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闽台文化特质与认同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2012-12-18黄耀明
黄耀明
(作者系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一
闽台文化指什么?是台湾文化与福建文化的简单相加吗?是讲闽南语的厦漳泉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共同的区域文化吗?是全世界讲闽南语的人所具有的特色文化吗?对于闽台文化的根源,学者们几乎没有什么争论,大家普遍形成一个共识:闽台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闽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文化是它的扩散与延伸,而台湾文化又源于闽南文化。[1]学界对于闽台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争论与分歧较大:如1995年唐文基、林国平认为,闽台文化是指生活在闽台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以闽方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富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2]这个观点很有代表性,一是强调了闽台文化就是闽台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区域文化,二是指出了闽台文化的主要载体是闽方言区域而非闽南方言区域。这个定义的不足之处在于将闽台文化着眼于福建文化与台湾文化的简单相加,没能充分凸显闽南与台湾区域的文化特质。陈耕在 《闽南文化的定义初探》一文中提出,应将闽南文化定义为 “闽南人的文化”,而不是简单指闽南地区厦漳泉的文化,也就是说将闽南文化拓展到台湾文化、海南文化、潮汕文化、浙南文化及延伸到海外所有闽南人所形成的多样性区域文化。同理,闽台文化应该有一个更加宽泛和贴切的内涵与外延,闽台文化就是以闽台两地讲闽南话为主体涵盖客家文化等多元文化,由闽台两地人民及其海内外闽台人共同创造的区域性特色文化。闽台文化根源于古河洛文化,尽管历经漫长岁月的打磨与荡涤却都没能抹去中华传统文化的胎记,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嬗变与发展,闽台文化已然具有自己特殊的文化质性与记忆。
中华文化几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过的古文明,不仅文物古迹遍布神州大地,而且还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记忆系统。正是这一文化记忆系统的不断被解读、咀嚼和消化,才滋养了今天中国物质文化的腾飞与复兴。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决定政治,而文化的影响力一定是高于经济、政治、军事甚至是历史。两岸关系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只要语言民俗相同、文化记忆相同,闽台文化认同感一致,就是荷据时代、日据时代都无法割断两岸的同根同源。就文化来说,难于想象一个台湾文化人对于一旦台湾与祖国相割裂,那么影响台湾社会与文化至深的孔子、李白、曹雪芹、朱熹等将成为外国人,他们讲述的中国文学课程也变成了外国文学课,无论如何这是很难接受和荒诞不经的。[3]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庞大的概念系统。余秋雨先生认为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4]现代化运动几乎改变了所有的传统社会,但大多数现代社会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保留了一定的传统文化。中国社会依托自己的文化传统运行自己的社会生活逻辑,这些几千年来固有的逻辑在现代遭遇了巨大的冲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通过吸收外来的因素而成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取得巨大成就和改善的同时,人们如何找到可以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老年人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韩剧,小孩子手里捧的是日本人的动画书,年轻人热衷于过的节日不是中秋和春节而是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文化人和全中国学生忙的是读英语和考英语,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将外语教育看得比母语教育还要重要,中国人人生中的所有重大变迁几乎都与英语挂上了关系,高考、职称、考研、就业等等。这样的语言霸权与语言奴役不知道会不会淡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呢?
毋庸讳言,闽台文化就是闽台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文明优秀文化集体历史记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闽台文化作为一种历经历史嬗变的区域性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质,其包括区域同一性、族根同缘性、语言同脉性、民俗同根性、宗教信仰同源性等,重视与研究闽台文化的特质与认同对于两岸关系和祖国和平统一来说,几乎要超越于经济交流与政治对话。
二
