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短信谣言传播危机意识调查

2012-12-22杨庆国陈敬良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危机意识谣言短信

杨庆国 陈敬良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公共事件中大学生短信谣言传播危机意识调查

杨庆国 陈敬良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国内外关于谣言及其传播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2008年至今国内发生了各类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不同版本的短信谣言肆机而发。该文对短信谣言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大学生短信谣言传播危机意识水平、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等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群体自身应提高责任和风险意识;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谣言传播危机意识的教育,教授应对公共危机的基本技能;政府和大众传媒要提供正式信息渠道,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谣言止于公开”。

短信谣言;风险社会;危机传播;危机意识;大学生

2003年,“非典”时期的短信谣言让我们第一次领略到新媒介化的谣言传播的威力。这一年,也被理论界视为风险社会或公共危机的分水岭。从2008年至今,雪灾、地震、藏独、金融危机、食品安全等国内各类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接连发生,不同版本的短信谣言肆机而发。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在短信谣言的始、次传播中大学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次传播中,他们采用的短信转发或群发方式,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淡薄,忽视了这类短信在传播过程中的社会伤害及可能带给自身的法律风险。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设计

(一)谣言及其界定

提到谣言,人们会习惯性地放大它的负面性: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布的假消息[1];是指众人无根之言的传播,又称谣诼、谣言、谣传等[2];本质上是舆论的畸形变态[3]。其实谣言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郑瑞城在研究组织传播时发现,谣言有时也能发挥正面功能[4]。卡普费雷发现,谣言通过“无人邀请的自发性发言”的形式,揭露了人们丝毫未产生怀疑的事和某些隐藏的真相,是“第一台自由广播电台”[5]。因此,从信息传播角度客观、全面地界定谣言,它是一个与当时事件相关联的命题,在人们之间流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资料以证实其确定性[6];是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7];是为了某一目的而在人际间产生与传播的信息[8];也是社会群体在经历混乱时期,为解决问题、获得社会认知而展开的一种集体行为[9]。而本文的短信谣言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借助手机短信平台,进行不确定信息的传播。短信谣言基于人际传播,同时又融合了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的特征,从而使得它的传播时效和范围在短时间内得以爆发。

(二)谣言研究的四大理论范式

国内外关于谣言及其传播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主要形成了四种范式:

第一是心理学范式。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关注重心主要是谣言产生及传播过程中个体的心理机制,甚至把谣言产生理解为传播者强烈的兴趣造成的,是“一种完全的主观情感状态的投射”[10]。1902年,William Stern从法庭心理学角度对实验室谣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错误记忆是导致谣言产生的原因之一[11]。他的谣言心理学实验有个比较大的缺陷就是:只注重了个体记忆的客观受动性而忽略了其主观能动性。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通过系列测试对象(依次复述)代替单个的人,结果显示:有选择的忘记和主观歪曲也会不可避免地改变外部世界几乎所有事情的含义,从而修正了斯坦恩等的研究[12]。1947年,奥尔波特等人的研究进一步解释了选择性忘记和主观歪曲等这种个体内心机制促使谣言产生与传播的外在条件:对环境的看法与解释中的主观歪曲只有与重要性和含糊性的综合作用相称时才能出现,公式表达即R=ixa(R代表谣言,i代表重要性,a代表模糊性)[13]。谣言从产生到传播,中间理应有一个评价阶段,就是评价谣言的可信度。由此,心理学家总结了人们传播谣言的三大动机:发掘事实、拓展人际关系和自我提升。[14][15][16]

第二是社会学研究范式。其在宏观上强调谣言产生及传播的群体行为层面和社会环境变动层面。在群体行为层面,主要凸显了谣言产生及传播过程中的情景定义、意义分享和集体记忆的爆发。1968年,莫顿在基于情境定义理论上提出自我实现的预言(包括谣言),即一开始对情境的一个错误定义引致一个新的行为,它使得起初是错误的观念变成现实,自我实现预言的似是而非的有效性永久化了错误的盛行。[17]而这种预言或者谣言传播表面看是信息失真,其实是每个成员接受—同化—传递的过程,是一个意义分享的过程。谣言不是突发事件,而是社会集体记忆的潜伏、变化最后找到一个机会爆发的过程。[18]涩谷保认为,流言是临时的新闻,它是在环境模糊时,群体根据已有的信息碎片,对事件意义和解释的建构。[19]塞奇认为,谣言传播是一种社会的群体极化现象,从而使得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地位的现象[20];国内学者特别重视社会环境变动对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在社会发生重大变迁时,社会秩序开始紊乱。人们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将作出种种猜测,于是奇谈怪论层出不穷,以讹传讹的流言和谣言将四处扩散。[21]刘建明甚至认为谣言就是环境危机的产物[22],王灿发在奥尔波特谣言公式基础上增加了公众的判断力和环境指数,并指出,环境指数包括政治和传播环境指数。[23]

