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环境污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2-12-29张春晓
张春晓
(大庆市萨尔图区环境保护监测站,黑龙江 大庆 163311)
1 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当今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愈演愈烈,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像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西方发达国家所走的工业化的到路都是先污染、在治理,工业化的完成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是比都要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呢?
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95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在其对收入差异的研究中发现:人均收入的差异具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表现出先逐渐加大、后逐渐缩小的规律,若以收入差异为纵坐标,以人均收入为横坐标,则两者之间呈倒“U”型分布。这一关系为大量的现实统计数据所证实,被称之为“库兹涅茨曲线”。当库兹涅兹曲线被用以衡量经济与环境关系时,纵坐标将由收入差距变为环境污染指标。曲线显示随着经济发展,环境呈先恶化而后逐步改善的趋势。但是与库兹涅兹假说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一样,倒U型曲线的出现不是必然。经济学家们试图从经济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环境服务需求、政府的环境政策和规划各个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
3 积极的解决之道
3.1 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会议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己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环境恶化程度已经达到峰值;在中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则在加速上升,经济的发展将造成更多的环境破坏;全国范围的环境形势危急,环境质量面临的严峻的考验,中国政府己经开始重视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2 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我国要寻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程度较高,应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对现有的高能耗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还应对目前东部地区工业比重过高的产业进行控制,提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引导东部地区的产业从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过渡到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型模式,鼓励提倡高效节能的环保产业。国家应该鼓励和引导他们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对那些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的高污染产业,国家则要制定严格的环境准则,增加环保投入资金,限制污染的排放,强制使用减污设备,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对那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低产值产业,国家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证这些产业的平稳发展。只有协调好各行各业的发展,才能从整体上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政府的政策力度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必须处于主导地位。政府要加强环境管理和执行力度,制定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采用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引导企业使用更清洁的资源和更环保的设备;要推动技术变革,鼓励企业和社会加紧绿色技术的研发。政府可以通过实行“庇古税”解决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对产生污染的企业收取排污费,严格限制污染排放。同时,国家必须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调整,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往往容易出现环境掠夺性的经济行为,不考虑污染排放和环境恶化的负面效应,长此以往,“工业产出将高于在考虑污染社会边际成本情况下的最优产出值”,因此要监督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设工作,加大对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健康发展。
3.4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
环境保护仅仅通过政府来执行是行不通的,政府承担不了所有的环境保护工作,并且政府推行环保工作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要提高环保效率,还得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实行环境保护市场化,采用内部治理模式,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污染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或外部成本通过市场进行内部化,让企业承担自己造成的外部成本,以此来约束企业排污,并激励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或进行产业升级换代。外部性内在化的关键在于要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明晰可以解决责任问题,有利于经济主体激励机制于约束机制额建立。通过产权界定,利用市场机制推进排污权交易,可以减少企业的污染强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根本上阻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3.5 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
在贸易结构上要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大力倡导绿色贸易,对那些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大,造成严重污染的商品,应该利用关税或非关税政策严格限制其出口,并鼓励该类商品的进口。坚决禁止进口对环境有害的生活垃圾和有毒废弃物,防止发达国家进行污染转嫁,将中国变成“垃圾倾销站”。我们要通过贸易结构的优化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降低资源型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贸易,提升本国在国际比较优势中的地位。
3.6 合理利用外资
在吸引外资上各地政府要明确地区产业布局,合理利用外资,要对外资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对那些意图进行“污染避难”的外商直接投资则要严格控制。针对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要减少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外资项目引进,更多的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外资项目。目前,发达国家某些高污没落产业由于本国严格的环境规制和高昂的减污成本,不得不将其转移到环境准则较低的地方,而在中西部地区,当地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不加选择地、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地引进外资,便正好成为发达国家在中国的“污染天堂”,因此中西部地区要极力避免对国外没落产业的引进。
结束语
人类经济发展是不断从自然界索取资源的过程,然后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这是一个经济系统,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个经济系统的范围向一些以前没有被人类涉足过地区迈进,所以环境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严重了,在当代社会我们所走的经济发展道路不应该是先污染、后治理。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诠释经济,对于我们应该以什么的方式去增长经济,应给予深入思考。
[1]范金.可持续发展下的最优经济增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马俊.上海市工业“三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
[3]李周,包晓斌.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J].科技导报,2002,(4).
[4]凌亢,王浣尘等.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统计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统计研究,2001,(10).
[5]广西统计年鉴.1990年~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