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史发展的主线探寻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根源
2012-12-22宋华忠
● 宋华忠
从国史发展的主线探寻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根源
● 宋华忠
中央发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具有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原因。一方面,藉以发扬大寨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解决对农业的投入不足问题,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农业学大寨运动来稳定全国的农业、农村,为工业化、三线建设提供更多的农业剩余和原料支持。同时,通过农业学大寨运动来对广大农村进行社会动员,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积极性。
农业学大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根源
一、农业学大寨运动与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实现工业化,使国家独立、民族富强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工业,并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2]建国前夕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同样规定:“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业、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3]
走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仅靠发展有限的轻工业和正常收缴的农业税提供的积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怎么办?毛泽东作出了从现在(1952年9月)开始就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决策。“面临着起点低、资金资源短缺、经济剩余少等一系列的难题,国家必须建立一套与这种政策环境相应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以确保紧缺的物资、资源能够配置到政府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中去。”[4]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设计并执行了统购统销的粮食流通制度安排。通过统购统销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农业剩余成为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源泉。由此,可以探寻出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刻的经济根源。
首先,确保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需要把有限的投资用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只能主要依靠其自身力量。一方面,国家奉行高速度、高积累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调;另一方面,把积累起来的有限资金向建设重工业倾斜。对于同样急需国家投资的农业来说,只有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了。关于这一政策偏向,毛泽东曾有明确的指示。1964年5月10日至11日,毛泽东听取了国家计委领导小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设想的汇报后,对前来汇报的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等经济工作领导人说:“没有坐稳,没有站稳,是要跌跤子的。两个拳头——农业,国防工业。一个屁股——基础工业,要摆好。要把基础工业适当搞上去,其他方面不能太多,要相适应。”[5]5月12日,毛泽东继续听取计委领导小组的汇报,针对国家计委关于工农业投资的政策设想,他插话道:“工业上要从外国引进一些,比如尖端技术,要搞一些,但不宣传。至于农业,我们要靠(山东曲阜)陈家庄陈玉梅、大寨陈永贵。”[6]显然,在毛泽东看来,在资金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投资工业比投资农业更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因此,基本上靠农业、农村自身的力量发展农业生产是当时的党中央发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根本动因之一。
其次,确保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农业、农村的稳定发展,并通过统购统销的制度路径,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农业剩余和原料支持。农业学大寨运动,强调“以粮为纲”,要求“劳力归田,‘五匠’归队,车马务农”,偏废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业,限制农业多种经营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大寨人曾骄傲地宣称,多年来队里的马车从来不外出跑运输赚现钱,而是长年累月拉石头建设大寨田;队里的劳力从来不干不为农业服务的加工副业。[7]1970年,昔阳把全县到外地搞运输和其他副业的劳力、车马收回社队,还把“车马归队、劳力归田、大砍运输业”的所谓经验向全国介绍推广。[8]严格的农村人口流动控制,使得农民只能滞留农村,只能从事农业生产。将广大农民限制在土地上,其重要目的在于服务统购统销政策的有效贯彻实施。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统购统销政策不仅对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体制造成深远影响,而且成为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9]因此,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通过发动农业学大寨运动,从精神层面寻找激励农民的办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是当时的中共中央一个重要的政治考量。以大寨大队为例,1955年到1958年,平均每年向国家交售粮食十万零五千斤。从1959年到1970年,平均每年交售粮食二十四万五千斤。从1971年到1974年,每年平均交售粮食三十三万斤,平均每户社员交售四千多斤。事实上,“大寨所表现出来的以集体为重、以国家为重、不计较个人利益的精神正好满足了这种精神激励的需要。”[10]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与推进三线建设、维护国家安全
在中国当代史中,还有一条主线在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那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这条主线同其他两条主线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都受新中国的性质和国情所决定,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愿望之所在,在中国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下支配和左右着中国当代史的发展。”[11]
值得重视的是,毛泽东酝酿和提出三线建设的决策和作出的关于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竟出自同一时期,甚至同一场合!
