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道路的功能定位分析
2012-12-29王彦庆
王彦庆 王 军
(西安中交远洲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1 道路功能研究
1.1 道路内涵
广义地说,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通常将城市道路与公路加以区分,道路是能够通行的途径。从发展的趋势看,“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概念,两者逐步融为一体,将逐步被“道路”所取代。不同的行为主体,一般是指机动车辆和行人均能通行的途径。本文所引用的道路概念,而公路,对道路的界定标准不同。前者是在城建部门职责范围内管理的城市交通道路,则是公共道路的简称,而后者则由交通部门管理的道路。根据需要现将“城市道路”和“公路”统一界定为本文研究的广义上的道路。
1.2 道路功能分类
能分类首先应明确服务对象,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从整体上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其根本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不同类别的道路,不同交通方式在各类道路上,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有区别的,优先级也是不相同的。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引导功能,进一步分析这两种类型道路在功能上的差异,根据道路功能的不同,运输型道路是以实现旅客和货物的移动为目的,分为运输型道路和交通型道路两种类型,以带动沿线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道路。得出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为了以提高行车速度、实现各类车辆和行人的移动、解决畅通问题等为主要目标的道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虑,以城市道路最为典型。通过其运输量的大小来体现,运输型道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非通过交通量的大小来衡量[2]。辅以交通量增长趋势预测,判断一条道路究竟是运输型还是交通型,主要根据道路的功能定位,来最终确定其道路类型。运输量增长潜力预测,从城市快速路到城市支路,运输资源特性分析和运输需求分析等,通过性要求对道路设计工作,道路的可达性逐渐提高,道路两侧用地的开口限制更为宽松。功能分类反映了道路。功能分类中的可达性,其通过性功能却逐渐降低,简而言之,随着道路等级的降低,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2 城乡结合部公路项目研究内容和存在问题
2.1 项目性质的界定
根据对道路功能的研究,系统的产出和运作均不相同,将现有道路分为运输型和交通型两种,二者功能不同,系统所要求的配置也各不相同。可行性论证没有重点和针对性,运输型道路的规划设计,要注重其对沿线地区的辐射,发挥其运输的功效,而交通型道路则要尽可能体现其对经济发展的实用性,保证行人和车辆位移的顺畅。现有公路基本建设所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上都涵盖前文所提到的内容,而不分是运输型道路还是交通型道路,首要任务就是合理定位拟建道路的性质。
2.2 缺少运输资源特性分析
运输型道路要突出,合理进行道路的规划设计及运输服务体系的配置。公路建设是手段,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最重要的是要对沿线运输资源特性有详细的调研,可根据情况在道路沿线设置,发展运输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是目的[3]。掌握运输资源特性,如某高速公路沿线客流较多,这样既节约了公路建设成本,且分布较分散,简易停靠站,又充分发挥了高速公路的运输效能。目前,对运输型道路沿线运输资源的调查和特性,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决策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应成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内容。再如,在进行运输服务体系配置的时候,如鲜产品的运输量较大,通过调研发现某地区特种运输资源,就应考虑沿途加冰、加氧等措施。
2.3 对交通量的预测缺乏科学性
交通量预测是现有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交通型道路建设必要性的重要内容,报告编制者们常常主观地选取变量,确定建设规模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片面追求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找出影响交通量各因素中的最敏感因子,使得预测值与实际结果很多时候相去甚远。同时,过分强调相关性和类推原理,还要研究交通量生成的内在机理,它是社会环境因素和道路运输,从而揭示其变化趋势。运输供给能力及其它对道路运输产生影响的各因素,影响交通量预测的因素众多,供需等诸因素的一种综合效应,并且各因素对交通量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交通量预测中,内外部经济、人口、环境、产业与产品结构,不仅要历史地研究预测区域,分析这些因素对道路运输供需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3 城乡结合部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完善
3.1 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实现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日益严重的条件下,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方面不能因为基础产业发展不足,应采取适度超前的产业发展政策,使之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公路基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能仅仅为了政绩,不能仅仅从经济、技术、财务等方面进行论证,而使本不该上马的项目匆匆上马,合理确定适度超前的“度”。而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地追求公路里程的增加,关键是在项目决策和可行性论证的时候,造成大量公路建设资金的沉淀。
3.2 以人为本
以美国为例,项目所在地是否存在不同民族习性、不同的民族,特征及文化差异有何不同,他们在公路建设项目论证阶段,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否会对此产生影响。调查的内容甚至包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交通发展的根本是满足群众的需求,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是否存在儿童、老年人或残疾人聚集的情况。如有则应有专门设计及入口需求等,这一点在发达国家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表现得更突出。
3.3 系统性
不管是运输型道路,其发展都必须纳入整个系统进行规划和考虑。还是交通型道路,在当前道路运输落后于公路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在,交通建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满足群众需求为中心进行论证,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能仅仅以路网规划为核心。特别是运输型道路的可行性研究应以促进经济发展不同时,二者协同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路运一体化。势必造成路网规划与运输的脱节,交通和运输两个子系统之间也要注意协调发展,抛开运输谈公路建设,出现建成道路运营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在所难免。
结论
理清城乡结合部道路对其进行分类,进一步体现不同类别的交通方式,对城市道路的功能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明确了交通分流的观点,而且在不同等级道路上,认清道路功能分类的重要性,应当具有不同的优先权。将会对道路设计,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1] CJJ 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S].
[2] GB 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S].
[3] 李朝阳,王新军,贾俊刚.关于我国城市道路功能分类的思考 [J].城市规划汇刊,1999(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