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明信的后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2012-12-18郑祥福李双套
郑祥福李双套
(1.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詹明信的后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郑祥福1李双套2
(1.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金华321004;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作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詹明信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形式,大众文化颠覆了代表现代主义的高雅文化而走向世俗文化。詹明信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坚持了马克思的批判维度,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但他的批判仍然是表象的。
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马克思主义
佩里·安德森在《文化转向》中这样评价詹明信:詹明信的著作,犹如夜晚天空中升起的镁光照明弹,照亮了后现代被遮蔽的风景。詹明信被认为是二战以来美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一方面他接受了鲍德里亚、利奥塔、哈贝马斯等后现代学者的理论观点,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释后现代主义。他认为从文化层面看,后现代社会是大众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大众文化体现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是资本向文化领域的全面渗透,是对以往以现代主义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的颠覆。在《单一的现代性·前言》中詹明信指出:后现代性是在一种倾向于更完善的现代化的境遇中获得的东西,可以概括为农业的工业化和无意识的商业化,而后者即大众文化。一般认为詹明信对后现代主义的关注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他对后现代主义的首次比较详尽的分析体现在《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一文中,而他的全面思考则体现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文中。实质上,对大众文化的批评是贯穿他思想的主符码。
一、基于文化分期的后现代主义
詹明信将文学按照时代和精神特质划分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类。他所关注的三种文学类型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某一阶段的文学问题,也是某一阶段的文化风格,代表某一阶段的文化逻辑,是某一阶段广义文化的核心。
从来源上看,詹明信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主要是继承了恩内斯特·曼德尔在《晚期资本主义》中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三阶段的观点。他也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市场资本主义,也就是古典时期,马克思《资本论》中描写的情况基本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二是列宁提出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也就是帝国主义时期;三是“二战”后出现的多国化的资本主义,当然关于这个阶段有各种不同的称呼: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化资本主义、消费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辩证发展。对应于三阶段的文化逻辑分别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詹明信指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晚期的、消费的或跨国的资本主义这个新动向息息相关。在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资本的扩张和渗透是无形的。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第三个阶段,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是以科学技术和信息为基础的,旧有意义上的阶级已经不存在了,意识形态的斗争也消失了,因此,马克思主义也不适用了,新的多国化的资本主义不再是经典的资本主义。对此,詹明信予以驳斥,认为马克思所指出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只有在全球的劳动力都转化为商品时才会出现,而晚期资本主义恰是这种情况,所以,第三阶段的资本主义是比以前任何一个阶段都更加纯粹的资本主义形式。
正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一文的标题所显示,他的后现代主义也是基于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思考提出来的。詹明信认为谈后现代主义首先要同意一个假设,即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之间,我们的文化发生了剧变,使我们和过去的文化彻底“决裂”。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建立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特意反动。詹明信以德勒兹的《反俄狄浦斯》一书为例,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辩证地联系起来,他认为现实主义是“规范解体”的时代,也就是摧毁一切神圣的残余,把世界从错误和迷信中拯救出来;现代主义是“规范重建”的时代,规范解体后人们已无法返回到过去的整体社会体制中,却越来越无法忍受生活在一个不断向外延伸的灰色世界里,于是开始寻求新的、补偿的途径,力图恢复那具有鲜明个人性质和主观色彩的领地;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要求回归到原始时代的理想,因为规范束缚着人,有些人立意要消灭所有的规范,再次恢复一切规范和科学产生之前的原始时代。詹明信说:“德勒兹和瓜塔里把这些人称作患精神分裂的人、‘欲望的真正英雄’、反叛一切社会形态的极端分子、否定一切的人。他们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尼采式的超人。你们会感到,这正是本世纪60年代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我倾向于认为,《反俄狄浦斯》在某种程度上最确切的,最全面地表述了那个时代己经消逝的时期。但是,我不想在这里继续探讨这一观点,只是想扼要地说明这种新的神话在我的分期理论中所起的作用。”[1]282三个阶段的划分对于詹明信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要强调说明,这个极端的抽象的模式对我来说很有价值,它包含着相当具体的文学内容和文化内容。”[1]287
