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模式
2012-12-29陈巧楠
陈巧楠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
企业会计模式是国家会计模式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与一个国家相比,企业所处环境相对有限,因此,有些构建国家会计模式所涉及的要素在企业会计模式中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前提或基础,而不需要作为企业构建会计模式时考虑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不同信息使用者之间对信息需求的差异、信息客观性与相关性的背离、会计监督机制与内部人控制的矛盾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国家会计模式导向的要求与企业现状之间存在了一定程度的差距。这就要求企业在构建会计模式时要针对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量构建一个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企业会计模式。
1 会计管理制度的构建
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制度,针对本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范围、管理要求和人员素质设计和实施的、用于指导规范会计工作的制度体系。
1.1 会计机构设置
会计机构是组织和实施会计工作的组织。在一个企业中,会计机构是否健全、各职能岗位之间的运行是否协调,将对会计工作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建立适合本企业情况的会计机构,是改进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环节。一个高质量的会计机构,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首先,目标一致,在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围绕企业主要经营目标设置会计机构,避免因为工作目标的差异出现相互掣肘的现象。其次,机构内各部门之间步骤协调,实现总体效率最高。第三,机构内部各个环节职责明确,实现业务分工在范围上的周延性和在操作步骤上的独立性。
1.2 内部控制制度
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它是对企业内部的各个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协调,然后在职能部门的设置上进行相应的控制和制约,使各个部门都能够合理的发展,并且相互促进。因此,有必要在会计管理制度中引进内部控制制度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的方法和程序主要包括职务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业绩报告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在会计管理制度中包含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将上述内部控制方法和程序恰当地设置在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报告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中,以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使会计管理制度真正成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1.3 会计人员管理
会计部门是企业中的重要部门,行使着重要的职能,那么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所以对于会计人员的管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会计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的运行。那么企业的会计人员主要是应该在两方面进行管理,一个是在会计业务方面的管理,另一个是在会计理论的继续教育上进行相应的管理。现在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会计准入制度,从事会计工作需要考取相应的资格证才能允许从事会计工作,但是在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后的业务管理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考完试了就放松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所以企业要在会计人员考完资格证之后,对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项目。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把国际上最先进的会计行业制度会计信息向会计人员进行灌输,还要在个人素质上对其进行提升,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在个人素质上有所提升,这样才能够使企业的会计工作顺利的进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从事工作的时候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会计行业中形成的一种普遍的共识,一种会计行业中在漫长的实践中积累出来的行为规范,这是代表了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对会计工作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守则。但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实质上是会计人员自己对自己的约束行为,是个人素质在工作中的体现,只有将个人素质提升了,才能很好的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对于这个规范的遵守,会给会计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意义,使其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所以应该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对于那些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会计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然后树立行业工作模范,使大家都能够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将这种行为进行发扬,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可靠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设置和运行,就成为企业会计模式设计的主要任务。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设置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指标、会计信息流程等几个要素的设置和这几个要素之间的有机配合。
会计信息指标体系,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应该提供的一整套数据,其中包括说明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指标,也可以包括反映企业现行状态和预计未来发展趋势的指标。一般地说,企业的经营业务越复杂、管理中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越多,会计信息指标体系中包括的信息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会计信息质量指标,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和明晰性。这些规定都是定性标准,而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本企业的情况将其加以量化,以便于执行和操作。
3 会计监督机制的构建
会计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做到职责分明,各个机构的设置应该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制约的,使各个机构之间可以协调的发展。现在的好多企业内部对于会计工作中职能部门的设立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而实质上会计工作应该是分为核算工作和监督工作,这两项工作应该分开进行。会计的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保证会计工作能够正常有效的运转的前提条件,会计的监督工作可以对会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并给予相应的意见。现在的企业会计人员存在一种不太完善的身份状态,他们既是企业内会计工作的执行者,同时又是会计工作的监督者,那么这样一来会计的监督工作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无法得到有效的实行。所以应该将会计人员的这种身份进行分离,使会计的监督工作能够更加完善的执行,使会计工作能够发挥出更加有利的效果,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条件。
4 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监督机制之间的关系
会计管理制度、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监督机制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企业会计模式。在这三个要素中,会计管理制度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工作运行的客体,会计监督机制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条件。会计管理制度和会计监督机制都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高效率和高水平运行而设置的,因此,应该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调整。
[1]高冬梅.如何构建企业会计模式[J].现代企业.2005(9).
[2]赵克荣,赵运良,帅润生.企业会计模式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唐广.中美会计模式探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