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力量,真实的希望——评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本字典,托起山里娃希望》
2012-12-22□文/陈岩
□ 文/陈 岩
(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新闻源于生活,建构着国家和社会的图景。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作品《一本字典,托起山里娃希望》(以下简称《字典》)更是通过细致精到的选题视角、扎实详尽的采写过程以及立意高远的价值诉求,紧扣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话题,在共时和历时的双向维度中展示了新闻、教育、文化在社会建构与发展层面上的交叉与集合。无论是新闻源的真实可靠,还是新闻表现形式的清新朴实,以及新闻对现实正面效果的实现,这一报道称得上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新闻逻辑中完成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推进的切实结合。
《字典》选题细致小巧,却又张力无限。“字典”对生活在信息泛滥环境中的人们来说,或许只是书柜中颇具分量的陈设,抑或沉寂在记忆深处的模糊影像。然而,在那些身处贫困地区,衣食都堪忧的孩子们看来,一本小小的字典就是一座大大的知识宝藏,成为他们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当我们正在为信息泛滥造成烦扰时,那些无助但坚强的孩子们却面对着由于缺乏权威的工具书而形成巨大的知识空白,传播研究中的“知沟”假说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得以印证,但这是何其剧烈的刺痛和警示!
一本字典,揭开了贫困地区儿童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窘困现状;一系列报道,唤起了社会对贫困地区儿童成长教育的关注和支持。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促进教育公平,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字典》报道团队准确地把握住促进教育公平这一社会热点焦点话题,在走基层做调研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选定“字典”这一细小的具象作为报道切入点,由此展开详实的调查报道。立意深远、切中肯綮,把诸如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分配等抽象问题凝练到贫困山区儿童的字典使用情况这一具体现象,由此使其上升到国家教育政策议题的高度,赢得最大程度的社会关注和政府支持。相应地,“捐一本字典,送一份希望”活动也在报社身体力行的推动下成为社会公益行动。随着系列报道深入开展,中央媒体相继跟进报道,各地方媒体也在本地开展相关主题的报道,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舆论导向。
系列报道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除了能够抓住热点,洞悉时势要义,更根本的在于从不同角度对报道内容进行合理巧妙地撰写编排,详尽地展现新闻事件的真实全貌。整个系列报道采取了共时综合与历时发展两个维度的叙述架构。首先,报道团队兵分几路,奔赴大化、龙州、都安、隆安等地进行实地报道,汇总形成同一事件多场景的真实体现。其次,依照字典使用状况、字典捐赠、后续反响等阶段顺序依次进行跟踪报道。两个维度的报道交叉互补共同组成以“字典”命题的爱心公益活动和政策落实执行的完整报道,这一切完全依托于整个团队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基层调研采访,踏实的作风不仅提供了详实的报道素材,而且使作品充盈着真情实感。
诚然,新闻作品真正要打动人,关键在于情节和情怀。对于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理解,或许来自真实的接触了解,或许源于切身的经历体验,当两者都不具备时,读者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更多地决定于新闻作品中的叙述情节,特别是某些细节。“一本正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要七八十块钱,是好多学生两个月的生活费,而盗版的一本只需要25元”“老师不在捐助行列,该校语文组的20几位老师共用两本盗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告诉了我们贫困地区学校字典使用的震撼困境;读到“(有了字典的她)甚至希望遇到不认识的字越多越好”“新词典放在了书桌上,她要把旧词典拿回去给家里的妹妹接着用”,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大眼睛,体会到生活磨砺出的那份懂事和善良。故事情节的巧妙处理得益于成熟的文字技巧,平实真切的文风拉近了“新闻内外”人群的心灵,报道释放出的摄人心魄的力量则更多地来源于其中蕴含的情怀,即常说的“人文关怀”。这份情怀不仅仅是对弱势群体主体的关注,还扩展至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社会背景的考量。系列报道在“字典=希望”的价值判断前提下,融会了多种价值诉求和关照,既有父女亲情、同学友情、师生恩情等人伦价值,也有教育公正、城乡互助、平衡发展等社会价值,更传递了勇气、正义、悲悯等人类最高价值。系列报道之所以具有巨大的社会感召力,不只是问题导向的探究,而是人类多元价值的具体化阐释和审视,超越了年龄、地域和阶层的分隔。系列报道及其引发的社会爱心行动让我们明白,真正的人文关怀,不仅是关爱和同情,而是揭示人内在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情操,这不应只针对弱势群体,而需要社会各阶层的相互理解和支撑。
小字典,大民生;小字典,大文化。一本字典,托起山里孩子的希望,也搭起一座连接我们些许茫然的心灵与依然激荡的天地的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