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公司“状态堪忧”
2012-12-21易爱军张国旺
□ 文/易爱军 张国旺
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最大和最古老的报纸《华盛顿邮报》(以下简称邮报)在走下坡路:不仅同名母公司最赚钱的部门盈利大幅下滑,而且邮报自身发行量和广告收入也双双下跌。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撰文认为,邮报公司正行走在一条“自我毁灭”之路上。“自残”行为体现为现金分红、回购股票、拒绝网上收费和对未来投入严重不足。
状态堪忧
创办于1877年的《华盛顿邮报》曾在1933年因经营不善几乎倒闭而遭拍卖,但此后它步履尚属稳健。1970年代因揭露“水门事件”并迫使尼克松总统辞职而声名大噪,获得了国际威望。作品经常获得普利策奖,2008年更是独揽14个新闻奖项中的6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然而,5月4日《华盛顿邮报》公司(以下简称邮报公司)发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收入情况令人担忧:本季度收入为9.725亿美元,与2011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7%。教育和报纸出版部门收入双双下降,有线电视部门疲软,依靠电视播送部门支撑。实际上,电视播送是邮报公司唯一保持增势的部门。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发表文章指出,邮报公司基本上是一家以提供大学考前或SAT(学习能力测验)辅导班为主的、以营利为目的公司,有线电视和报纸只是其副业。
大名鼎鼎的邮报对其母公司第一季度收入的贡献率只有区区15%,而且亏损2300万美元,严重拖了公司后腿。曾被邮报寄予厚望的网络广告收入不增反退,负增长率达到8%。
实际上,包括其《纪事》网络版杂志在内,邮报公司报纸部门在最近15个季度中的13个季度都报告亏损,累计亏损额已经达到4.12亿美元。过去22个季度中,其20个季度的收入都在下降,2011年其收入只有3.14亿美元,与2006年高峰期相比足足减少了1/3。与此同时,邮报编辑部不断裁员,目前人数只及其高峰期的一半。
邮报公司下属的卡普兰教育部门被视作公司的“摇钱树”,几年前还似乎有望成为公司的救星,但过去几年来,由于美国类似教育机构因其“掠夺性做法”而加以抨击,卡普兰的收入大幅缩减。2010年至2011年间,卡普兰收入减少14%,2012年第一季度再次锐减11%。
“自残”行为?
尽管状态堪忧,邮报公司却在继续以分红和股份回购形式向股东支付巨额现金。
从总体来看,邮报公司目前仍在盈利,自2008年金融危机骤降以来总共盈利5.46亿美元。然而,同一阶段邮报公司用于回购股票和发放红利的资金多达11亿美元,是其进项的2倍。
值得注意的是,邮报公司用于分红的资金在增加,2011年每股分红9.4美元,共向股东派送7550万美元现金。过去10年来,公司在9年间已把红利提高了69%。如今,邮报公司股票回报率为2.9%,红利则多于埃克森美孚公司、苹果、微软和沃尔玛等现金充裕的企业。
分红的同时,邮报公司还大把掏钱回购股票。自6年前这一项目启动以来,公司已经投入9.12亿美元,每股平均支付424美元,仅此一项就已亏损1.87亿美元。
邮报公司的举动令人想起当年道琼斯的境遇。彼时,道琼斯在班克罗夫特家族掌控之下,也被数十年的派送红利做法抽干了现金。道琼斯2007年被默多克控股的新闻集团收购后才得以重新上马。
早些年,不少人认为邮报是继《纽约时报》之后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现如今,读者眼中的邮报质量已今不如昔。2012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邮报平日版发行量下滑10%,与2006年相比降幅达到29%;作为收入来源的周日版则下降5.2%,比2006年减少25%。网络广告收入也在下降。2012年头三个月,邮报公司报纸部门网络广告收入为2400万美元,同比下降200万美元,与5年前同期相比也有下滑。2011年公司网络广告收入为1.06亿美元,2007年则为1.14亿美元。但扣除通胀因素,2007年的1.14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26亿美元。
像其他报纸一样,邮报印刷广告也在“自由落体式”下降,2011年印刷广告收入为2.65亿美元,比2006年的5.73亿美元收缩53%。发行量下滑,广告收入减少,邮报何以为继?邮报高层认为,出路在于提高报纸订阅价格。于是,2007年至2012年,邮报送报上门价格已经上调76%,与之相伴的则是报纸质量下滑和内容收缩。最让一些分析人士难以理解的是,即便处境艰难,邮报至今仍对网络“付费墙”说不,一直维持着网络版的免费阅读状态。
重在适应
可以说,技术进步已经使得传统媒体日渐式微,以各种新兴通信和传播工具为基础的新媒体正在崭露头角。如何“突围”是走众多传统媒体面临的一道难题。
多数传统媒体都在积极转型,以求适应新趋势。美联社、《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知名美国媒体都在打造多媒体、全媒体的传播、经营和事业发展体系。2011年3月底,《纽约时报》开始在其网站使用计量收费系统。这个系统允许读者每月浏览一定数量新闻,超量阅读则需付费。当年,该报网络广告收入增加1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付费墙”的邮报网络广告收入反倒下降8%。
面对现实,邮报曾在2011年1月初与《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集体融资支持一家名为Ongo的公司推出个人订制新闻服务,尝试推行读者付费浏览网络新闻模式。邮报还于2010年7月推出一款名为“Social Reader”的应用软件,用于阅读、共享以及对邮报新闻和其他网络新闻发表评论和看法。邮报公司首席数字官维贾伊·拉文德兰曾表示,这个应用程序是公司最有前途的新产品之一,系公司为在吸引新年轻用户这一目标上避免出现挑战而实行的一种特殊经营方式。然而,今年4月,这一软件的月平均用户从1740万剧降到920万。
针对邮报公司现状,有网友认为,邮报的失败首先在于内容,而内容失败原因在于多半内容要么涉及权贵就针尖对麦芒,要么与美国当前文化氛围无关或无关痛痒。还有网友认为,邮报言论版还算不差,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报道也还不错,但其他方面很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