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热之间

2012-12-28

太空探索 2012年7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神舟载人

□ 胡 杨

随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天,无论是在媒体还是公众间,都又一次掀起了“载人航天热”。这个“热”不是小热,而是大热。也与历次因执行载人航天任务而掀起的热潮一样,任务一结束,媒体上的声浪便像退潮一样,很快无声无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都很少再关注航天,直到又一次重要航天活动来临。冬夏之间的转换尚有春秋过渡,航天的冷热变换似乎全在倏然之间。

这究竟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说不正常也正常。因为,航天活动毕竟离老百姓的生活比较远,不仅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没法比,就是与NBA、中超(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明星八卦、肥皂剧等所谓精神需求也没法比。虽说公众每天关注的天气预报甚至电视信号都是拜航天技术所赐,但那技术毕竟看不见摸不着,能通过看天气预报就能认识到航天重要性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说正常又不正常。因为,航天活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在塑造、凝聚民族精神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一个在国家硬实力、软实力中都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要产业,只是在每隔一两年或者两三年才有一次的重要航天活动中才能引起人们关注,又怎不令人叹息。

这种热与冷的转换,虽让人无奈,却又是现实,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恐怕也不会有根本改变。这便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航天热”时,航天专家们成了电视台等各种媒体的“抢手货”,成为“著名专家”;“航天热”一过去,便再也没人认识他们,其名气甚至连一些中超联赛的替补球员都不如。那么,作为在冷热之间不断转换角色的航天从业者来说,又如何适应这种冷热不断变换的环境呢?

热中需有冷。热中有冷,是指在航天热时,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冷静的思考和清晰的判断。虽然中国航天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但与美、俄这样的航天强国相比,在各方面都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就拿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来说,虽然突破了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技术,但此项技术美、俄均在上世纪60年代既已掌握;至于女性航天员上天,俄罗斯美女捷列什科娃也早在近50年前便成为第一个尝螃蟹者,我们今天所为,均不值得过分夸耀。因为媒体热炒而跟着头脑发热甚至飘飘然,断然不可取;只有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真正在太空中创造出前人所未曾有过的业绩,才值得骄傲。

冷中需有热。无论如何,唤起全社会对航天事业的关心和关注,赢得广大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中国的航天事业才会走得更快、更远。当热潮退去,航天重回寂寞之时,航天从业者需要努力为航天“增温加热”。我们的航天机构,如果能在不涉密的前提下,尽可能向社会公众开放,以展现航天的实力和形象;我们的航天专家,如果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一些时间,面向公众作些科普工作,哪怕是写几篇短小的科普文章;我们的航天业内传媒,如果能够尽可能将专业术语转换成直白的大众话语,尽力提升传播能力,拓展传播范围,便能起到“增温加热”的作用。倘能如此,冷热转换过于迅速的尴尬,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以避免。

笔者认识好几位已从一线退下来的老航天人,其中有的是航天型号研制线上的专家,有的是航天历史研究者,有的是航天传媒从业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到青少年中去传播航天科技知识。他们四处奔波,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备课并给孩子们讲课,哪里有需要,哪里便有他们的身影,常年坚持,乐此不疲,不仅不计报酬,有时甚至需要自己搭上路费。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传播航天知识和航天文化。我想,如果有更多的像他们这样的人,航天冷热变化的曲线将会变得平缓,冷热不均的现象将会得到改变。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神舟载人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新谢泼德”亚轨道运载器载人首飞成功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孙家栋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
——孙家栋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神舟十一号与
载人大戏再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