历史学家汤恩比曾经预言,如果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必将是中国人的世纪!站在21世纪的现实时空里,我们需要反思:一个没能实现祖国领土完全统一的民族怎可以豪言自己实现伟大复兴?那么,要实现两岸关系的战略互动直至和平统一,除了经济交流、民间互动与政治对话之外,深挖闽台文化的集体记忆增进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是最重要的和最具核心地位的。毕竟闽台文化具有很多共同的文化特质。
(一)区域同一性的特质。也就是学者常说的闽台 “一衣带水”,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与关系。地质学研究证明,台湾岛原本就是华夏古大陆的一部分,通过东山古陆桥与闽本土相连。清初学者黄叔璥在《台海浮槎录》中提出:“台山负山面海,诸山似皆西向。后有闽人云:台山发轫于福州鼓山,自闽安镇官塘山、白犬山过脉,至鸡笼山,故皆南北峙立。”也就是说,台湾的山脉与福建的山脉本来连成一体,由于新生代第三世纪的地壳运动,终究才导致今天的台湾海峡隔海相望的地理格局。最近一个时期的考古陆续发现闽台两地都有非常相似和相同的文物,福建沿海及金门富国墩贝丘遗址的文物出土与台湾大坌坑文化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绳纹粗陶及打磨石器一致,台湾刻纹黑陶文化与福建昙石山遗址中上层遗物几乎相似。[5]这种共同的区域同一性特质客观上生成了闽台天然的兼具大陆与海洋文明的特性,又给闽台移民和台湾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优势。
(二)族根同缘性特质。闽台地区的开发与发展都晚于中原地区,两地都是移民社会,都是以中原移民为人口主体建构起来的。闽地区的移民社会为时更早,是从公元4到12世纪由中原的汉族移民直接进入的;台湾则是从17世纪中叶开始至19世纪初叶由中原定居闽粤的移民再度迁入。[6]据1926年日本人在台湾的调查,台湾的汉族人口中,福建移民占83.1%,其中泉州籍占44.8%,漳州籍占35.1%,汀州、龙岩、福州籍占3.2%;粤籍移民次之,嘉应 (梅县)、惠州、潮州等地移民占15.6%;其他各省移民,占1.3%。[7]也就是说闽台地区共同的族根在中原,而台湾的族根则在福建,尤其是闽南。闽台地区共同的移民历程,使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中都带有非常强烈的族根意识。族根意识的历史文化记忆主要是依赖于谱牒和文物等文本实物追溯来实现的,而在对遥远原乡血亲和祖根文化追认和怀念的同时又增进了闽台地区的同族意识与文化认同。
(三)语言同脉性特质。闽南语是闽台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闽台文化的核心。台湾人将普通话视为 “国语”,而将闽南话当成 “台语”, 实际上,“国语” 与 “台语”都根源于中原文化北方方言。只是北方方言与土著文化的交融经过长时间的嬗变形成了今日的闽南语,而闽台地区各地闽南语的具体语音也是有差异的,正如明代著名学者陈第在 《毛诗古音序·自序》所言:“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不管差异如何,闽南语作为闽台族群共同的一个文化符号系统,是闽台文化的一种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他们通过闽南语来实现两岸的沟通与交往,也透过闽南语来实现族群的追根与认同。目前台湾地区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多达1200多万,约占全省人口的80%以上。譬如今日台湾地区的很多地名都存留有福建地区的印迹,台北的长泰和南靖、台南的诏安、台中的龙溪和德化、彰化和云林的同安、云林的泉州、南投的平和,屏东的南安等。这些福建的地名在台湾比比皆是,用闽南常用语 “厝”、“寮”、“湖”、“墘” 等词汇加以祖居地命名的更多。[8]语言的同脉性特质深刻地反映了台湾与祖居地福建在历史上的渊源与移民关系,体现了闽台地区共同的文化心理积淀。
(四)民俗同根性特质。闽台文化的区域特殊性体现为一种特别强烈的乡族故土观念,这种观念所建构的故园情感直接影响着闽台地区民众的文化道德价值与生产生活方式。苏振芳先生认为,闽台文化是一种由三个层次文化构成的同心圆文化。其最外层是物质文化,是闽台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中层是制度文化,反映出闽台文化自身的特色;内层是精神文化,是闽台文化的深层结构与核心。[9]闽台文化民俗的同根性特质基本上包含在中层文化和内层文化之中,台湾地区的大多数民俗文化都可以在福建地区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表现形式。如台湾的戏剧形式基本上都源自于福建,风靡台湾的歌仔戏就是闽南锦歌、竹马戏、车鼓戏等在台湾与当地民歌小调融合而成的,上个世纪20年代回传到漳泉一带成为芗剧,也就是“文化反哺”。此外,台湾有名的傀儡戏、南管戏、布袋戏等,基本上都是闽南一带的传统戏曲形式,明末清初传入台湾。[10]
(五)宗教信仰同源性特质。闽台地区的宗教信仰是非常有特色的,闽台人重神信佛,重视祖先与神灵崇拜,不仅神庙极多,而且一庙多神和一地多神。据 《台湾古迹概述》记载:清代台北居民 “以泉州晋江南安惠安三县的人最多,为了求神的庇护,三县绅商遂共赴晋江安海乡的龙山寺,恭请观音菩萨分灵来台。”仅从安海龙山寺分到台湾的寺庙就有449座。林国平和王炳庆先生认为:在明清时期福建宗教文化随闽籍移民传入台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福建祖基庙为根、台湾开基庙为枝、台湾分灵庙为叶的宗教联系。[11]正是这种宗教信仰联系,闽台两地一直以来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宗教联系,也客观上促进了闽台民间社会的交融与文化认同。具体表现一是台湾信众纷纷组团到大陆进香访祖,尤其是1987年台湾解严以来,台湾民众到大陆祖庙进香的宗教交流日益升温。如自1986~2004年间共有127.8万人次台湾信众到莆田湄洲妈祖庙朝拜。二是福建主神灵应台湾信众邀请赴台湾地区巡游。1997年以来,湄洲妈祖庙的妈祖与泉州妈祖庙妈祖先后多次赴台巡游,所到之处台湾出现万人空巷和十里长街迎妈祖的壮观场景。张珣先生认为:这项由台湾妈祖信徒自发的宗教交流活动,表现出台湾与大陆原本一家的至亲切关系,成为两岸宗教交流最密切和固定的活动模式。[12]
