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党员一面旗—记奋战在重庆公租房建设工地上的共产党人

2012-12-20蔡春丽

今日重庆 2012年7期
关键词:威远租房工地

□文/本刊首席记者 蔡春丽

一个党员一面旗—记奋战在重庆公租房建设工地上的共产党人

A party member is a fag

□文/本刊首席记者 蔡春丽

2012年6月7日下午3时,雨过天晴,重庆公租房华岩“民安华福”小区。54幢墨绿色的大楼高耸入云,典雅清新的小区里绿树葱茏,有工人正在忙碌地清洗路面;10多位身着蓝色短袖工作服,头戴红色安全帽的人员在小区里巡视、交流,格外引人瞩目……

“他们是来干什么的?这里经常都有人来参观!”一位到“民安华福”看房的年轻人不禁向他们走去。

其实,他们正是公租房“民安华福”小区的建设者—重庆市地产集团所属的公共住房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公共住房公司”)党支部成员,今天聚集在工地现场是在进行交房前的巡视查看,他们要让百姓住进放心房、舒心房。

就在两个月前的4月6日,重庆举行了公租房第五次摇号配租,配租公租房21789套。至此,重庆公租房保障家庭达到13万户,惠及35万民众。其中,重庆市地产集团提供的房源占全市配租房屋总数的50%以上,实现了率先开工、率先交房和入住率最高的三个第一。

又好又快地建设公租房,令老百姓喜开颜,竖起了大拇指。各地参观人员络绎不绝,他们通过现场观看、入户了解,把重庆能建设好公租房的原因归纳到三点上:一是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大,二是国企勇当主力军,三是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的确如此,当我们走进重庆公租房建设大军中,发现了一个特别活跃的团队。在这个群体里,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

把支部建在项目上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小组一个阵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公租房建设工地都贴有这样的口号语,阳光下红底白字格外醒目。

公共住房公司从2010年到2012年共承担了公租房鸳鸯民心佳园、大竹林康庄美地、华岩民安华福、渝北空港乐园、大渡口半岛逸景、高新区金凤佳园、沙坪坝学府悦园、渝北空港佳园、北碚碚都佳园、大渡口半岛佳园等项目131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

熟悉建筑业的人都知道,修建100万平方米的工程量,至少需要30至50名管理人员。然而,公共住房公司仅有80多个人。

任务重,人手少,社会期盼高,公共住房公司党支部书记邵威远为此提出,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一当十。

〉截至2012年4月,重庆公租房保障家庭达到13万户,惠及35万民众。其中,重庆市地产集团提供房源占配租房屋总数的50%以上。图为“民安华福”公租房小区。摄影/唐明

〉工地现场设立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示范岗

把人的能动性激活,公共住房公司党支部的具体做法是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建设者英勇奋战。

2010年6月,民心佳园项目临时党支部成立了。这是由项目业主单位公共住房公司与施工单位建工集团、监理单位林鸥公司、兴隆公司、审计单位新城公司、康华公司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的临时党支部,把参建各方的党员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攻坚克难的坚强战斗堡垒。

工地上,四处可见矗立起的“共产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岗”标识,这里就是一个党小组的工作阵地。挂牌亮相,就是要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党员的示范性推动公租房工程建设。

工地上,建立了支部学习室,购置了政治、经济、法律、工程建设、文化艺术、生活保健等各类书籍,工地不仅成为党员战斗的阵地,而且还成为了党员学习的基地。临时党支部制订了《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议制度》,以通过强化学习提升党员的素质。

工地上,开展了立足岗位作奉献的“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五个好党支部”标准上墙、工作学习制度上墙,理念口号语上墙……一派浓郁的创建氛围。结合“创先争优”,临时党支部组织开展了“重读‘老三篇’人人写箴言”活动,以《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所昭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对工作负责一丝不苟的求精精神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奋斗精神,为广大党员树立起努力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航标。结合“三会一课”,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参观红岩英烈展览、廉政展览,同时与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制定了预防职务犯罪的合作框架,为广大党员时时拉响勤政反腐拒贪的警钟。

工地上,建设大军成千上万。连续奋战冲锋在前的是共产党员,挑灯夜战勤奋学习的是共产党员,团结同志关心他人的是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是共产党员,坚持原则修正错误的是共产党员……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不仅演绎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还充分展示着党的战斗力、亲和力、凝聚力。