从1963年初起,国家开始考虑“三五”计划的编制。1964年4月,国家计委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基本任务为三个方面:第一,大力发展农业,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第二,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尖端技术;第三,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品种和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此外,提出要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向前发展。这个《初步设想》,把过去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安排计划的指导思想,改变为以大力发展农业、基本解决人民吃穿用问题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因此,人们把它简称为“吃穿用计划”。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十多年经济建设经验,探索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一个重大认识成果。
然而,随着美国对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和中国北部边境形势的日益严峻,经济工作中的备战问题摆上了中共中央的重要议事日程。1964年6月6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集中谈了改变计划方法和备战这两个问题。他说: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危险。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不晓得它什么时候要打仗。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12]显然,鉴于当时中国所处的周边国际环境,毛泽东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上,越来越重视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
如果说在1964年5、6月间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三五”计划汇报时关于“农业主要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的表述还停留在理念层面,那么,到了1965年6月,毛泽东则明确要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6月16日,毛泽东在浙江杭州听取余秋里关于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期计划的一些问题汇报时指出:“农轻重的次序要违反一下,搞农业要靠大寨,农业投资不要那么多,要减少下来,搞化肥我不反对,但还是靠养猪、养牛,搞绿肥。”[13]在这里,一方面,毛泽东表达了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他用“农轻重的次序要违反一下”的表述,透露出国家在当时的形势下,不可能对农业有过多投资的政策底线。也就是说,在农业与国防建设投资发生矛盾时,毛泽东改变了“吃穿用计划”中的“农、轻、重”次序安排,把发展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以及备战摆在了首位。也就是说,农业要获得大发展,只有依靠发扬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因此,大寨在1960年代前期被树为农村集体经济的榜样,国家要求全国农业学大寨,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在中苏交恶、美国的“越战”升级、中印关系紧张、蒋介石声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势下,中共中央着眼于应对战争威胁、防止外敌入侵,不是放缓而是加紧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从1964年到1980年,我国在内地的十几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工业交通、国防科技工业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历经三个五年计划,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安排了几千个建设项目。此时的中国农村,虽然已进入人民公社,但农业远未过关,不少地区还处在靠天吃饭的阶段,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投资,而国家出于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的战略考虑,不可能也不愿意增加投资,甚至还希望提取农业剩余来支援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因此大寨不要国家投资、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并为国家作出较大贡献的事迹就非常符合国家的愿望。
三、农业学大寨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贯穿国史、反映国史发展特殊动因的一条主线,国史中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深层原因,几乎都可以从这条主线中找到答案,农业学大寨运动也不例外。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详细论述了“三个并举”的方针: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通过“三个并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总路线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体现了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刚刚从长期的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走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领导全国人民投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加群众运动的方式。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认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全国人民保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精神状态,更需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寨大队在大灾之年发出了“三不要、三不少”,大寨社员战天斗地,自力更生,不向国家伸手,依靠集体力量,战胜困难,夺取丰收的事迹和精神,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人,成为人民群众满怀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不难理解当时的中共中央对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定位:“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这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一样,是农村中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14]因此,中共中央发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一个重要政治考量,在于希望通过群众运动来对广大农村进行社会动员,通过运动来激发劳动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通过运动来对农村社会进行革命化的整合,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确定的目标任务创造条件。
应当承认,全国“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工作也取得一些正面作用。1966年-1976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每年递增110万公顷,10年一共增加50%。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一定提高。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铺开后,产生了许多学大寨的典型。河南省林县的人民通过学大寨,硬是在险峻的山上开凿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改变了当地农田缺水的面貌,创造出了高产稳产农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红旗渠的精神至今仍为人民广为赞颂。[15]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大寨经验被纳入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的框框里,农业学大寨运动,同那个年代的其他群众运动一起,被烙下“左”的路线的深深印记。通过发动农业学大寨等群众运动来搞社会主义建设,虽然说有取得成功的经验,但更值得汲取的却是深刻的教训。无论如何,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形成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为我们党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
[1][2]毛泽东选集(3)[M].人民出版社,1991.1080.108.
[3]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7.
[4]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1994.19.36.
[5][6][13]毛泽东经济年谱[M].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596.598.628.
[7][10]坚持大批资本主义,坚持大干社会主义[M].山西人民出版社,1975.99.2.
[8]吴象.大寨的“盖子”是如何揭开的[J].炎黄春秋.1998(11).
[9]王丹莉.统购统销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1).
[11]朱佳木.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当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35.
[12]柳建辉、曹普.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17.
[14]彻底批判“四人帮”掀起普及大寨县运动的新高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84.
[15]霞飞.农业学大寨运动始末[J].党史天地.2002(5).
D232
A
1009-928X(2012)09-0033-03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史系博士研究生、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
■ 特约编辑:鲁月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