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大学教育的微观视角
2012-12-23董云川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 董云川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质量问题在中国教育界其实从未被轻视过,但也一直以来都是各种改革的焦点。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到底何在?
一谈到教育有问题,就认为要加强管理。但我认为,加强管理不是关键,改善管理才是正确的举动。中国大学教育最紧迫的问题还是需要“复归于朴”!有三点觉悟阐述如下。
第一、教师不是管理的对象,而是管理的主角
教育始于个体传习活动,继而演变扩大为集体的组织行为。当教育行为从个体演变为群体,从零星壮大为集合之后,管理行为方应运而生。越来越庞大的学校组织不得不通过建立科层系统来维持有序和有效的运转。如此看来,管理行为是为了保障教育行为的正常运行而存在的。管理者的存在是因为有教师和学生的存在,其后生于教与学的双方,是“不得不”的一种存在。
其实,所谓“领导”,本来就应该是教师群体授权的代言人;所谓“干部”,是服务于教育主体对象和教育主体行为的必要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教授治校”既没有预料的那样可怕,也没有设想中那么复杂,其本来就是推动现代大学健康成长的主导游戏规则和基本制度保障。这一条如果颠倒回来,至少是在管理“习惯”上得以理顺,那么,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良就有了根本上的动力和活力源泉。
第二、学生不是教育的对象,而是服务的对象
首先,大学生是成年人,已经不是简单的受教育对象,大学教育活动由师生双方协同共生。因此,大学生其实是教育活动主体之对应方,而非上下位被动接受“教育”的一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个说教者,更主要的是一个“帮助他发现自己”的参照系。如何在教给学生“既定知识”的同时保护大学生的“创造潜质”是大学教育者需要认真反省的问题。
其次,大学生的存在决定了大学的存在。因此,从学校主体服务功能上看,学生是学校资源调度服务的主体,是大学资源运作服务的对象,而服务的目的在于让他们健康成长。而狭义的“教育”,仅只是完成了大学生作为真正意义上被“服务对象”的多种成长任务之一。以“学生为服务主体”这样的逻辑来检讨现行的教育目标设定、教育行为安排、组织体系调度、资源资金的用动,显而易见,中国大学由于在非教育环节上消耗了太多的资源,因而对于主体服务的对象群体,大学没有尽到的责任太多,实际工作中疏漏的环节太多,离优质教育服务的目标要求差之甚远。
第三、创新不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复归于朴”才是当务之急
中国大学往往在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主导话语。近年来,“创新”是为其中之一。于是乎,各高校都不甘落后,纷纷提出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以为改良办学状态、遏制教育质量下滑的万应灵丹。在这个形势下,无论有没有真正创新,即便是常规事务,也被统统贴上“创新”的标签。与此相对照,遵守规矩反而显得“迂腐”。许多大学在创新的大箩筐工程中盛入了许多闲杂事务,那些本该做到位而没有做到位的事情今天统统都被纳入创新工程,而且不断被“深化”着。我的疑惑是,真有那么多的创新吗?如此价值判断使得人们误以为,中国大学的教育品质不高是因为创新不足。其实不然,中国大学的质量问题根本上是因为基础不实,不守学问之规矩,既不能够、又不安心提供足额到位的教育服务所致。这里并没有否认创新的价值意义。创新绝对是正确的,但也必须看在什么时刻,什么前提下提出来,才具有百分之百的意义。
反推教育质量的逻辑,可以这样表述:质量与创新相关,创新与事物的本质相关,教育本质与行动取向相关。因而,提高教育质量的理智策略和途径不得不先还原,再创新,先俯首夯实基础,再无限创新延伸,教育创新需要反求诸己,“复归于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