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媒体“走转改”如何走出特色——《平安时报》“走转改”活动的实践和思考
2012-12-22高延华
□ 文/高延华
在“走转改”活动中,许多媒体建立了基层联系点,取得了有益经验。也有一些媒体存在为建联系点而建联系点的现象,使基层联系点徒具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对媒体建立基层联系点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希望对同行深化“走转改”有所启迪。
走入基层访需求 围绕主题报平安
一是围绕中心走基层,转换视角反映民意,助推公安中心工作。《平安时报》将媒体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视为公安媒体的首要责任,跳出公安看平安,用群众视角报道“平安浙江”这个大主题。《陈大妈眼中的平安新家园》《老杨断案》《海盐110接处警“快”“准”同步 群众满意度提升6个百分点跃居嘉兴榜首》《义乌下娄店村把消防安全送到家 一群老党员成了消防“专业通”》《政府“亮牌”群众监督 湖州对重大安全隐患单位“亮牌”督改》等文章,短小精悍,轻松活泼,用群众眼光,百姓语言,生动形象地把记者在基层感受到的社会治安情况展现在读者面前,为浙江全省各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样本。
二是围绕民安走基层,当好群众的瞭望哨,回应百姓对安全感的期待。在基层走访中,《平安时报》记者把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放在第一位。为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报社在策划方案中要求记者先暗访群众,走访治安,再回过头来了解当地公安机关的工作。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温州警方全力创“平安” 降了案件数升了安全感》《嘉善有支村居专职治安防控队 他们是百姓平安的“守夜人”》等文章应运而生,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地的治安环境,赢得了群众好评。
三是围绕民生走基层,做好服务大文章,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泰顺是浙江省南部的一个山区县。摄影记者沈志良在这个县的泗溪镇走访时,发现一个叫李囡的小女孩因为没有户口无法上学,她爷爷为此已经跑了很多部门都没有结果。经过深入了解,原来,小女孩的父母当年没有领结婚证,小女孩出生时也没有出生证,而且,小女孩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失踪多年,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和她相依为命。沈志良摸清整个事情的原委后,对爷孙俩非常同情,和当地派出所所长一起翻山越岭,找到横坑村的村干部和知情人核实情况,跑到小女孩出生的医院和计生等部门寻求帮助和解决。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摇头表示只靠他们一家是无能为力的。沈志良用自己的相机拍下小女孩艰苦的生活环境,又拍下主管这个事情部门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为群众办实事”的标语,耐心做他们的工作。经过两天奔波,最终把所有相关部门的意见统一起来,让小女孩上了户口,顺利进了横坑小学读书。看到小女孩爷孙俩生活很困难,沈志良还买了书包和学习用具给小女孩。
加强互动搭平台 热心帮忙解民忧
一是架设沟通桥梁,了解群众所需所求。在走基层的过程中,《平安时报》认识到,行业媒体的记者人数有限,全省面广点多,要提高走基层的针对性和服务群众的实效性,必须要搭建一座直通群众的桥梁,方便彼此沟通。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平安时报》将“平安直通车”专栏扩大为专版,版面精心设计,热线电话变更为简单、易记的号码,精选精兵强充实栏目组,配置性能优越的交通工具,在人力、物力和政策上实行倾斜,使沟通群众的桥梁扎实、牢靠、管用。这样,《平安时报》在派出记者定点走基层的基础上,又拓展了一条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的途径。
二是增强服务功能,百问不厌帮解答。随着“平安直通车”专版的推出,热线电话便响个不停。有要求表扬民警的,有要咨询法律的,有询问火车时刻表的,等等不一而足。“平安直通车”专版的值班记者对所有来电耐心接听,百问不厌,并认真做好记录。对当场能回答的,值班记者详细、清楚地回答群众的询问。对需要相关部门解决的,值班记者留下对方的有效联系方式,待快速找到解决方案时,再及时予以回复。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平安直通车”专版在做好个别交流的基础上,还在“阿通帮你问”栏目里撰写文章予以详细解答,将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普遍性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直通现场帮忙,为民排忧解难。打进热线电话的群众,除咨询类的内容外,还有许多需要前往现场才能处理的纠纷和疑难问题。此时,“平安直通车”专版的性能优越的直通车就派上用场了。《证券营业部门前众人围观 三个女人堵住一个男人讨债男人打电话向“平安直通车”求助 记者出面当起还款监督人 两笔欠款先后到账》《桐庐横村移民来反映: 我们的补偿款被截留,钱到哪里去了 记者及时调查, 横村镇干部积极协调,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等现场感强、细节生动的文章,都是“平安直通车”的记者直通现场,当场解决问题的见证,受到帮助的群众对“平安直通车”的记者非常感激,有的写来感谢信,有的还送来锦旗。
