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高速公路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2012-12-29吴斌
吴斌
(山东省济宁市公路管理局,山东 济宁 272000)
前言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公路交通运输和汽车工业现代化水准的重要标志。高速公路在世界公路交通运输和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1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及现状
第一阶段是高速扩展路网阶段。主要是50年代,包括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第二阶段是扩展路网长度与提高路网等级、质量并重阶段。包括三年调整时期和“三五”、“四五”、“五五”时期。从60年代初开始,为适应全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公路建设一方面继续扩展和完善路网,同时又明显提高了公路的质量和等级。
第三阶段是提高公路质量和等级为主、扩展路网为辅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全国公路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公路等级和质量的提高己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主导。
我国高速公路经过18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公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随着京沪、京沈、京石太、沪宁合、沪杭甬等一批长距离、跨省区的高速公路相继贯通,我国主要公路运输通道交通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长期存在的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 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有效促进沿线工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网为城市间的往来带来了方便,加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使区域优势得到加强,在招商引资上更具有吸引力,改善了投资环境。利用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可以加强各类工业园区建设,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内部的升级。
2.2 有效地降低了沿线地区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营的效率。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为发达国家的2~3倍,甚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还要多。众所周知,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成本过高,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高速公路的建设则能显著地降低当地的企业的物流成本。
2.3 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高速公路缩短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保证了农用物资和救灾物资的及时调入,加快了农业信息的交流,有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据统计,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后,沿线地区每年向京津两市提供鲜菜2亿公斤、肉类2.3亿公斤、水产品1亿公斤、鲜果250万公斤,这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丰富了两市人民的菜篮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4 有效地促进了沿线商业的繁荣。高速公路为促进商品流通提供了一个快捷的基础条件。高速公路缩短了产地和销地的距离,减少了运输费用和时间,方便人员来往和技术交流,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进程,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商业领域从业人员的视野。
3 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一项数额巨大的投资,其产生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潜在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3.1 投资拉动。公路的建设对沿线地区带来的资金收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征地拆迁费、各种原材料的购买、沿线庞大工程队伍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这些消费将直接刺激当地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还有建设队伍,可以使当地人员参与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来。所有这些,都将对当地工业、农业、餐饮业、房屋建设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2 促进了沿线地区金融业发展。按照施工段分布,资金存取方便的规律来看,会有一部分工程款在当地的银行内存放。这些工程款放在当地银行暂存所发挥的货币乘数效应,对解决资金紧缺有极大的作用,并增加了当地的有效信贷收入。
3.3 长远的经济拉动。高速公路的建成,必将为当地的货物运输、人员来往带来便利,甚至对当地第三产业、旅游等带来更多的商机,这些都将间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4 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缩短了旅途时间,提高了旅游的舒适性、方便性和连续性,促使观光形态从通过型向滞留型转变。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血脉”,可以让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衔接起来,形成规模效益,推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地方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促进沿线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旅游人数的增加;完善高速公路网,为城市、地区之间的联系往来带来方便;对沿线的资源开发、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横向经济联合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使区域优势得到加强,并能改善投资环境,在招商引资上更具有吸引力,促进对外开放;地方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密切了城市群体间的联系,推动沿线市镇建设与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4 加强高速公路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趋势
在《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的指导下,我国高速公路实现了持续、快速和有序的发展。特别是1998年以来,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高速公路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高速公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对缓解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公路交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是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的消耗大户,运输需求很大;在产品结构上,高附加值的货物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同时,随着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民群众对“行”的需求更为广泛和多样化,汽车爆发性增长尤其是小汽车进入家庭对高速公路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客货运输量激增。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大量涌现,将使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员和物资交流更加频繁,势必带来巨大的交通需求。
三是外贸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将持续快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中国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带动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迅速增长。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特别是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交通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除了要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以外,又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发展战略。
总之,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其积极作用日显重要,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地方高速公路为区域内现代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传递着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其建设发展不仅能够为沿线地区带来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还能产生诱发效益和提高路网效益,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资源的重新整合和优势互补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1]王建伟.公路运输经济管制研究的回顾和进展[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高雪申、孙素霞: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7).
[3]陈鸿宇.区域经济学新论[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