第三是管理学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是在社会学的风险社会、社会危机等理论基础上,凸显危机传播管理。风险概念原是早期资本主义时期商贸航行的一个术语,自20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已从单纯技术—经济的范畴扩展为一个社会理论的范畴。[24]这就是风险社会理论的滥觞,该理论1986年由贝克首次提出,他认为: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导致全球性风险开始出现,使人类日益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并指出风险就是知识中的风险[24];吉登斯则指出,风险社会实际上指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现今社会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结果[25];社会风险的实质就是指社会损失的不确定性[26];而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谣言盛行,催生或伴生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在某种意义上,谣言已成为风险社会的重要风险源[27]。

风险作为危机的前奏,只是社会损失的不确定性,而危机则比它更强调紧迫性,造成的损害也更大[28]。于是管理学中的谣言研究便集中到危机传播管理了,并由此形成了三个理论框架:谣言产生及传播危机预警——前端研究;危机传播的模式研究——中端研究;危机传播的效果及影响研究。[29][30][31][32]

第四是自然科学的谣言模型研究范式。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借鉴传染病模型。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谣言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散布和病毒传播、扩散很相似,因此借鉴了传染病模型。模型中的个体被抽象为几种典型状态:S—易染状态;I—感染状态;R—恢复状态。通常用这些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来命名不同的传染模型:SIR模型(易染群体被感染,然后恢复健康并具有免疫性);SIS模型(易染群体被感染后,又返回到易染状态)等。[33][34]在2003年“非典”之后一段时间,国内学界更是形成了结合传染病相关模型研究的热潮。二是复杂网络上的谣言传播模型。Zanette D H采用SIR模型研究了谣言在小世界网络中的传播情况,他把人群分成了nS、nI、nR三类,分别对应谣言易染、感染、免疫的人群数量,并简化了谣言传播的复杂机制,认为易染者一旦和感染者接触就被感染,而感染者与免疫者或感染者接触就变为免疫者。[35][36]Moreno等人发展了Daley等人在1964年提出的谣言传播模型,与前面的SIR模型不同,该模型将人们分为Igorants(没有听过谣言的人)、Spreaders(谣言传播者)和Stiflers(听到谣言但并不传播谣言的人)三种类型,i(t)、s(t)和r(t)分别代表这三种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37]

(三)研究设计

研究以合肥市大学生为例,合肥是全国著名的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同时它提供给笔者研究地缘上的便利性,也大大保证了调查的全面性和客观性。研究对象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等六所不同层次本科院校,随机抽取的1200名大学生,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率98.6%,其中有效问卷1153份,有效率达96.1%,符合调查和分析规范与标准,并对问卷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分类统计:按性别分类,男生41.4%,女生58.6%;按年龄分类,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样本比例分别为:36.7%、28.8%、22.6%、11.9%等。

二、大学生短信谣言传播危机意识实证分析

(一)手机及手机短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状况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手机持有率接近100%,基本人手一机;其手机的使用用途包括:收发短信占96.4%,获取信息占73.6%,打电话占66.3%,影音娱乐占35.4%,其他占23.7%。这表明收发短信在大学生手机使用中站了很高的比例。另外,大学生月平均手机短信发送量调查显示:短信发送量小于等于100条的仅占9.6%,大于100小于500的占32.4%,大于500小于等于1000的占40.7%,可见发送量在500条与1000条之间的占多数,另外1000条以上的占17.3%,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二)短信谣言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现状

