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与防治措施

2012-12-29屈秋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3期
关键词:危险性灾害评估

屈秋楠

(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贵州 贵阳 550008)

1 优秀评估成果应具备的条件

一般优秀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应该具备:1)资料搜集齐全;2)分析论证充分;3)结论明确合理;4)文图规范简洁;5)便于用户使用。

2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原则和方法

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估首先要确定一定的原则作为评估的根据。一般的地质灾害评估原则主要有:①依据国家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相关的文件中对地质灾害评估提出的技术要求,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按照其严重程度划分为大、中、小不同的级别②遵从“区域内相似、区域间相异”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对区域内相关拟建工程、已有建筑等的危害程度和级别,充分地考虑到地质条件形成与发展在环境方面的差异,对评定区域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程度进行分区。③如果在同一个评估区域内,存在多种灾害隐患并存的情况,应该就其具体灾害的危害程度,以“就重不就轻,就急不就缓”的原则,来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分区和等级。

地质灾害评估方法的具体确定是在遵循评估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评估区域内地质灾害的存在情况分布情况及其严重程度等,以滑坡、崩塌等灾害的种类、土方的体积、灾害的分布密度和长、度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影响的群众人数等为具体的量化指标,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

3 具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1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主要的评估范围是评估区域施工项目所在地以及可能会对工程项目的安全产生影响的附近区域。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充分分析和论证,施工项目应该建立在周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大于50m的半径范围内。就实际的施工情况而言,还要通过很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来把握和控制相关情况对评估地区的潜在危害、项目建设可能诱发或者加剧某类地质灾害的隐患等。

3.2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评估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需要应用到大量专业的地理地质常识,采用一定的专业手段和方法,对评估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现状进行评估。首先,进行现状评估要对评估地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充分考虑到评估区域的气象、水文情况、地形地貌情况、岩土体工程的地质特征以及构造地震等的情况,对于一些沟谷众多的地区还要充分考察其谷坡边坡的陡峻情况,岩基在片理、节理、裂隙等方面的发育情况。同时也要了解评估区域内正在进行或者历史书曾经进行过的采矿路桥工程建筑工程等项目建设的情况在对评估区域的详细了解基础上,再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评估相关现状对评估地区的潜在危害、项目建设可能诱发或者加剧某类地质灾害的隐患等。

3.3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主要结合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的结果,再根据评估地区相关地质环境的差异性与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点分布,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估。同时,也要进行场地适应性的评估,将评估区域按照全面的地质评估数据区分为适宜、基本适宜以及适应性差等不同级别,基本与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的小、中、大等分级区段一致。

4 对当前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任务日益繁重,相关的法制建设、业务基础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及依法行政力度,有待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在资金投入等方面,还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分析主要问题如下。

(1)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常处于“应急”状态。

(2)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没有稳定的投资渠道,治理工程的经费无保证。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严重影响有关项目的工程质量。

(4)适应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配套的技术规程与规范尚不够健全。

(5)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队伍还不适应需要。

(6)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评估机制不完善,适用评估模型有待建立。

5 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5.1 根据实际的危险性评估结果,制定一个全面的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这个方案一定要全面综合,也要突出防治的重点,并且根据相关的灾害种类、灾点的防治分级提出针对性较强、实效性较高、突出灾害分级层次的防治措施与建议。建立一个灾害防治标准与指导方针,以更好地引导日后的灾害防治实践工作。

5.2 几种具体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建议:①滑坡的防治措施和建议。要防治滑坡灾害,首先应该考虑采取避让的措施,如果实在无法绕避,就应该根据滑坡的类型、滑坡规模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采取设置截排水设施、设置支挡设施、更改滑坡体的几何形态等措施,并尽量不在滑坡体的前缘部分进行深挖方作业。②崩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一方面,要对崩塌体或者有崩塌趋势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其成为日后的灾害隐患。另一方面,还要对不稳定的后壁陡边坡进行治理,消除其的继发崩塌威胁。如果工程项目建设中包含有大量切坡高度较大的挖方工程,就要密切防范潜在的崩滑情况。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可以按照边坡的相关治理规范进行崩滑的防范。③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可以通过在泥石流的沟谷种植固土草木的措施,防止水土的流失,还要通过预留一定的泄洪通道,并保持其畅通,减少其他施工设施对泄洪通道的影响等措施来减少泥石流的方式概率。在评估区域如果要进行桥梁的墩台施工的,就一定要通过增大桥梁的跨度等办法确保桥面的足够安全。④不稳定斜坡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一些沟谷深切的区域,会出现较多的高陡边坡。进行工程建设时应该采取适当侧移、改路基段为高架桥等方法尽可能地避让如果还是不能避让的,就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控制好人工边坡开挖的深度、设置安全坡比和坡型、对较为完整或者新鲜岩面的坡面进行加固,以确保斜坡的稳定。

结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呈现出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总体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很多城市规模也在急剧的扩展。在这个扩展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自然的地质地貌环境的勘测和相关灾害的防治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为出现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埋下潜在的危险,极大地制约与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施工建设项目的开展以及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等实际情况,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危害。所以对其问题的认识、分析和解决对策的提出是非常必要的。

[1]徐至钧,赵锡宏.我国地质灾害评估报告[M].

[2]韩庆华.谷岩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建议[M].

[3]高沛峻,邓安福.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在具体施工中的应用[J].

[3]史广德,胡德均.我国高速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其应用[J].

[4]陈少鸿.我国建筑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式和方法[J].

[5]万晓宁,梁宏霞.济南市建筑施工用地地质灾害综合性评估报告[J].

猜你喜欢

危险性灾害评估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评估依据
《灾害来临怎么办?》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