不可否认,三种不同的文化逻辑确实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标志着社会性质的一定改变,但是这只是局部的,而不是社会结构的彻底转变,也就是说不是社会的质变。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后现代主义也只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是主导文化形式,而不是唯一的文化形式。除了主导文化,后现代社会亦呈现出多样的文化景观,詹明信并没有认为今天所有的文化生产都可以用“后现代”来概括,但是只有透过“主导文化”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个时期的总体文化特质,把非主导的、从属的文化面貌聚合起来,在一个兼容并收的架构内讨论问题。作为晚期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詹明信立足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的分析,从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角度准确地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即后现代主义是分化分期思考的结果。在他那里,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特定的文化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形式的大众文化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是当代多民族的资本主义的逻辑和活力偏离中心在文化上的一个投影”[1]292。
二、作为后现代主义形式的大众文化
如果说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话,那么大众文化就是这一文化逻辑的形式。詹明信认为,大众文化的理论——或大众视听文化、商业文化、通俗文化、文化工业,像它被多种多样地理解的那样——总是倾向于用所谓精英文化来限定它的对象。在詹明信看来,高雅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之类的文化,也就是能给人美感和艺术享受的文化,类似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明。詹明信没有给出大众文化的具体定义,但是他基本沿袭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把当今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称为“文化工业”,这种文化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进行复制和传播,使文化成为娱乐工业体系的产品,构成了整个资本主义工业体系的一部分。这种文化工业不是产生于大众本身的高尚需要,而是“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的”,因而是典型的商品文化。詹明信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是吸收所有高雅或低俗的艺术形式,抛弃一切外在于商品文化的东西,文化逐渐商业化、生活化,高雅文化几乎面临消失的危险,大众文化以其强劲的势头对高雅文化进行渗透、颠覆。詹明信认为在现代主义的巅峰时期,高等文化跟大众文化分别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美感经验范畴,文化被理解为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者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对此,英国后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学者伊格尔顿也有详尽论述。[2]21-22在詹明信看来,现代主义向来维护高等或精英文化,以对抗庸俗、质次和媚俗、电视连续剧和《读者文摘》文化的周遭环境,而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却把两者的界限彻底取消了,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商品化进入文化,艺术作品正在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美感的生产已经完全被吸纳在商品生产的总体过程中。后现代主义不承认什么乌托邦,追求的是大众化而不是高雅,目标是给人愉悦而不是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因此,后现代主义在表达方式上艰深晦涩,在性欲描写上夸张渲染,在心理刻画上肮脏鄙俗,以至于在发泄对社会和政治的不满时明目张胆、单刀直入,完全是对现代主义极力维护的“精英文化在上,大众文化在下”、“精英高于大众”的文化价值的反判和否定。这是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反权威哲学思潮、反抗二元(原因和结果、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能指和所指等)对立的反映。
詹明信认为,文化研究应联系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为了研究某一种文化,我们必须具有一种超越了这种文化本身的观点,即为了解资本主义文化,我们研究了解另外一些来自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的文化。也就是说要彻底了解资本主义文化,就得超越时间,回头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文化”[3]10。他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为前提构建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当然他所认识的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不是“经济决定论”,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既然詹明信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和晚期的、消费的或跨国资本主义这个新动向息息相关,它的形式特点在很多方面表现出那种社会系统的内在逻辑,那么如何来理解当前的“文化主导”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大众文化的什么特点可以用来表现后现代主义的内在逻辑呢?
三、大众文化的特点:从高雅走向世俗
詹明信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文中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做了介绍,我们可以将其总体概括为从高雅走向世俗,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第一,文化的商品化。从文化的特征来说,大众文化是商品化的文化。詹明信认为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是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现代主义的高雅文化对商业持抵制态度,现代主义认为文化是一种高于世俗物质生活的精神活动,倡导灵魂的纯洁和艺术的神圣,不被物欲侵染,拒绝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现代主义的文化艺术遵循美学自身的标准,艺术是一个超越商业化的领域。而到了后现代阶段,艺术作品也正成为商品,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领域无所不在,文化纯粹为商业而制作,艺术由自律变为他律,伴随形象生产,吸收所有高雅或是低俗的艺术形式,抛弃一切外在于商业化的东西,形象就是商品。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完全商品化的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张,彻底打破了高雅文化与商品的界限,商业交换活动已进入一切领域,并产生出遵循商品逻辑的新的文化工业。后现代已具有文化消融于经济和经济消融于文化的特征,因此,商品生产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是一种主导的文化现象,在商品生产和销售的意义上,经济变成了一个文化问题。他进一步指出,消费文化的出现,消解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商品的供求关系又促使文化生产不断变换形式,导致了文学、艺术、建筑、影视等领域内五花八门的有别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
