卷舱。”可惜早了一点!胶卷舱倒是弹出了,反推火箭也点着了,甚至鲜艳的降落伞也打开了。然而,它却没有向夏威夷那些期待已久的飞机和军舰飘去,而是飘到了挪威的最北部,飘到了离前苏联边境不远的地方。美国人迅速派出搜索队,寻找这个从天而降的“宝贝”,但却一无所获。后据人们分析,前苏联的搜索队“义务”相助,可能使美国这个初出茅庐的超级间谍落入了对方的手中。

尽管前两个超级间谍都未能按期返回老家,但美国人仍然觉得庆幸。因为总算证明了它是既可以入轨,又可以回来的。可是,紧接着于当年8月3日和25日发射的“发现者-3号”和“发现者-4号”照相侦察卫星更不争气,它们干脆没有入轨。以后一直到“发现者-12号”都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发现者-13号”的成功,就更为美国人所珍惜。以致总统先生也不惜鼓动簧舌为之吹嘘。“发现者-13号”发射一周后,“发现者-14号”搭乘“雷神-阿金纳A”火箭飞上蓝天。这一次第6593航空试验中队的指挥官米切尔上校立了一功,在约2800米处钩到了这个“宝贝”。于是,继海上回收之后又第一次实现了空中回收。

这以后,“发现者号”照相侦察卫星又活动了一年半,但也不是一帆风顺。在接下来发射的24颗中有7颗没有入轨,有5颗虽然入轨却回收未遂。总之,到1963年2月27日的整整3年间,36颗间谍卫星取得成功的只有12颗。在大半失败的辛酸之中,美国人也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最起码它证明了这种间谍工具经过改进是能够如愿以偿的。

可是,作为回收型的“发现者号”照相侦察卫星,在天上待的时间短,又不能带很多胶卷,所以无法拍摄辽阔的前苏联领土上到底部署着多少洲际导弹。美国人因此决心发展一种无线电传输型照相侦察卫星。它把沉重的可回收的胶卷舱换成了可以拍照的胶卷,把复杂的回收程序换成了把胶片在卫星上显影,然后由电子扫描转换成电波信号,用无线电波发回地球。这样,比起回收型卫星来,它的照片数量大幅度增加,而获得情报的时间却大为缩短。美国人把这种间谍卫星取名为“萨莫斯”。

就在“发现者-13号”照相侦察卫星上天整整两个月之后,“宇宙神一阿金纳A”火箭驮着“萨莫斯-1号”卫星腾空而起。眼看着第二级已点火,可它还是没有入轨。人们只有寄希望于“萨莫斯-2号”照相侦察卫星。1961年1月3日下午2点55分,美国空军兴奋地宣布:“萨莫斯-2号”已在轨道上。轨道的近地点474千米、远地点557千米。可以想象,它正欢快地把它侦察到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地面,传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白宫的决策人手中。后来又发射了一颗“萨莫斯-3号”,美国人为了保密,只宣布运载火箭的类型和是否入轨。从此,间谍卫星除了绰号再也没有名称,只有发射年号和编码序号所组成的代号了。

“萨莫斯”有什么功勋?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对国会的报告中说:“我们对苏联的导弹和空军基地的位置和数量已有一个相当精确的估算,在今天(指20世纪60年代初),毫无疑问,我们的战略报复力量完全有能力摧毁苏联的导弹基地,甚至在遭到核袭击后,仍然有这种能力。”这也许有点吹牛,但不管怎样,它们的超级间谍的确给他们增加了信心。

“宇宙”家族

虽然前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抢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可是,令前苏联人恼火的是,当美国在报刊上炫耀它的超级间谍已掌握了前苏联导弹部署之时,前苏联人却还没有自己的间谍卫星。美国人自称他们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公布了自己的战略武器库的数据,其中包括空军基地和导弹基地的位置。可是,苏联人能放心吗?他们决不能把自己的军事计划建立在潜在的敌人自己宣布的情报之上。他们需要派自己的超级间谍亲眼验证美国的军事部署。为此,前苏联又苦苦奋斗了5年。

1962年3月16日,前苏联发射了一颗取名“宇宙”的卫星,说是用来研究地球磁场和其他实验。它的轨道近地点为217千米。20天后又发射了“宇宙-2号”,说是用来进行宇宙辐射测量。但辐射带要在3000千米以上才有,而“宇宙-2号”的近地点却只有212千米,远地点也只有559千米。4月24日,又发射了“宇宙-3号”,说是进行补充测量,但近地点还是只有328千米。2天后“宇宙-4号”又上天进入近地点为298千米的轨道。3天以后,前苏联宣布“宇宙”系列卫星整体回收成功。于是,真相大白,这些“测量”卫星其实是照相侦察卫星。

7月28日,前苏联又发射了“宇宙-7号”照相侦察卫星,4天后回收。2个月后又发射了“宇宙-9号”,也是4天后回收。10月17发射“宇宙-10号”,还是4天后回收。12月22日上午“宇宙-12号”上天,在运行8天后回收。1963年3-5月又发射了宇宙-13、15、16和18号。一年多一点的时间,9个超级间谍往返太空带回了些什么,不言而喻。爱吹嘘的赫鲁晓夫再也忍不住了,1963年夏,他对当时在前苏联访问的比利时外交部长斯帕克说:“要监督地下核试验,到现场检查确实没有必要。无论如何现在卫星将担负起这项任务,如有可能,我将让你看看我们的卫星照片。”到了1964年5月,他甚至直接对美国前参议员本顿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让你看看从外层空间拍摄的你们的军事基地的照片。要是约翰逊总统希望看的话,我也愿意给他看。”可惜,正当他吹得起劲的时候,他“光荣地退休”了。

“宇宙”系列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早已突破一千枚大关。尽管这些卫星重量悬殊(重者达20吨,轻者只有20千克),轨道各异(远的超过4万千米,近的不过200千米),使命有别而又保密甚严,但人们仍然根据其轨道参数、机动情况、遥测信号、发射时机等各种资料分析出它的秘密。它们当中有照相侦察的,有电子侦察的,有进行海洋监视的,也有进行导弹预警的;既有进行军事通信的,也有用于导航和测地的,还有进行卫星式武器试验和其他技术性试验的,当然也的确有进行科学探测的。在这个大家庭中,间谍卫星占总数的1/2以上,而照相侦察卫星又名列前茅,约占总数的1/3还多。

前苏联初期的照相侦察卫星都是整体回收型,后来才发展成为回收胶卷舱。因此,必须靠频繁的发射和回收来窥视别国的秘密。几十年来,间谍卫星在技术上经过了数代更新,发射数量也持续增加。这些深空间谍各为其主,不知疲倦地“忙碌”着。

猜你喜欢

发现者胶卷间谍
间谍奇葩说
谁是间谍?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用胶卷也能照相
让学生做“发现者”
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
两家欧洲公司复产黑白胶卷
宋朝与北邦的间谍战
法治媒体如何讲好法治故事
间谍混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