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其有效执行的对策研究
2012-12-25肖莉
肖莉
【摘要】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使事业单位在筹集、使用预算资金的过程中,切实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执行国家的法规制度,促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剖析,进而根据当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對策和建议,以期达到提高预算执行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有效执行
一 引言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而编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反映着工作任务的规模和方向,单位和财政之间的资金领拨缴销关系和事业计划,是完成工作任务和计划的有力保障。预算管理工作贯穿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监督,是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国家财政资金的正确筹集与运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工作。
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使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在筹集、使用预算资金的过程中,切实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执行国家的法规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高效有效开展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做好预算工作可以使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开支,降低公共资源的浪费,使事业单位更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完善及其有效执行。
二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观念淡薄,对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准备不足、质量不高
很多事业单位的职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它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导致他们消极应付预算工作,并未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就预算编制做深入细致地讨论分析工作,使得预算管理缺乏执行力,实际支出的随意性增大。并且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实践过程中,通常有不少单位存在着内容相对匮乏、不能即时更新编制内容及变现情况的事项发生,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单位内部财务部门所要处理的业务项目繁多,涉及到的事项也较为繁杂,所以导致预算编制的准备不足、时间较紧。再者,进行预算编制前没有对单位未来的各项活动进行事先的整体性的统筹和计划,也没有对各项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地预测和分析,主观随意性很大。由财务部门根据去年的决算数据加本年增减变动来确定本年度的预算收支规模的这种方法较易、工作量较小,而且与实际脱节,容易出现工资支出、公用支出编制不严谨的现象,导致预算编制的内容在实践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预算管理的质量也就不高。
2.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执行缺乏有效沟通,执行力不够
一些单位的预算编制不科学,事前缺乏对预算项目的充分调研和询证,根本不了解单位的各部门工作运行的现状,并且在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就随意编制预算,容易导致预算编制严重脱离实际情况;一些单位预算编制没有具体项目和详细的说明,极易造成预算内容不够细化。因此大部分单位的预算管理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构建。此外,专项业务的项目支出经费由业务部门或项目单位使用,而预算执行的进度主要是由财务部门来跟进,部门之间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业务部门不能及时掌握项目资金的执行进度,财务部门又不能全面掌握项目的完成情况,难以根据项目预算对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的情况做出及时、有效、准确地调整;各部门之间对项目安排的沟通、统筹力度的不足,极易造成项目内容有重叠、有交叉,使得项目资金的投入重复且分散,预算变更概率上升,执行效力不高。还有一些单位没有认清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重要性,根本没有设立相关机构,或者即使设立了,领导却不够支持,导致在执行过程中问题不断,执行人员相互推卸责任,降低了财务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全面性,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跟不上,员工的计算机操作跟不上,对预算造成了约束,致使其缺乏执行力。
3.预算管理效果的分析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预算项目结束后,事业单位很少会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后期的分析和评价,也就是说对预算进行审核监督的相关部门并未对预决算之间的对比分析提出具体要求,如预算资金投向是否正确,资金使用的效益是否有效,资产购置是否科学,资产配置、处置是否合理等等。一方面,财务部门根据日常收支核算分析填列部门决算,对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进行标准的考核和规范化的管理,并且在年底决算报表中缺少年度预决算的对比分析表;另一方面,项目支出预算尚未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追踪问责机制,预算的应有作用被大大削弱。虽然一些单位的确存在相应的预算效果分析评价环节,但其考核基本上是形式化,普遍存在着考核指标不明确,预算执行结果未与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的责任相挂钩等问题。
4.预算监督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方面,事业单位中的负责人对预算管理及财务人员的重视不够,财务人员在部门预算中只是负责简单的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的事后性辅助工作,再加上财务人员对具体业务和决策的了解也不是很到位,业务部门具体实施项目前和财务部门缺乏事前沟通,使内部监督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预算过严、定额过紧,使得事业单位频繁地向政府要钱,其财务部门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处理资金申请报告,没有过多的精力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致使预算的财务监督严重缺位;况且,财务人员本身是单位中的一员,相当于自己编制了预算报告,又去监督预算报告的执行,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一定程度上也很难监督到位,因此急需一个独立的强有力的监督部门来监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
三 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其有效执行的对策和建议
1.在单位内部培育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文化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应使每一个参与者从中获得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改变预算管理中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其次,单位领导应当以身作则,清楚地认识到预算管理是建立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有效措施;最后,要对员工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正确认识预算管理,不断提高员工掌握执行预算必需的能力。在单位内部培育出全员重视预算管理的良好氛围,最终达到提高单位的预算执行力的目的。
2.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并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调整
预算管理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能从总体上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提高单位效益,因此应安排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早动手,早安排,编制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科学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制订出一个既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又切实可行的预算计划,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具体应做到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科学编制各类预算。同时,要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控机制,使事业单位的预算能有效地贯彻执行。离开对预算的监督与考核,预算管理还就只是一纸计划,对工作的有效开展没有任何实际的效果。对预算的监督主要是指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诸如资金是否被合理有效地用于相关项目等,除了要依靠单位的财务部门的监督外,还要让本单位的审计等相关业务部门参与进来。由于财务人员是单位的一员,并且受各方面的影响,很难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因此致使财务监督的有效性和直接性受到损害,对于预算执行的各方面就很难做到监督到位。所以,引进各级审计监督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方面进行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
3.及时有效地进行跟踪分析,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
好的预算编制安排也需要积极全面的预算执行来配合,再好的制度,如若得不到有效落实,也只是“纸上谈兵”,为了不使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各部门严格按照預算计划组织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财务人员严格履行职责,年终编制财务决算,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其次,要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将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当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清楚地找到相关责任人。再次,要强化预算执行的长效机制,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挂钩,将预算执行进度作为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最后,要定期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以专题会议的形式通报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对策并改进执行,及时调控,提高执行力度。
4.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将预算执行结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
考核在预算管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没有考核,执行工作将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应做如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建立完善有关预算日常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明确单位相关管理人员责任和权利,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相关责任人的考核目标相挂钩,赏罚分明;也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予以公开。其次,定期认真分析预算执行的差异,查找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清是内部因素还是外边因素所导致,明确相关责任人。相关环境因素应分析该变化是否长期影响单位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下期编制预算时将其考虑进去。最后,相关考核部门要将部门预算执行绩效考核列入工作范畴,合理确定考核指标,明确界定预算考核主体和考核对象,促进各部门严格按预算办事,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崔红云.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与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2(4)
[2]魏莉.浅谈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执行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8)
[3]孙永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与强化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7)
[4]程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天津财会,2012(2)
[5]吴蓝萍.浅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管理与控制[J].财经界,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