谣言短信的覆盖率大、类型多。在1153有效问卷中,1107名大学生表示在公共危机发生时,收到过大面积群发或转发的短信谣言,其覆盖率占96%,覆盖率很高。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最常收到的谣言短信类型及排序分别是:食品安全类31.4%,灾害类30.7%,政治类20.1%,公共医疗安全类13.7%,经济金融类3.3%,文化类0.8%。其中,食品安全类、灾害类、政治类位列前三,是大学生群体接收最频繁的三类谣言短信,公共医疗安全类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而经济金融类和文化类所占比例很小。大学生日常最关注的谣言短信类型分别是:灾害类32.%,政治类28.7%,食品安全类23.3%,公共医疗安全类12.4%,文化类2.6%,经济金融类0.6%。可以发现,灾害类、政治类、食品安全类是最易引起大学生关注的三类谣言短信,公共医疗安全类也有较高的关注度,文化类、经济金融类关注度最低。

大学生成为短信谣言传播的重要载体。调查显示,79.7%的大学生在收到有关公共危机的短信时不论真伪,会选择转发,另外还有19.2%的大学生自己转发后会鼓励周围人转发;通过访谈方式,了解到大部分大学生主要是出于善意提醒亲人和朋友的动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转发有关公共危机的来源不明的短信,而这类短信也难以辨别真伪。调查还显示,大学生收到的谣言短信中85%以上来自自己的同学。这表明,大学生成了短信谣言传播的重要载体。

(三)大学生短信谣言危机意识的整体状态

1.大学生对短信谣言的识别能力较弱

从大学生收到短信谣言的初步判断来看,调查显示,在刚收到有关公共危机的群发或转发短信,还不知道其真伪的情况下,对于这类短信的传播动机,53.6%认为是善意提醒,18.3%认为是获取经济利益,16.5%认为是恶意制造社会恐慌,11.6%认为是恶作剧。而对于这类短信的最初来源的判断,39.5%认为是移动、联通等通信业务运营商,29.7%认为来自个人,21.3%认为是政府提醒,6.4%认为是特殊非法组织,3.1%认为是媒体。对于这类短信的可信度,28.4%的人认为是真实信息,完全可靠;62.3%的人认为有可信度,但有待证实;仅有9.3%的人认为是谣言,不可信。也就是说,除了9.3%的人完全不信任以外,90.7%的人都对其具有一定的信任度。

2.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易受短信谣言传播的影响

对有关公共危机信息的短信内容进行初步判断后,往往会引发信息接收者行动反应和心理状态上的变化。2008年4-5月,合肥市高校的部分大学生受短信谣言的影响而参与抵制“家乐福”的游行示威。调查显示,曾经收到过类似短信谣言的大学生,其当时的行为反应:愤怒但未采取抵制行动的占63.9%;愤怒并采取了抵制行动的占15.1%;心态冷静平和的占11.8%;漠不关心的占9.2%。这组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收到短信后没有采取过激行动,具有一定的判断和自我控制能力,这部分大学生虽没有把不满转化为行动,但都受到短信谣言影响而产生了愤怒情绪,且愤怒并采取行动的学生也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仅有极少部分大学生能够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2008年11月开始传播的“蛆橘”短信使橘农损失惨重,是继2006年“海南香蕉”短信谣言之后,给水果产业带来重大损失的又一谣言短信。该短信传播后,合肥市柑橘市场明显萧条。曾经收到过该短信谣言的大学生,其行动反应表现为:坚决不购买的占40.6%;劝说他人停止购买的占18.8%;谨慎挑选后购买的占27.7%;仅有12.9%的人表示不受影响正常购买。由此看来,87.1%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谣言短信传播的影响。

除上述政治类、食品安全类短信谣言外,调查还对其他几类主要短信谣言所引发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考察,分别设置了恐慌、忧虑、担心、冷静、无所谓五种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笔者把恐慌、担心、忧虑三项划分为心理不稳定状态,把冷静、无所谓两项划分为心理稳定状态。由以上数据可以发现,灾害类谣言短信所引发的恐慌、忧虑、担心三种不同程度的心理不稳定状态合计比例达73.6%,只有26.4%的人保持心理稳定状态;公共医疗安全类短信谣言所引发的心理不稳定状态比例共81.0%,心理稳定状态比例仅占19.0%。而经济金融和文化类谣言短信的传播效果则呈现相反的状况。对于经济金融类谣言短信,70.1%的人表现出冷静或无所谓的心理稳定状态,文化类心理稳定状态比例则高达87.5%。