工地上,许许多多的群众积极要求参加党校学习、夜校学习,许许多多年轻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自己也能像党员同志那样工作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做一个充满正气、浩气的人。从2010年6月到2012年7月,仅公共住房公司就有16名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张宇、刁丽、朱丽莎、唐娟4名同志已光荣入党,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党的力量得到增强。

民心佳园项目临时党支部的成立为公租房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党建不仅能带群团,党建还能促进工程建设。随之,重庆市地产集团在工程建设中提出了“大甲方、大业主”概念,加强了项目指挥部的统筹力,即让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计单位都以甲方(业主)的理念和状态来对待工程建设,与项目业主单位共同抓好公租房建设管理。

把各方面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各单位都进入甲方(业主)状态,公共住房公司现场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弥补,工程建设大步推进,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还创造出“三天一层楼”的公租房建设速度。

好做法需要进行推广。重庆市地产集团党委提出在所承建的公租房项目工地都要设立临时党支部。

按照集团党委的要求,公共住房公司在建立临时党支部时实行了“三同步”和“三加强”,即:在组建项目指挥部时,同步建立党组织机构,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在选配项目负责人时,同步选配项目党支部书记,加强班子建设;在建立项目指挥部各项制度时,同步制定党的工作制度,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重庆市地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天云(右二),重庆市地产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蒙毅(右一)为民心佳园首批入住户搬家。

继民心佳园项目临时党支部成立之后,康庄美地、民安华福、空港乐园、半岛逸景、金凤佳园、学府悦园、空港佳园、碚都佳园、半岛佳园项目工地陆续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公租房工程建设有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

2010年12月,公共住房公司党支部被市国资委评为“五个好党支部”,通过了市国资委党委“基层党建示范点”验收。

2011年4月,公共住房公司党支部通过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全市“基层党建示范点”验收。

2012年6月,公共住房公司党支部被中共重庆市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把作用发挥在岗位上

在民安华福小区广场,项目经理邓良富告诉记者,在公租房建设这场硬仗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到了极好的示范性,那真是一个党员一面旗。

采访中,许多人向我们提到了邵威远。

这是一个部队转业的山东硬汉,现在是中共重庆市地产集团党委委员,公共住房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他走马上任担当公租房建设重任一事,本身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2009年12月,重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启动了大规模的公租房建设。这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项政治任务,选好突击队队长成为尤为重要的事情。

谁来担当公共住房公司总经理?地产集团上上下下500来号人,大家几乎想到了一个名字:邵威远。最为一致的是集团领导班子、国资委党委也同时考虑到了一个名字:邵威远。

他,时为集团建设管理部主任。有着32年党龄,在人民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铸就了讲政治、守纪律、肯吃苦、善带兵、能战斗的烙印,在集团土地储备部门、规划部门、建管部门做主任都能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就这样,重托落在了邵威远的肩上。

从2010年到2012年3年里,他带领广大员工加班加点地拼命干,实现了率先开工、率先交房、入住率最高的“三个第一”,创造了公租房建设又好又快的“重庆速度”。

〉重庆市公共住房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邵威远(中)在工地现场。 摄影/唐明

公共住房公司材料部副经理查代刚向记者讲述了他眼中的邵威远。在公司里,邵威远总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的人。每天早上七点,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奔忙:抓紧处理各种日常事务,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工地,同时还要准时出现在各种协调会上……8小时工作时间不够,就把早晚时间都用上,周五工作时间不够用,就把星期六、星期日搭上。

2010年的春节,邵威远仅仅休息了三天就上班了,但哪怕是短短三天的休息,他也是极不情愿的,因为所有的单位都放假才迫使他不得不休息,他渴望自己能拥有更多的时间,他常说时间是完成任务的保障!

2月27日,是鸳鸯片区公租房破土动工的前一天。邵威远早早就赶到了现场,跑上跑下布置工作,与人谈话协调沟通各方面的关系,直到晚上11点后才离开。连续二十多天的超负荷工作,体力严重透支,此时他才发现身上出现了许多风疹块,加上出门太早受了凉,一回到家便开始上吐下泻,四肢乏力站立不起来。可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出现在工地上,同事的心里直翻腾:这不就是“铁人”吗?!更让大家感动的是,开工仪式结束后,身体虚弱的邵威远并没有回家休息,他只是到附近的医院坐着输了点液,又急忙返回到工地上。

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有几个定位的角色。作为一名党员,邵威远不辞辛劳,身先士卒,在工作岗位上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宗旨。作为丈夫、父亲、儿子,邵威远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公共住房公司计划合同部副经理康中华说,自从邵威远承担起公租房建设的重任后,家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喝口水、歇歇脚的地方。

