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科学化的途径
2012-12-23中共祁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宝贵
■ 中共祁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宝贵
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科学化的途径
■ 中共祁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宝贵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关乎党的生命。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重点从宏观的、具体的、长远的角度综合谋划其路径。
一、以遵循科学规律作为农村发展党员的重要前提
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是按规律办事。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实现。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研究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的规律,在实践中总结和比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探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认知和发现本质,求得规律性的认识。
具体来讲,一是要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既不求全责备,也不放宽条件,既看发展对象是否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努力奋斗,也看其在生产发展方面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能自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二是要注重改善结构。注重在农村生产一线发展党员,注重在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注重在农村各类经济能人中发展党员,注重在党的力量薄弱的村发展党员,注重在回乡大学生和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不断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知识结构。三是要注重拓展源头。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吸纳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在认真做好培养在村农民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的同时,加大探索力度,重视在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重视发动农村共青团和妇女组织参与推优工作,不断拓展优秀入党积极分子的来源。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农村发展党员的重要动力
提高发展农村党员质量,最主要的就是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无畏的勇气,坚持原则,勇于探索,以对党负责的高度责任心发展党员。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科学化必须立足实际,突破惯例,突破思维定势,坚持创新精神,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发展高质量党员的科学化,才能创造出科学化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实践中总结推广“三三八”即“三为主、三侧重、八制度”工作法,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三为主”,即在年龄上以35岁以下的青年为主,在文化程度上以高中以上学历的为主,在分布上以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和返乡大学毕业生为主;“三侧重”,即向党员少的村、贫困村、支部班子后继乏人的村侧重,向村委会非党干部侧重,向女性侧重;“八制度”,即组织员包乡镇制度、“三学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公示制、审核制、票决制、谈话制、家族党员申报制、责任追究制。尤其是根据农村发展党员形势,创造性地在全县农村推行“三学培训”考试考核制和家族党员申报制。“三学培训”考试考核制,即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成为培养对象,再到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都要进行三次政治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党风廉政教育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给结业证书。家族党员申报制,即从2005年开始,在发展与农村两委主干有近亲关系的党员时要提前申报,各乡镇党委、城区党工委进行严格把关,县委组织部进行认真审核,对没有提前申报的和不符合规定发展家族党员的,取消发展对象资格,避免农村出现党员家族化倾向,确保农村党组织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三、以健全完善机制作为农村发展党员机制的重要保障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障,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违反规定怎么办。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逐步形成内容完备、功能健全、科学实用的发展党员长效机制。近年来,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形成了发展党员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一是推行组织员包乡镇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组织组人员每人联系2-3个乡镇党委和城区党工委,负责发展党员工作,对所包乡镇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严格审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是公示制。在入党积极分子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发展对象成为预备党员之后,要对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在党务公开栏等醒目位置进行三次公示,公示的对象、内容、范围、时间、形式、步骤、程序等均有明确规定。
三是谈话制。在接收预备党员时,各乡镇党委、城区党工委要先与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进行第一次谈话,掌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政治立场、入党动机和工作表现;县委组织员要与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进行第二次谈话,根据谈话情况提出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意见。
四是票决制。在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转正时,必须经过参会党员充分酝酿讨论后进行投票表决,并将票决汇总表存入个人档案。未经投票表决的一律不予发展或转正。
五是审核制。一方面,由县委组织员对各乡镇(城区)党(工)委上报的发展对象进行预审,重点就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比例、空白点等情况进行预先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预审卡不予签字,不发放入党志愿书;另一方面,由县委组织员分赴各乡镇(城区)党(工)委对发展党员的有关资料和程序进行会审,包括志愿书是否规范,材料是否齐备,程序是否严格,支部表决、党委审批情况是否规范等。
六是责任追究制。县委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年度党建工作目标,明确了基层党委分管书记、党务干事,基层党支部书记、入党介绍人的审批、审查、培养和推荐责任,对在发展党员工作中造成失误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以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农村发展党员的重要手段
首先,实行“开源”工程,建立农村青年人才数据库。各乡镇党委、各村党(总)支部要经常对本辖区内的农村青年进行调查了解,及时掌握农村青年的动态情况,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生的毕业后的流向,逐步建立涵盖农村在家务工务农和外出打工青年的基本数据库,跟踪关注本村青年的成长变化,不断扩大发展党员的视野,建立起发展党员的目标源。
其次,实行“正源”工程,加强正面教育。一方面,要本着“全面教育、重点培养”的原则,充分依托乡镇党校、村级党员活动室、农村中小学校等阵地,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历史功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强化正面引导。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当代青年人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农村青年对党的认识有偏差、入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特别是要注重对青年非党村干部、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高中、大中专毕业生进行教育引导,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再次,要实行“培源”工程,提高思想认识。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培训”的原则,定期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系统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培训,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将党的知识培训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结合起来,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带头和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本领,加快积极分子的成长速度。
五、以提高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重要举措
乡镇(城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科学化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甘于奉献、勇于奋进的乡镇(城区)党务干部队伍是做好当前基层组织工作的必然要求。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发展党员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基层农村党组织凝聚力的强弱,甚至也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因此有必要打造一支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
要加大乡镇(城区)党务干部队伍的建立和选拔力度,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学历高、能力出众的干部选拔到专职党务干部队伍中。要加大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把培训纳入党委和组织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使党务干部成为“专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要畅通“出口关”。各级党委要不断改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结构,建立党务干部和行政业务干部的双向交流制度,打破党务干部“终身制”,疏通党务干部队伍出口,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农村发展党员质量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