3.大学生对短信谣言传播的免疫力差

调查显示,在很多短信被证实是谣言之后,今后对这类短信的态度,64.8%表示信任度会有所降低,但仍然会有一定的信任度,同时有23.5%的人表示保持原有的信任度,另外有6.1%的人保持无所谓的态度,仅有5.6%的人表示今后对类似的谣言短信坚决不再相信,这说明大学生对短信谣言传播的免疫力较差。

对于短信谣言传播的社会危害程度判定,51.3%的大学生认为有一定危害,27.6%的人认为有较大危害,2.6%的人认为有严重危害,18.5%的人认为没有危害。另外,33.7%的人认为谣言短信本身能够构成某种社会公共危机,而66.3%的人则认为谣言短信不会构成公共危机。由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多数人认同谣言短信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并不认为这种危害能够上升到公共危机的程度。在已知接收的短信内容为谣言的情况下,仍有39.4%的大学生会选择转发,另有18.7%的大学生还会鼓动周围人转发。

4.大学生对自身短信谣言危机意识的自我评价总体不高

在大学生对自己短信谣言危机防范意识的自我评价中,42.9%的人认为一般,23.6%的人认为较差,另有13.6%的人认为很差,而认为自我短信谣言危机防范意识较好的只有15.1%,仅4.7%的人自我评介为很好。可见,大学生对自己短信谣言危机防范意识的自我评价总体不高。

三、影响大学生短信谣言传播危机意识的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大学生群体大部分处于18-22岁的年龄段,总体上仍属于社会化的青年期。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不强、容易形成冲动和心理状态起伏。以“抵制家乐福”谣言短信案例为例,对以年级划分的年龄层大学生在收到该短信后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如表1。

表1 不同年龄大学生收到短信谣言后的心理状态 (%)

由表1可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对“愤怒并采取行动”选项的选择率明显高于大三、大四,而大三、大四的学生更高比例地选择了“心态平和冷静”选项,四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漠不关心”选项的选择率都比较低。由此可见,高年级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心理控制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短信谣言传播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

(二)短信谣言的因素

短信谣言传播善于运用富有煽动性的句式和语气。以2008年“抵制家乐福”短信谣言传播为例,短信中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叙述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不尊重态度,其中大部分为捏造,纯属无中生有,而连续使用的排比句式和感叹语气有力地起到了煽动大学生不满情绪的作用。为扩大传播面积和影响力,短信谣言常常使用如“请转告给每个你珍惜的人”、“是中国人你就转发”等语言,这种鼓动对接收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大众传媒、政府、学校的社会因素

奥尔波特等人的谣言强度的公式,影响谣言传播的两个主要要素就是重要性(I)和模糊性(A),只要两者之一为零,谣言就消失了。短信谣言的内容既然与当时发生的公共危机有关,就表明了其涉及的事件是紧急的、重要的,而因为正式渠道如政府、大众传媒无法给出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足够解释,这就增加了事件的不确定性。当人们对事件的认知是模糊的,而事件又具有一定的重要程度,特别是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安全等相关的时候,“I”和“A”这两个因素同时上升,从而使谣言的强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者对谣言的抵触和防范会自然降低。

四、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群体自身应培养自我短信谣言传播的危机意识。作为短信谣言危机意识的主体,要有增强这种意识的自觉性。通过拓宽信息渠道,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提供多方求证的机会;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量,了解和掌握多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多元知识体系,从而避免被谣言的“科学”伪装所蒙蔽;有意识地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着重培养面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克服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正确对待周围意见环境的影响,树立自我独立的价值观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于有关公共危机来源不明的短信内容应慎重对待,仔细辨别,不轻易转发,提高责任和风险意识。

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短信谣言传播危机意识的教育。针对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传播,各高校应尽快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开设相关基础或选修课程,以普遍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同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通和指导,缓解不安的心理压力,教授应对公共危机的基本技能。

政府和大众传媒提供正式信息渠道。“谣言止于公开”,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在公共危机发生后迅速进行事件的全面报道和全程追踪,通过公开的信息渠道及时发布信息,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利,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心理压力,稳定公众不安情绪,使短信谣言没有可乘之机;“谣言止于权威”,应当制订相应的行政法规和法律条款,利用法律和政治权威对短信谣言传播中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传播给予相应制裁或惩处,警示公众在接收和传播谣言短信时三思而后行。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46.

