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家山东化工企业的多瑙河之旅

2012-12-23

中国报道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万华聚氨酯全球化

BC公司的CEO沃夫冈不得不对之前的对手、现在的合作伙伴翘起大拇指:“当中国人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们会想尽各种渠道,竭尽全力,从来不会放弃目标。这是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事。”

一家是地处中国北方三线城市烟台的化工企业,一家是多瑙河畔的欧洲老牌聚氨酯生产商,本来相隔万里的两家企业没有什么瓜葛。然而,他们之间的一场并购却吸引了西方主流经济媒体人的关注,是资本的纽带让他们利益交织,相互碰撞和选择,并找到了一条共赢的路。

上门谈判碰钉子

2008年5月,全球八大聚氨酯企业之一,匈牙利的BorsodChem化学公司(以下简称BC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链断裂,打算出售股权。在烟台万华董事长丁建生看来,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万华方面认识到,聚氨酯作为一个全球化的行业,行业内排名前几位的企业无论是销售渠道还是制造基地均已实现全球布局,并形成了很强的区域平衡能力。如果万华要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必须在实现市场全球化的同时,实现制造基地的全球布局。因此,在全球最大的聚氨酯消费区——欧洲拥有制造基地是万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欧债危机为万华收购BC公司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从没有跨国并购经验的丁建生思忖再三,与万华的股东之一、一家来自香港的PE公司——合成国际一起组成了并购小组。2009年8月4日,并购小组飞赴多瑙河畔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然而,当见到BC公司的大股东代表时,情况却大大出乎丁建生的意料。“这个代表在那里转笔玩,你说的是什么,他根本没往脑子里去。”话不投机半句多,他至今仍能记起对方在见面十多分钟后的原话:“我们的重组将要完成,过两三年你们再来吧,另外再尝尝我们这里的cookie,尝尝我们的三明治。”就这样便把雄心勃勃的并购小组打发走了。

法兰克福成“福地”

一无所获的并购小组乘班机到达欧洲最繁忙的中转站法兰克福机场,住进了机场旁的一家酒店,准备第二天转机回国。

合成国际的小组成员仔细研究了BC公司公开的有关财务数据,发现这家公司一共负债十亿欧元,其中次级债有2.5亿欧元。而当时市场低迷,次级债价格在公开市场落到了低谷,2.5亿欧元的次级债当时现值只有5000万欧元。丁建生的眼前一亮,“如果万华能够控制BC公司次级债的2/3,也就是支付3000多万欧元,就可以否定大股东原先计划的重组方案。”

合成国际的并购小组成员立即从这个房间拨打越洋电话,利用在海外广泛的金融网络,当夜就以最快的速度拆借到了3000万欧元,并通过香港的机构在公开市场上大举收购BC公司的次级债,当夜就遥控买入了BC公司2/3的次级债。第二天,四个人回国的飞机刚一落地,对方的电话就追了过来,要求万华重返谈判桌。

在此后九个月的拉锯战中,实力的天平开始倾向于万华,大股东再也承担不起拖延下去公司即将破产的危险。

合成国际总裁牧新民回忆说:“在最后谈判时,第一天他们就受不了了,下午便表示全盘同意。”

BC公司的CEO沃夫冈不得不对之前的对手、现在的合作伙伴翘起大拇指:“当中国人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们会想尽各种渠道,竭尽全力,从来不会放弃目标。这是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事。”

据2011年2月发布的公告称,万华实业通过海外控股子公司收购BC公司96%的股权,交易标的总金额为12.63亿欧元。万华实业实际用于增资收购BC公司股权的资金仅为2.2亿欧元。通过撬动高倍杠杆,万华实在是做了一笔完美的好买卖。

因其交易的复杂性和重要影响以及最终达成的令各相关方均感满意的结果,烟台万华和匈牙利BC公司之间的收购与反收购大战被《国际金融评论》评为2010年度欧洲、中东、非洲地区最佳重组交易奖。这也是这一大奖设立18年来,首次颁发给中国企业家。

猜你喜欢

万华聚氨酯全球化
股神榜:长电科技、万华化学、华宇软件
万华福建80万t/aPVC项目一期工程总包签约
聚氨酯合成革的服装产品及其应用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玻纤增强聚氨酯保温耐火窗解决方案
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中独立董事的义务——以万华之争为例
全球化陷阱
万华化学SAP投产
复合软段耐热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