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半挂车尾部标志板安装方式的探讨

2012-12-18冀东专用车总公司朱君

专用汽车 2012年5期
关键词:栏板厢式尾部

冀东专用车总公司 朱君

重型或长型汽车尾部标志板已于上世纪90年代在欧洲执行,其挂车尾部标志板执行法规为ECE R69和ECE R70。国外厢式半挂车尾部结构的表面多数较为平整,不同于我国目前主流的瓦楞式厢式后门,故可以直接将反光标志板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于厢门表面。骨架车、低平板等非厢式半挂车一般固定于半挂车后防护上。图1~3是德国SCHMITZ公司的部分车型尾部标志板安装方式,图4~6是德国Fliegl公司部分车型的尾部标志板安装方式。

根据国外半挂车尾部标志板的安装方式,可以总结出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在无干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体现出车体宽度,其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宽作用;二是标志板安装高度避免过高,尽可能地保证在轿车驾驶员水平视线的范围内,以起到警示作用;三是安装位置不易与人或货物发生直接接触或摩擦,从而避免了会对标志板造成的损伤。

为与国际标准接轨,2010年我国颁布了GB—259902010(以下简称GB 25990)国家标准。该标准是在参照ECE —R69-2007和ECE R70-2007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的。为了使标准落到实处,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安全技术性能,加强车辆注册登记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公安部于2011年12月31日联合下发了《工信部联产业【2011】632号》文,即关于进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货车安全技术性能加强车辆《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文件中规定:“总质量大于12吨的货车、车长大于8米的挂车应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尾部标志板,厢式货车和厢式挂车应装备符合规定的反射器型车身反光标识”。对于执行进度则规定为:“自2012年3月1日起,新定型的上述客车和货车均应符合以上要求;自2012年9月1日起,在生产的上述客车和货车均应符合以上要求。”

GB 25990标准主要是对载货车和牵引车(1、3类)、挂车和半挂车(2、4类)的标志板类别、型式、形状、尺寸、安装等进行了定义。在GB 25990标准中,挂车和半挂车的尾部标志板是由具有内衬黄底与等宽红外边框的回复反射和荧光材料的平板构成,其色彩与反光亮度非常醒目和易于识别。它主要有两种类别(如图7)。

标志板的尺寸范围如图7所示。图7(a)所示的标志板在车辆中是成对装配的,称之为一组,其总长度应不小于1 130 mm,且不大于2 300 mm;图7(b)所示的标志板在车辆中是单个装配的。

尾部标志板安装要求及布局

生产企业购置的标志板需满足四点要求才可达标:一是标志板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能保证其正常的安全警示作用,产品在设计上不能出现影响标志板规定性能的设计缺陷;二是标志板在安装完成后应保证其不易拆卸;三是标志板固定在车辆后部不能出现松动歪斜等安装缺陷;四是标志板的外表面应便于清洗,外表面应在使用中保证平整、光滑。

在GB 25990标准中,规定了标志板在车辆尾部安装布局时,固定每块尾部标志板较低的边缘应呈水平。一组尾部标志板应相对于车辆纵向中平面对称布置。标志板的每一块应位于一横向垂直平面内(相差小于5°),并垂直于车辆纵向轴线。在布置位置上,横向无单独规定;下边缘离地不小于250 mm,上边缘不大于2 100 mm。

参照GB 25990标准要求,半挂车尾部标志板在尾部的安装范围如图8中的黄色区域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型客货车在实际营运中,均会在车辆尾部喷涂车辆牌照的放大号,这就需要为用户喷涂放大号预留足够的区域,放大号的喷涂区域如图8中白框线内所示。

尽管GB 25990标准给出了装配尾部标志板的范围,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也于2012年1月17日发布了《关于执行工信部联产业【2011】632号文有关事项的通知》,但就如何在车辆上实施具体的安装方式才能更满足要求并未有明确的示例。故此,笔者现以较为常见的仓栅式运输半挂车为例,列举几种安装方案,并对这几种安装方案进行对比。

尾部标志板安装方案比较

一、标志板安装于下边梁

目前国内主流半挂车边梁截面高度均在140~160 mm。在图9所示的仓栅车型中,有效布置高度是在100 mm左右,而尾部标志板的宽度是200 mm,并不能较好地固定于后边梁上,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后栏板在装卸货物时经常需要开启闭合,其栏板和铰链会与标志板发生碰撞或摩擦,因而会使标志板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存在明显的设计缺陷,与GB 25990标志板的安装要求不符。