闽台文化的特质远不止在以上几个方面,还表现在闽台地区的民风、社会心理、生活起居、行为方式、服饰饮食、祭祀婚丧等方面。不过,经过长时期历史的变迁与契合,闽台两地的很多及遗存方式已发生了异化,但这种表面的轻微差异并不会影响到闽台文化的深层内在特质。很多特质已然成为闽台两地民众互认亲缘和提升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依据。
三
闽台文化是区域固定和永恒的,也是动态变迁的。作为中原文化与闽台地区土著文化对话交融的一种地域性亚文化,闽台文化具有中华民族传统大文化普遍的本质属性,也自然地具备了自己区域的特殊品格。徐晓望先生指出:“台湾在历史上虽然受到外来文化较大的影响,但它并没有异化,闽台仍然是统一的文化区域。”[13]这种统一的区域文化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影响着世世代代闽台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社会心理性格。深究闽台文化特质与认同的主要特征对于把握闽台社会和促进两岸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族根同缘性特质与闽台历史文化同构。族根同缘性特质与闽台历史文化的同构在维系两岸关系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台湾在著名小说家吴浊流的笔下曾被称为是 “亚细亚的孤儿”,这个地区的历史与人们远比大陆其他地区要承载更多的磨难与分离。无论是荷据时代还是日据时代,荷兰人与日本人都试图用文化淡化台湾人对大陆的族根文化的记忆,他们甚至用文化灌输与奴役的方式,幻想可以割断两岸的历史血缘与文化同构。日本在统治台湾的50年中,曾经施行过以文化入侵为主体的 “岛民皇民化”运动,在台湾岛内推行全盘日本奴役化的教育、民俗、名字等文化活动,但最终还是不能如愿。如日本秘密文件《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所言:本岛人的民族意识,关键在于汉民族系统。汉民族向来以五千年的传统民族文化为荣,民族意识牢不可拔。属于此一民族的本岛人,虽已改隶40余年,至今民俗、习惯、语言、信仰等各方面,仍旧沿袭旧貌。因此可见,其不可轻易抛弃汉民族意识,因其故乡福建、广东两省。故其以支那为祖国的情感难于拂拭,乃是不争之事实。从这段史料可以看出,族根同缘意识与闽台历史文化的同构性在台湾人心中的反应是强烈和持久的,就连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二)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对话交融的特殊社会心理。台湾社群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是世界上很多地区无法比拟的,在台湾,政治争斗再怎么激烈,族群分裂再怎样严重,但人们的集体文化素养始终保持对文化的极大尊重。台湾岛内很多地方的大街小巷普通市民都熟知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著名作家、导演与诗人。两岸关系在文化上的隔阂是最小的,不少技术性的隔阂一跨就能解决,留下来的就是心态性的隔阂。心态性的隔阂与闽台地区长时期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对话交融形成的特殊社会心理有极大关系。黑格尔在 《历史哲学》一书中将人类思想本质上的差别归类为以农耕民族为代表的保守的陆地文明、以游牧民族为代表的野蛮的游牧文明、以海洋民族为代表的开放的海洋文明。黑格尔的世界体系划分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海洋文明偏见,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别只是一种文化形态或者说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并非是文化价值孰高孰劣的判断。闽台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宏大体系中少有的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与融合区。闽台地区长期处在中央集权中心的边缘控制区,民间社会以海为田,长期有与海外交流通商的传统,就是明清时期极为严厉的海禁政策也无法阻隔闽台地区人们寻求海洋出口的通道。也正是这种海洋文明的影响,造就了近代时期像林则徐、沈葆桢等一批 “睁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但无论海洋意识如何涌动,陆地文明始终是闽台文化的主流,海洋文明无法撼动陆地文明的霸主地位。闽台文化蕴含着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基因,闽台文化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陆地文明与海洋文明不断对话和融合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形成了闽台地区民众既开放又保守、既喜欢冒险又留恋故土、既遵循传统又喜好反叛的特殊社会心理。
