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MC模式下公共建筑开展能源审计分析

2012-12-29李明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3期
关键词:办公建筑导则公共建筑

李明涛 李 军

(1、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2、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上海 200080)

引言

节能,被看作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之后的第五种能源。我国大型公共建筑面积约占全国建筑面积的4%,而所消耗的能源却占了建筑能耗的20%以上公共建筑节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示范效果。EMC模式是我国于1997年引进,在发达国家已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有其独到优势,而进行EMC的第一步便是对公共建筑进行能源审计,通过能耗分析发现节能潜力,确定节能目标,挖掘市场机会。

1 基本概念界定

EMC,即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ESCO,也就是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services company,是指提供用能状况诊断、节能项目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建筑能源审计,building energy audit,是指由专业的能源审计人员受政府主管部门或业主的委托,对建筑的部分或全部能源活动进行检查、诊断、审核,对能源利用的合理性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的建议,以增强政府对建筑用能活动的监控能力和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2 公共建筑开展能源审计的意义

2007年12月31日,为贯彻落实国发[2007]15号、建科[2007]245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指导各地开展针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工作,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下简称《导则》)。导则中明确指出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是为了提高建筑能源管理水平,进一步节约能源、降低水资源消耗、合理利用资源。以公共建筑的运行节能管理为突破口,建立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提高公共建筑整体运行节能管理水平。

建筑能源审计是一种建筑节能的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和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发现建筑节能的潜力。

3 国内外建筑能源审计对比

3.1 国外建筑能源审计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和推行EMC模式实施建筑节能的国家之一,联邦政府为扶持ESCO开展节能服务,推进EMC模式在全国的广泛开展,制订了包括有关建筑物节能的标准和法规 (包括终端产品节能认证﹑建筑物节能认证﹑建筑物运行管理节能认证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案,若干能源审计的标准等一系列政策。而且美国在促进加热、通风、空调和制冷(HVAC&R)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也走在世界前列,其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Inc.)标准已被所有国家的制冷设备标准制订机构和制冷设备制造商所采用,该标准也在我国商业建筑和智能建筑中被广泛采用。

香港的能源审计依据的主要是英国屋宇设备工程师学会颁布的《能源审计与调查实施手册》,以商业建筑为例,在确定能源审计目标后,审计建筑极其楼宇设备(冷却水循环、空气侧设备、电力供应系统、照明系统、超大屏幕电视墙、垂直交通等),进行室内环境评价,确定公用部分设备能源消耗量(包括公用设备年耗电量和每月耗电量、能源消耗构成、公用设备总电力消耗、能耗特征等),确定租户部分能源消耗,审计建筑的总电力消耗量,最后给出改进建议并指出节能契机。

3.2 国内建筑能源审计

国内建筑能源审计起步较晚,公众对建筑能源审计的认知很少,社会也缺乏具有能源审计专业知识的个人和具备建筑能源审计能力的机构,对能源审计的社会认同度较低。造成这种局面的一是政策面上缺乏明确的引导支持,二是公众主动节能意识普遍淡薄,三是节能服务市场不完善,供需信息不对称。

2007年建设部出台的《导则》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基本规定、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最终形成的审计报告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各地方政府也依据《导则》给相关部门(主要是政府办公建筑和事业单位建筑)下达了能源审计指令,国内建筑能源审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但目前国内建筑能源审计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由政府出面强制要求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源审计本是好事,如美国在推广EMC实施节能服务之初也是以政策形式强制要求,但国内的能源审计浮于形式的较多,真正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后予以改正或采取节能措施的比例较低,能够为ESCO提供市场机会的则更少,能源审计对象、能源审计单位和ESCO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平台。

3.3 能源审计第三方

EMC模式在国内开展遇到的一个典型问题便是能耗基准的确定和节能量的准确且具有权威性的测量。根据《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1〕367号)相关规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必须由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审核确定。2011年9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目录(第一批)的公告》(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1年第66号),核准包括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在内的26家单位或机构为国家首批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这些单位将在节能量审核、节能评估、能源审计、节能技术改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此次获批的国家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将受有关方面委托,在全国范围内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独立开展现场审核工作。

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应本着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开展第三方节能量审核工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电力行业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4 推进EMC模式对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要求

一是继续以政策形势强制公共建筑开展能源审计,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有效;

二是构建能源审计信息公开平台,如建立并公开相关网站或构建能源审计信息数据库,由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定期将审计结果发布,ESCO在初期免费使用该信息,待市场成熟之后或可采取收费形式;

三是加快对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审核确定工作,以目前核准的26家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公共建筑能源审计需求;

四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主动开展能源审计的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单位,并在审计后采用EMC模式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给与相应资金支持,同时鼓励ESCO开拓思路,采用各种形式的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来引导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单位开展建筑能源审计。

结语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革委等部门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2010年4月2日),市场一时为之震动。EMC模式来到我国已十多年,国内的ESCO也具备一定规模,但节能服务产业并未如大家期望的突飞猛进,仍在徘徊犹豫中缓慢前进。公共建筑节能收益好,投资少,见效快,是开展EMC的良好选择。而能源审计对于ESCO发现市场机会,寻找商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公共建筑中广泛深入开展能源审计,是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必经之路。

[1] 我国公共建筑能耗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ny/2011/11-15/3460116.shtml[Z].

[2] GB/T24915-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S].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的通知[Z].建科[2007]249号.2007-10-31.

[4] DCEO.2008.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Program.Available:http://www.commerce.state.il.us/dceo/Bureaus/Energy_Recycling/Energy/Energy+Efficiency/epc.htm.Accessed3/26/2008[Z].

[5] 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Building Service Engineers(CIBSE).Applications manual for energy audit s and surveys AM5[M].UK,1991.

[6] 关于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目录(第一批)的公告.中国合同能源管理网.http://www.emcsino.com/html/news_info.aspxid=6490.2011-9-30.

猜你喜欢

办公建筑导则公共建筑
长沙地区办公建筑空调冷热源方案比较分析
疫情之下:现代办公建筑与办公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之探讨
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分析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
办公建筑标准层区域机电用房管井外置核心筒的设计实践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八)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