[2]刘建明.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91.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4]郑瑞城.组织传播[M].台湾:三民书局,1990.

[5][法]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9.

[6][10][13][38]Allport,G.W.,&Postman,L.J..The Psychology of Rumor[M].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47:17-30.

[7]Ball-Rokeach S.J.,DeFleur M.L..A Dependency Model of Mass-media Effects[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76(3):3-21.

[8]Fisher,D.R..Rumoring theory and the Internet[M].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1998(2):158-168.

[9]Bordia,P.,&Difonzo,N..Problem solving in social interactions on the Internet:Rumor as social cognition[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4,87(1):33-49.

[11]Stern,William.Zur Psyehologie der Aussage.Experimentelle Untersuehungen über Erinnerungstreue[M].in Zeitsehrift fur die gesamte Strafteehtswissensehaft.190:22-315.

[12]Bartlett,Remember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14]周裕琼.QQ群聊会让人更相信谣言吗?——关于四则奥运谣言的控制实验[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2):77.

[15]DiFonzo,N.,Bordia,P.,&Rosnow,R.L..Reining In Rumors[M].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94:47-62.

[16]DiFonzo,N.&Bordia,P..Rumor Psychology[M].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6.

[17]Robert K.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8:75-490.

[18][法]弗朗索瓦斯·勒莫.黑寡妇——谣言的示意及传播[M].唐家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

[19]Tamotsu Shibutani.Improvised News:A Sociological Study of Rumor[J].Indianapolis:Bobbs-Merrill Co.,Inc.,.1966:17.

[20][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许列民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8-19.

[21]江万秀,雷才明,江风贤.谣言透视[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

[22]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3]王灿发.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传播模式建构及消解[J].现代传播,2010(6):45.

[2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7-48.

[24][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4:13-121.

[25]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6.

[26]冯必扬.社会风险:视角、内涵与成因[J].天津社会科学,2004(2):73-77.

[27]马凌.风险社会中的谣言风险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1):44.

[28]余明阳.危机传播管理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4.

[29]James Garnett&Alexander Kouzmin.Crisis Communication Post Katrina:What are we Learning?[J].Public Organiz Rev,2009(9):385-398.

[30]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流派、范式与路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4-53.

[31]赵志立.危机传播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33]Bailey N T J.The Mathemtaical Theor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Its Applications[M].New York:Hafner Press,1975.

[34]Hethcote H W.The mathematics of infectious diseases[J].SIMA Review,2000,42(4):599-653.

[35]Zanette D H.Criticality of rumor propagation on small-world networks[DB/OL].http://arxiv.org/PS_cache/cond-mat/pdf/0109/0109049v1.pdf,2009-03-01.

[36]Zanette D H.Dynamics of rumor propagation on small-world networks[DB/OL].http://arxiv.org/PS_cache/cond-mat/pdf/0110/0110324v1.pdf,2009-03-01.

[37]Moreno Y,Nekovee M,Pacheco A F.Dynamics of Rumor Spreading in Complex Networks[J].Phys Rev E,2004(69):066130.

Investigation on Crisis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on SMS Rumors Spreading in Public Events

Yang QingguoChen Jingliang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on rumors and dissemination home and abroad have had a history of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Since 2008 a several of major public crisis events have occurred and different versions of SMS rumors emerged.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of SMS rumors spreading in the college students,the level of crisis consciousnes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solutions.And we have the suggestions tha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improv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risk consciousness,university should offer th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of the rumors spread crisis consciousness and the basic skills to cope with public crisis,and government and mass media should provide official information channel and 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and openness of information."Rumors end because of the open."

SMS Rumors;Risk Society;Crisis Communication;Crisis Consciousness;College Students

G112

A

1006-1789(2012)01-0066-06

2011-12-02

杨庆国,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传媒管理;陈敬良,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媒管理、公共管理。

责任编辑 姚胥正

猜你喜欢

危机意识谣言短信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支付宝变蓝、张朝阳自省,危机不可怕没有危机意识才可怕
道歉短信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代发短信
谣言π=4!
谣言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陕西榆林:树立水危机意识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