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点流域总体水质要降至轻度
2012-12-29
5月31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该《规划》是“十二五”期间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十二五”期间,预计投入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资金达5000亿元。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介绍,《规划》综合考虑水体敏感性、水环境问题重要性、排污量大小、水体受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强弱等因素,将重点流域划分为315个控制单元,确定了118个优先控制单元和197个一般控制单元,实施分级防治。“除太湖和丹江口库区外,还确定了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5类项目,筛选骨干工程5998个,估算投资3460亿元,其中优先控制单元骨干工程项目3745个,占项目总数的62.4%,投资约2472亿元,占总投资的71.4%。
《规划》规定,到2015年,重点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入河总量持续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较2010年削减9.7%;氨氮排放总量削减11.3%。松花江流域总体水质由轻度污染改善到良好;淮河流域总体水质在轻度污染基础上有所改善;海河流域重度污染程度有所缓解;辽河流域、黄河中上游流域总体水质由中度污染改善到轻度污染;太湖、巢湖湖体维持轻度富营养化水平并有所减轻;滇池重度富营养化水平改善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力争达到轻度富营养化水平;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总体水质保持良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总体水质保持为优。
赵华林说,“十二五”期间,水污染防治还将由常规污染物控制为主向多种污染物并重转变。除继续抓紧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外,还将深入分析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制定防治措施等。由单一控制向生产、生活和生态综合协同控制转变;由总量控制为主向全面改善环境质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