整合资源搞活动 发动群众共保平安
一是关心儿童安全,联合承办儿童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活动。在走基层活动中,《平安时报》发现许多儿童的交通安全知识贫乏,隐患很大。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涉及儿童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平安时报》联合浙江省公安厅交管局举办“你我手拉手 平安路上行”儿童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活动。2011年11月5日,这项活动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启动,通过宣传展板、交通安全知识有奖问答、万名儿童签名榜、机动车各安全部位注意事项现场模拟等形式开展宣传。
二是宣传防火知识,联合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全民消防,生命至上”是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内容。2011年11月9日,《平安时报》联合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浙江“清剿火患”消防安全有奖知识竞赛,在浙江全省引起了热烈反响,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踊跃答题。一个月的时间共收到76万余份大赛答题卡,根据统一阅卷,完全答对人数达72万人。其中,舟山海岛、边远山区答题者也达2万人次。通过此次活动,推动了在社会上掀起全民学习消防知识、参与消防工作的新热潮。
三是编写安全防范攻略,联合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活动。在走基层的过程中,《平安时报》的记者发现群众对治安防范知识非常感兴趣。群众的需求是第一信号。《平安时报》和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沟通,决定联合开办《安全防范攻略特刊》,由全省各地治安部门深入村居、社区、市场、厂矿等人群聚集场所广为张贴。特刊的内容,由《平安时报》的记者根据群众的需求采写,为群众提供安全防范指南。特刊的编排,采取四五版通版、加大字号、加强图片和漫画的形式,通过开设“一周焦点”“派出所长治安播报”“办案民警说防范”“一周预警”“举报身边的安全隐患”等栏目,对读者群众关心的治安平安问题进行及时全面深入的解读,努力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重视行业媒体“走转改”的特殊性
一是“走转改”要走出特色,走向社会。《平安时报》是行业媒体,在“走转改”中,《平安时报》没有简单地把记者派下去写几篇文章就不管,而是加强策划,围绕社会平安主题、行业特色去走基层,用群众的眼光看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为和奉献。这对我们的的启示是:在“走转改”中,行业媒体要把行业特色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不能闭关自守,也不能脱开报纸定位去走基层,要用社会的视角看行业的作用和不足,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拓展行业媒体的社会功能。
二是“走转改”要形式多样,创新理念。在“走转改”中,《平安时报》既派出记者建立基层联系点,蹲点体验基层工作和生活,又开设方便群众记住的热线电话,设置现场帮忙的专版,此举不仅扩大了走基层的广泛性,也提高了走基层的针对性。为回应群众需求,《平安时报》发挥行业优势,整合行业资源,联合公安机关各警种,走出报社开展交通、消防、治安防范宣传活动,既方便了群众,也提升了媒体的影响力。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在“走转改”中,媒体不仅要组织记者个体走基层,更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新闻理念,利用好能够依托的资源,拓展走基层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走基层活动,在“走转改”中提升媒体的影响力。
三是“走转改”要强化制度,注重实效。在“走转改”中,《平安时报》不仅在行动上将记者派下去走基层,而且注重走的效果。为确保“走转改”活动能深入持续进行下去,《平安时报》用科学的制度对记者走基层活动进行规范。比如,围绕主题走基层;先走访社会面的群众,再到公安机关了解情况的走访顺序;设置走基层的专栏和专版,将没有现场感和具体细节的稿件拒之门外,等等。所有这些制度,确保了记者必须深入调研,写出扎实的文章,才能通过报社的考核。这对我们的启示是: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推动“走转改”活动的有效保障。在科学的制度下,才能真正促使记者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转变作风,改变文风,写出优秀新闻作品,做一名受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