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动画创投 “诊脉”中国动画市场
2012-12-18陈晶晶
综艺报 2012年13期
卡通先生影业首席执行官王磊认为,中国的动画片市场现状都是“喜羊羊惹的祸”。
6月13日和14日,上海电视节的动画板块,“亚洲动画创投会项目培训和陈述”以及“专业论坛:‘精’还是‘准’——中国动画的市场发展之路”等活动陆续展开。
不乏故事 但缺剧本
在“亚洲动画创投会项目陈述”上,10部参赛作品的代表携项目亮相,这批作品的目标受众多为学龄前儿童,比如《赵云与咔哒盒子》《云上乐乐园》《小义大冒险》等,特点是剧集简短,每集控制在11到15分钟内,人物形象简单易记,画面鲜艳多彩。
本届电视节动画片评委会主席、德国动画制作人妮可·基伯认为,中国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对这些参赛项目,欧美市场其实还有更多期待。“为什么不利用中华文化进行动画的创作呢?”妮可·基伯说,如今全世界对中国元素都非常感兴趣,她希望片方去寻找既可以讲述中国的故事,又能在表述上跨越国界的项目,“这并非无法做到,只需把针对本土观众的节目稍作修改就行。”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李剑平也表示,本届电视节参赛项目对应的观众群体较为雷同,题材类型化不明显,这种定位的不准确,究其根源是因为中国动画的文学基础比较薄弱,导致了作品的逻辑性不清,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真正让中国动画在商业上有所作为。“中国不缺题材,不缺故事,但是把优秀的故事变成良好的剧本,现在我们仍欠缺。”中国移动通讯手机动漫基地副总经理曾达峰说。
对于目前市场关注的动画衍生产品,李剑平认为是好事,“项目都已谈到了商业性开发。”但同时他也指出,作为原创公司,仍需以做内容为基础,真正商业的操作需要合作,“而并非主观臆断,根据别人表面上的成功推衍。”
市场调研为先
谈及动漫传播的要素,曾达峰认为,“准”是前提,而“精”是卖点。好的市场定位应是动画从业人员优先考虑的,但从参与创投的项目来看,这一点也是最为缺乏的。
芝麻街首席执行官麦尔敏·明介绍了一套该公司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首先针对各个国家儿童的不同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再寻找教育工作者和心理专家进行传播方式和内容的确定,在发行商将产品进行推广之后,进行循环的评估与改善。“通常创作者都认为自己的作品不错,发行之后市场就会买账,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麦尔敏·明说,了解市场的需求最为重要。
创作出“灌篮高手”“圣斗士星矢”等知名动画人物的日本东映动画主要制作人关弘美认为,中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市场,同时因国土辽阔对市场营销提出了很高要求。她强调创作者与其拘泥于让所有人都接受作品,不如把焦点限定在一个地区,否则容易顾此失彼。关弘美表示,日本动画的营销细分做得相当成熟,调研必须在创作之前,于此基础上,系统的工作才会展开——包括制片人的制作计划,导演选择的主题和技术,剧作家的整体故事蓝图,“花上一两年时间做这些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