二、标志板安装于后厢栏板

1. 安装于栏板上侧

目前国内主流牵引车的鞍座高度一般在1 320~1 360 mm,经过计算,如果按照图10所示的安装方式,则会有一部分车辆尾部标志板的最高处高度超过2 100 mm,违反了GB 25990标准规定的安装限高。

2. 安装于栏板下侧

图11是尾部标志板安装于栏板下侧。相较于安装在栏板上侧的安装方法,安装于栏板下侧的这种方案解决了其超高问题,并且安装也相对简单和醒目。但是国内所有货运车辆均要求必须在尾板上喷涂车牌放大号,一般字高为300 mm,故此种方案不便于实施。

3. 竖放于后栏板/后厢门两侧

图12、13所示的是尾部标志板竖放于后栏板/后厢门两侧。目前此种方案在行业中颇受欢迎,与欧洲厂家安装方式也很类同,故多数厂家采用此方案。它的优点在于安装方便,对喷涂放大号影响不大,并且相对美观和醒目。但通过对不同车型进行计算,仍有部分车型标志板的上沿高度会超过GB 25990标准规定的限高(限高2 100 mm)。

4. 横放于后厢门两侧

图14 是横放于后厢门两侧的标志板方案。此方案也是行业内选择较多的方案之一,将尾部标志板固定于后厢门上,此方案安装简洁,仅需在后厢板预先钻孔,喷漆完成后,在装配工位进行常规装配即可,能够较好地降低劳动强度。缺点在于存在与图11相同的问题,影响上牌时喷涂放大号,不符合我国国情。

三、标志板安装于防护支撑上

1. 固定于后防护竖撑

固定于后防护竖撑的这种方案(图15)是目前生产企业选择较多的方案之一,将尾部标志板通过铆接固定于后防护竖撑上,安装简便,通用性较强,适合于大规模多样化车型的配置,只需确定标志板的安装孔位置,就可对后防护进行统一钻孔,省时省力,并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各项要求。但是目前后防护竖撑一般在150 mm左右,小于标志板宽度,外观不是很理想,并且此种安装方式达不到预期的安全目的(放在两侧,达到示宽、警示的双重作用)。

2. 固定于后防护竖撑中间

图16是标志板固定于后防护竖撑中间。此种安装方案,首先能够满足GB 25990标准要求,并且能够较好地解决因为安装位置过低引起的灰尘污染,造成反光度不足等问题。它的缺点在于需要制作单独的安装支架,安装程序要多于一般安装方式,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考量,不是很理想的解决方案。

3. 固定于后防护横撑上侧

图17所示的安装方法,需要事先在防护横撑上方安装固定支架,然后将标志板固定于支架上。此种安装方案,能够满足GB 25990标准要求,并且能够起到示宽和警示的双重作用。但是安装较为复杂,需要制作专用的安装支架,费时费力。另外,作为安全部件而言,该方案标志板耐用度相对较低;从我国目前实际路况来看,实用性和美观性不是很高。

4. 固定于防护横撑上

图18中的标志板为固定于防护横撑上。此方案完全符合GB 25990标准要求,其优点是外形相对美观,安装方便,不需要对车身结构进行过多改动,拥有节约成本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双重优点;而缺点在于标志板安装位置较低,如果被扬尘污染,则降低了标志板的表面反光度,起不到原有的安装目的。

以上所列举的9种方案中,固定于防护横撑上的方案优于其他方案。其优点为:一是该方案完全符合GB 25990标准的各项要求;二是该方案适用范围广,几乎涵盖所有常规半挂车型;三是标志板的安装高度,在轿车驾驶员的理想视线范围内,在恶劣的气候等环境中能够较好地起到警示作用;四是所安装的标志板为一整块,并且不需要额外地增加安装支架,能够在降低安装成本的同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对于灰尘污染标志板的问题,可以通过司机的日常维护进行弥补。

每种方案都有其相应的优缺点,各生产企业可依据车型不同,车辆所运行的区域环境不同,结合本企业的产品特征及客观因素,选用相对较为合理的尾部标志板安装方案。

猜你喜欢

栏板厢式尾部
基于日照辐射的施工期间混凝土外栏板温度作用效应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正式发布“中集灯塔”品牌,国内厢式半挂车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新区300m2烧结厂台车栏板改造
普通碰撞事故为何造成重大伤亡事故调查揭开真相
让厢式旅行车更酷?
弯式尾部接头注塑模具设计
1~10月,厢式半挂运输车销量同比下滑57.7%
纯电动物流车升温,是真的吗?——北京地区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