(三)族群观念与民间信仰融合。闽台地区的族群观念对民众的影响是相当强烈的,这与他们的移民历史印迹有极大关联。中国村落聚集的基本形态主要是以血缘家族关系为基础构成的,闽台地区的移民社会就有所不同,闽台社会的村落族群刚开始是以原乡地缘组合进行聚居,后来随着移民后裔的不断繁衍与壮大发育成血缘家族组合。这种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型成为了闽台社会族群观念形成的基础,移民社会的过程也是闽台地区族群观念与民间信仰融合的过程。中原原乡族群在向福建移民的过程中,带来了他们故土的信仰崇拜,从福建移民到台湾的过程中,一样地将福建地区的信仰崇拜移植到台湾。因此,台湾人到福建寻根谒祖,一是依靠家族谱牒的文本记忆去寻找本族群的繁衍源流,二是从民间信仰崇拜的共同性去建构族群的文化认同感,三是整理祖先留下来的故事、遗物及歌谣等文化记忆去印证族群的同一性或相似性。闽台地区民间信仰对于族群连接与文化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闽台地区的族群观念与民间信仰的影响力也具有负面作用,如过分重视本族群的利益就容易导致族群间的分类械斗,自乾隆三十三年 (1768)至光绪十三年 (1887)的120年间,台湾共发生械斗事件57起,平均两年一次,其中,属于分类械斗35起,一般械斗22起。[14]就是在今天,台湾政坛的帮派分类意识依然强烈,台湾政坛经常出现的肢体冲突基本上是世界罕见的。
四
闽台地区的文化特质及其多元矛盾的特征与其地理结构有极大的相似性和关联性。闽台地理山川风物比不上中原的辽阔大气,但闽台山水风物也是繁秀精致,不乏世间精品。如台湾阿里山、日月潭、台北野柳蕈状岩 “女王头”,福建武夷山、大金湖、鼓浪屿等都是造物主赐给闽台地区的鬼斧神工之作。闽台文化也尽其然,从移民的在地化融合向多元文化拓展,闽台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较快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闽台文化中较早就融汇着中西文化交融后的精致型文化品格,这也是闽台文化常常超越于中原文化长时期形成的文化自尊。
非常高兴的是,闽台文化研究与交流已经引起政府与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关注,政府层面正在积极筹划形式多样的闽台文化交流活动,通过项目规划、科研立项、文物保护、谱牒整理等加强闽台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学界也透过成立研究机构、创办研究刊物和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增进两岸学者的对话与沟通。但是,相对于两岸关系与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思维来说,闽台文化所发挥出来的软作用及其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充分研究和挖掘闽台文化在两岸和谐统一宏大战略架构中的核心地位;其次,跳出狭窄的小闽台文化惯性思维,构建 “大闽台文化”研究思路。不能局限在闽台区域学者研究闽台文化,应拓展到如河南学者及广大有兴趣研究闽台文化的华人学者,也不能单独就闽台文化研究闽台文化,应将闽台文化放到整个中华文明的视野中去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闽台文化研究中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将闽台文化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现代闽台社会的现实世界;再次,透过立法切实保护闽台文化的历史文本及一切历史文物,这是提升闽台文化认同感最重要的历史记忆;最后,增进闽台间甚至于海峡两岸的文化沟通对话与交流,只有经常性的交流才能更加深入地化解文化上的隔阂,提升彼此的血缘亲情。一句话,经济交往的深入,政治对话的发展无论如何都替代不了闽台文化在祖根文化认同感的作用。的确,无论社会再怎样变迁,闽台文化底子改不了,而且闽台文化扎根于世情和人性之中,一直影响着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闽台人的生命和性情展开,都和闽台文化息息相关。闽台人给自己儿女取名字,给街道、楼房命名都要从闽台文化中寻找灵感。闽台人的人生几乎都纳入闽台文化之中,并与其融为一体了。难怪大陆很多游客到了台湾,都认为像是到了闽中,福建人到了台湾或台湾人到了福建,都认为就像是在自己的家乡。
注释:
[1]汤漳平、许晶:《浅谈中原文化与闽台文化之研究》,载《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2页。
[2]唐文基、林国平:《闽台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第87页。
[3]谢有顺:《中国文化的现状和走向》,载《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26页。
[4]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6月版,第3页。
[5]汤毓贤:《闽台文化对祖国和平统一的促进作用》,载《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19页。
[6]刘登瀚:《闽台社会心理的历史、文化分析》,载《东南学术》2003年第3期,第107页。
[7]吴壮达:《台湾的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年版。
[8]曾金霖:《从闽台方言看闽台文化的共同内涵》,载《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59页。
[9]苏振芳:《探讨闽台文化历史渊源,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载《福建理论学习》2006年第1期,第39页。
[10]王丽梅:《闽台文化的同质性及其保护、发展》,载《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53页。
[11]林国平、王炳庆:《闽台宗教文化交流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载《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13页。
[12]张珣:《湄洲妈祖权威的理论反省》,载《两岸文化交流简讯》,1997年第61页。
[13]徐晓望:《再论闽台是统一的文化区域》,载《台湾研究》1994年第3期,第44页。
[14]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