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首歌
2012-12-18万启林
■万启林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此时,蛰虫始振,鱼陟负冰,草木萌动。随之,鹰化为鸠,雷发东隅,昼夜平分。接着,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芽。噢,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是祭奠祖先,寄托哀思,怀念已故亲人的日子。每逢清明时,我的心底总是弥漫着幽幽的思念,这种思念涨满了整个心房,酸酸的苦苦的,还伴随着隐隐的疼痛。但又不忍去触及心灵那根伤疼的弦。思念之苦,无法诉说。
如果说思念犹如一首歌,那清明就是一首古老的歌、一首凄美的歌、一首传承亲情的歌。
清明是首古老的歌。据历史记载,清明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远古至今,这首委婉悠长的清明之歌经久不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底无声地永久地吟唱着。
清明前夕,我们兄妺相约去给父母上坟。车到宜昌殡仪馆的大门口后,我们步行前往墓地。阳光明媚,春意盎然,路两边的山野上桃李吐蕊,笑意盈盈,香气袭人。"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句道出了我的心境。
虽置身于柳抽芽、桃李笑的美好春光之中,但我的心情却难以舒展开来。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并祭奠为治水而亡的英灵。同样作为现代治水人的吾辈,有长达七年之久未顾得来为父母上坟了,虽有零零总总的缘由,但我内心依然深感愧疚。但又想起大禹为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时,我又自愧不如,愧疚的心情多少得到些许宽慰。
自认赶了个大早,但前往墓地的路上,我看到扫墓者已经络绎不绝,男女老幼,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扫墓者或手捧鲜花,或手持五颜六色的清明棍,或抱着纸制的家用电器等各类祭品,五花八门,数不胜数,远远望去,蔚为壮观,且奇伟壮阔。我不禁感叹,这分明是一支穿越时空,从远古而来的扫墓者,只不过他们换下了唐装汉服,在传承中用当代文明演绎着现代式的祭祖大典。
清明是首凄美的歌。到达墓地的山脚下,顺坡而上,穿过雕栏婉转、画槛玲珑的六角型凉亭,再拾级而上,就是层层叠叠的墓茔。仰望山墓,整座山脉跌宕起伏,气势磅礴,宛若一把展开的巨扇,又仿佛是一尊徐徐打坐的山神,正伸开巨臂怀抱着一座座墓茔。俯瞰墓区,错落有致、层层叠叠、高低百丈的墓群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山顶,成千上万座坟冢被苍翠挺拔的松柏掩映着,静静地坐落在幽幽的葱绿之中。
清明节本是喧闹的人间与寂静的冥界交流情感的日子,但由于公墓禁止燃放鞭炮,倡导文明祭奠,人们只好以各种形式默默地凭吊着逝去的故人。整个墓地虽人头攒动,但由于少了鞭炮的声响,显得肃穆而静谧。在父母的坟冢上,我们献上了鲜花,插上了清明棍,在大理石墓碑上挂满了彩色的条带,并摆放了祭品,接着依次给父母跪拜嗑头,上香烧纸。正当我默默给父母下跪嗑头时,不远处的坟冢上传来一阵阵女子低沉而凄凉的抽泣声,悲痛欲绝,肝肠寸断,哀思如潮。其声犹如寒蝉凄切,悲伤又凄凉,在静谧的墓区回荡着,震撼人心,痛彻心扉。
或许是女子凄凉的抽泣声感染了我,或许是香火的烟雾熏着了我,或许是怀念父母的心情油然而升,我的双眼顿时变得湿润而模糊起来,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透过模糊的双眼,父母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是那么的清晰而又温心,使我更加思念如云,心情如雨。啊,清明原本就是一首凄美的歌,旋律婉转而动人,并总是催人黯然涕下!
清明是首传承亲情的歌。每次来给父母上坟,伫立在父母的坟前,心里总是忍不住感慨万千,引发我许多的感想。对人生的感触虽不能说是大彻大悟,但总能得到些许的启迪和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心灵的洗涤。
一纸风华,灰飞烟灭。望着墓地袅袅的烟火徐徐回旋上升,若即若离,随风而逝。我默默地想,片片纸钱在墓地静静地燃起,又静静地逝去,功名利禄在这里真不如一缕青烟。除此之外,我们在缅怀已故亲人的同时,更加懂得了珍惜时间,珍重生命,善待自已,善待亲友与他人。
忠孝仁义礼,世世代代,潜移默化,镌刻成清明永恒的记忆。这就是清明能跨越历史的长河,一直传承到今天的原因吧!清明,是一首传承亲情的歌,更是传承中国传统和文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