康中华告诉记者,邵威远的妻子是市级部门的公务员,担任着领导职务,工作也很忙。他知道妻子在单位经常写材料很辛苦,的确想过要承担起一些家务减轻她的负担,但他始终没有做到,总觉得内疚。

对女儿,邵威远也始终觉得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2010年年初,是公租房刚开建的时间,邵威远整个人都扑在了工地上,而妻子正好外派到江苏南通挂职。女儿在2009年考上大学,本应每周回家吃吃可口的饭菜,但邵威远总是早出晚归,女儿只有去投奔在荣昌的外婆家。

每次提到母亲,邵威远总是觉得心酸。他曾答应过在山东老家的80岁的老母亲每年都回家看她两次,但工作太忙了,这个承诺几乎就没有实现过。去年夏天,母亲身患重病需要进行大手术,当家人打电话催他回去时,他强忍着眼泪跟家人说工作忙,抽不开身。

把一切为了人民幸福作为毕生的追求,邵威远坚持把公租房当做自己的“家”来精心打造。从户型设计到环境打造、设施配套、工程质量都进行严格把关,使重庆公租房能与商品房媲美。新华社在“民心佳园”、“康庄美地”小区组织的民意调查中,承租户对房屋建设质量的满意度达到“非常满意”。

总经理助理张宇告诉记者,邵威远建设公租房精益求精的劲头使大家感到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鸳鸯“民心佳园”房屋客厅与阳台间的门,原本设计是门带窗的形式,邵威远将它改成了整幅墙为落地门,房屋大气、亮堂;阳台栏杆原本设计为砖砌,邵威远把它改成了通透的玻璃,阳台通透、漂亮。虽然这些改动会增加成本,但邵威远认为只要老百姓住着舒服,我们就要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邵威远的“拼命三郎”精神在员工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重庆市公共住房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邵威远(左六)荣获2011年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摄影/唐明

入党积极分子尤作芳一再推迟婚期,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为了保证各项目都能按时开工,总经理助理、前期开发部经理张宇经常是通宵熬夜整理报建资料。同样,党支部委员、副总经理李天富工作到凌晨两点成为常态,第二天还准时上班。副总经理汤朝茵除了分管两个项目工地建设外、还管商业资产营运和安全生产工作,事多且矛盾突出,她干脆把小孩完全交给老人带,自己成天就泡在工地现场。民心佳园项目由副总经理张涛分管,从2010年年初开工至今他是连续奋战在现场上,最近身体出现一些毛病,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党支部委员、材料部副经理查代刚为找到质优价低的材料是货比三家,把周末休息时间全部用于市场调查……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现场上每一位人都不肯自己落在后面。不计得失,抢着干事,争着加班,甘于奉献,形成了一个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奋战的团队。

……

一幢幢公租房楼房拔地而起,一批批承租户陆续入住。2012年2月28日,重庆彩电中心演播厅。在鲜花的簇拥中,在雷鸣的掌声中,邵威远代表他的团队接过了沉甸甸的奖章—“2011年度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

这是老百姓对党的感激,对政府的满意,对公租房建设者的谢意!

面对着主持人,面对着电视机旁的群众,邵威远自豪地说:“看到老百姓入住公租房这么高兴,我心里也很高兴。我们修建公租房,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只要老百姓满意,我们心里就踏实,只要老百姓幸福,我们心里就高兴,就像自己住进新房一样!”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集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全面推进公租房建设,早日造出更多更好的房屋,让更多的群众住进新房!”

由于曾在争光贡献奖颁奖现场采访过邵威远,邵总见到记者后主动打招呼。在民安华福小区大门前我们聊了许多。邵威远说:“今年我们除了要继续推进工程建设外,还将做好小区商业运营工作,要让老百姓感到生活方便。所以,今天来这里检查还需要整改完善的地方,以迎接7月底一批群众的入住。”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让人民满意是我们毕生的追求”。这是深深铭刻在邵威远心中的印记。正是这样的信仰和追求,在建设公租房中,邵威远和他的团队,以务实的精神,展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展示了党在新时期强有力的执政能力……

猜你喜欢

威远租房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四川威远地区地震活动与地质条件的关系
路过威远桥
波比的小工地
租房记(一)
租房客
аРЕНДа жИЛЬя В пЕКИНЕ
热闹的工地
工地上的女人们
“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