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

2012-12-28张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21期
关键词:媒介传输信息

张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手机作为无线通讯工具,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出现,9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迅速普及,虽然那时候价格相对昂贵,手机只能作为部分人群的通信工具。后来慢慢在90年代末,手机已经慢慢普及了人们的大众生活。但是作为一种信息交往的媒介,手机媒体近几年才在中国初现了端倪。手机作为一种微型媒体最初的信息传递和接收形式或者载体真是介于是短信(SMS)的形式。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并迅速普及的短信的这种功能,最初只是用于手机用户之间互相问候的一种方式或者闲暇之余聊天的一种工具手段,后来慢慢的逐渐才发展成为传递即时新闻、大众娱乐、生活服务消息比如天气预报、生活小资讯等信息的承载载体和媒介。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手机已经从最初的贵族奢侈品“大哥大”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人手必备的必需品了,现在即使是中小学生也都广泛使用了手机,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攀升以及手机制造技术的不断改革与进步提升,手机作为一个传递的媒介,它的传播功能日渐突显,手机使用中为我们提供的快捷性、方便性、个性化、人文化、娱乐性等特点,使手机媒体在作为信息交往媒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手机媒体也越来受到大众的追捧。

目前为止手机媒体都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作为集前四大媒体为一身,网络媒体的延伸,还具有超强的互动性、速度超快信息获取率、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可以跨地域多传播等多种特性。3G手机近些年来的覆盖,已经让我们大众看到了高科技的迅猛,尝到了它带给我们的愉悦体验,3G手机指的是提供全面数字服务并连接高速无线移动网络系统的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第三代手机。它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上和传输数据上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也就是数字信息传输的通道更加“宽畅”了。数字信息可以更加迅速、更加充分地传输于手机,能够即时、迅速地处理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从媒介发展进程看:传统媒体是链式、拼接式、有分工的、有目的性、有惰性、有漏洞的渠道,第五媒体则是网式、一体化、传输式的、全能的、多样的活性的渠道;一个是点对面,一个是面对面。传统媒体的传送单一,它的反馈工具与其不同,这种拼接的特征也将影响到反馈的效率,而且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在时间与空间上有消息滞后的弊端。但是从历史以来,这一路走过来,每一个新媒体的诞生都必将传承和包含着前一媒体的内容。而如今的第五媒体,有着四大无法比拟的特征,它有着强大的分众性、还有着定向性,以及信息传输的及时性与互动性。这些特征都是前面四大媒体其中一者不可兼并的,而第五媒体会做到,将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现有的媒体,实现共赢互惠,创造媒体新价值。

具体来说:免费广告电话、网络广告、数码相机应属于媒介的范畴,统称为媒介,它们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可以作为媒体的媒介;首先我们来说由数据广播发展而来的发展模式,它是结合了传统的广播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也是不应该单作为一种媒体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手机电视也是手机媒体其中的一个类型,手机媒体里还有手机报纸、手机广播,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多的应用,显而易见,如果单拿其中的一种称之为手机媒体,这很明显,这分量还远远不够,能量略显微弱,并不能把这些称为第五媒体,同样,像那些车载电视,电梯视频等等也都比较不宜分类规划,这样太过于笼统,复杂,也是不适合做为第五媒体的。但是在众多手机媒体中,我们可以发现,只有手机似乎最具备这种全面性,虽然手机媒体目前发展还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如果说非要给第五媒体定位下,那么目前来看也只有手机媒体堪称此位,但是话说回来,手机媒体目前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完善其各种缺陷,应该丰富一些本身固有的内容,而不是原版的搬来,需要一些原创,所以说,即是手机媒体有可能成为第五媒体,但是目前来说也是称之过早,还需要时日有待完善加强。有些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虽然手机媒体目前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其实任何媒介在一开始逐步被人们接受并认同的路上都会有一个逐渐完善并且日趋成熟的一个过程,这过程可能是迅速的,也可能是漫长的,即便是传统的“四大媒体”它们现在也仍还在发展完善之中,并不是完美的,所以并不能早早就对手机媒体是“第五媒体”做出否认。

第五媒体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集网络和各种信息传播功能于一体,通过数据传输的技术,把各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信息进行数字化,然后传输给广大用户的一个崭新媒体。第一,短信的服务越发的质量攀升了,通过不断升级也大大提高了短信的承载信息量;第二,由于手机的方便携带,随时可见,所以这样就使得信息的送达率达到了最大化;第三,无线互联网与手机的结合使得我们应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它们的结合也确保和大幅度提升了用户之间的这种互动性。如今这个信息科技飞速发达的时代,媒体的含义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家中的固定电脑,早已被大胆地延伸跟无限放大。我们在生活中如果细心可以随处发现,在我们乘坐的地铁站里,我们可以看到长长的广告灯箱映入我们的眼帘,在乘坐出租车的时候也会看得到后车座的前面有安装小电视,里面有广告播放。我们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也会看得到车载电视播放广告,还有在我们经常逛的群众广场,火车站大厅,都有大型的灯箱、电视播放广告,其实只要我们留心发现、留心观察,任何地方都是媒体的应用之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现商机和经济效益。

作为第五媒体,它可以秉承前四大媒体的优点极其精华,摒弃它们所不足之处,可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一种相对来说更加完美的一种媒体。前四大媒体在当时有其辉煌之处,但是各有各的优缺点,属于并列关系,我们所希望的第五媒体可以继续是一种并列关系并存,但是最好希望它是一种能够完备一些,相对较好地融合前四种媒体的一种完美的传播体系。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印证时代的发展,更多地取代了繁冗,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综合、全能、全方位的完美体系。我们不能随意将媒体做出一个界定与分类,若真的要给手机媒体一个第五媒体的称谓,就必须找到手机媒体的独特性,区别于前四大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本质不同,独树一帜,但是从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来看,或许手机媒体并未凸显那么明确的特质区别于前面四大媒体,且无论是在共享结构宽带瓶颈,信息垃圾,手机媒体跟第五媒体还是有差距的,如今就直接叫手机媒体为第五媒体还是有诸多的不妥当,手机媒体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五媒体还是需要时间的历练的,要走一段过程。但是在目前众多媒体争相取胜的时代,众多类型媒体中,还是手机媒体的潜力无限巨大,商机也是无限的,有一种大力发展手机媒体的大趋所向,或许手机媒体更合适被暂时称为第五媒体,它带动着世界的经济发展,为我们带来无限的商机,也就是说在没有更合适的第五媒体出现之前,我们是绝对有理由有理由相信手机媒体最终必将发展成为“第五媒体”。

[1]范玥.手机媒体传播功能研究,2011-05-22.

[2]王克茹.手机媒体传播现象研究,2008-04-01.

猜你喜欢

媒介传输信息
混合型随机微分方程的传输不等式
牵引8K超高清传输时代 FIBBR Pure38K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关于无线电力传输的探究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支持长距离4K HDR传输 AudioQuest Pearl、 Forest、 Cinnamon HDMI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