第二,文化的“无深度感”。从文化的外在意义来说,大众文化导致文化阐释深度感的消失。詹明信认为,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正是后现代文化的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特征。他从三个角度说明“无深度感”:空间深度、时间深度和阐释深度。在空间深度上主要是指视觉深度的消失,在时间深度上主要是指历史深度的消失,在阐释深度上则主要指深度的解释模式的消失。首先是空间深度的消失,詹明信以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凡高的《农民的鞋》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品华荷的《钻石粉尘鞋》为例说明了这一点。凡高笔下农民那双鞋,使人们想到农民的苦难生活和艰辛劳动的情景,凡高“把贫农的客观现实着意地、甚至粗暴地转换成为彩色缤纷、质感丰富的纯油画世界”,“艺术家以创作为终极的补偿方法,用意开拓艺术的乌托邦领域……奢望艺术能为我们救赎那旧有的四散分离的感官世界”。[1]435这样,凡高通过画笔,揭示生活的苦难,寄托一种乌托邦的愿望。而华荷的《钻石粉尘鞋》却是一堆只有黑白颜色的死物,只看出是大工业生产下的相同的鞋子,“却无法叫人回忆起物主的存在,因此,我们无法为华荷笔下的鞋完成任何阐释活动,我们无法为那些遍布眼前的零碎的物件重新缔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从前曾经让它们活过、滋育过它们的生活情境”[1]438。在钻石粉尘鞋“最浮面的金光尘埃之中,我们只见到一种无端的轻狂和浅薄,一种无故的装演和修饰”[1]442。其次是时间深度的消失,也叫“无历史感”。空间化是理解后现代主义的一把钥匙,正如时间化是理解现代主义的关键术语一样。詹明信把后现代时间物质看作一种“精神分裂症”或“示意链的崩溃”,精神分裂就是一种纯粹的物质的能指体验,即时间中的“非连续性”的“断裂感”体验。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分裂理论”只有纯粹的、孤立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观念已经失踪了,只剩下永久的现在或纯的现在和纯的指符的连续。后现代的时间,在詹明信看来,成了永远的现在,因此又是空间性的,除了一系列永恒的当下,什么也没有。再次是阐释深度的消失,詹明信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拒绝对其文化本身的阐释,一切文化作品都无需解释,文化的意义就是文化产品的属性,没有潜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深层寓意。这说明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已经没有了思想,更没有深度可言。
第三,文化的主体零散化。从文化的内在价值来说,大众文化导致主体情感的消失。主体是现代哲学的元话语,标志着人的中心地位和人为万物立法的崇高,在哲学中一直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高雅文化也总是张扬主体的至高无上地位,作品总是努力表现主体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现代主义形成了诸如焦虑、疏离等情感性概念。詹明信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主体已被“零散化”,丧失了昔日的中心地位,自我解构、主体消失、人的精神被彻底零散化。可以说踏入后现代境况以后,主体的疏离和异化已经为主体的分裂和瓦解所取代。
现代主义以个人、私人风格的创造为基础,它如同你的指纹一样绝对不会雷同,或如同你的身体一般独一无二。在现代主义中,如果丧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就等于丧失了自我。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艺术中,人的主体性、自我、人格和风格走向了终结。“自我”既然不存在了,所谓“情感”也就无所寄托了,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其他相关事物也随着情感的消逝而一一告终,今天一切的情感都是“非个人的”、飘忽无所主的。
第四,文化的拼贴和复制。从文化的创作来说,大众文化的创作方式是拼贴、复制。大众文化不是一种纯创造性的文化,而是一种引用文化,一种“互文性”文化,玩弄的是一种文本的拼凑游戏,主要创作方法是拼贴、复制。拼贴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别有用意的“戏仿”,“戏仿”对所模仿的原作有一种隐秘的感应,但已掺进了个人的理解和特征,就好比一个伟大的滑稽演员应当有能力将自己带入所模仿的人物之中。拼贴是一种机械的混合,一种空心的模仿,它采取中立的态度,在仿效原作时绝对不作价值的增删;拼贴之作绝不会像戏仿作品那样,在表面抄袭的背后隐藏着别的用心,它既欠缺讽刺原作的冲动,也无取笑他人的意向;不同于精英文化的个人独创性,这种特殊的拼贴手法并不属于高雅文化,而是大量存在于大众文化中;而且拼贴是一种无情感的创作,玩弄的是对各种风格的随意堆砌,在这种随意的拼贴中实现一种虚假的创新,其内容是苍白无力的,不包含任何情感和寓意,因而是无深度、无个性的,导致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界限模糊。
除了拼贴,还有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就是复制。“复制”是后现代主义最基本的主题,科技的发展使文化艺术作品可以被大量地复制,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复制出无数完全相同的艺术品,并且复制品与原作是一样的。这种情况致使艺术成为一种“类象”,“类象”是指那些没有原本的东西的摹本。原本与摹本真假难辨,艺术品也便失去“独一无二”的品格了。现代艺术复制品具有高仿真性,看不出人工制造的独特痕迹和个人风格的魅力,高科技含量的艺术制作使得艺术与现实极其相似甚至成为超现实。这种艺术带给人们一种幻觉,使之与现实混淆起来,如果一切都是“类象”,原本也就变成诸多“类象”中的一个,这样,幻觉与现实便混淆起来了。在后现代,曾经给人们带来美好理想的艺术作品的神秘色彩已消失,人们似乎失去了理想,也失去了现实,一切成为形象,成为文本,形象和文本将现实抽象化、符号化,大众生活于一个由传媒所构造的幻象社会中,照片、影视、视频网络,艺术与现实模糊了距离,人们只注重当下世界的感受,不再沉思遥远的事情。
四、大众文化批判的评价:继承与解构
詹明信的大众文化理论是他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一部分,其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映了他对资本主义统治新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认清资本主义的文化现状;他对大众文化多维度的分析和批判,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分析大众文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詹明信对大众文化的批判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维度。詹明信提出文化商品化、大众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的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一切劳动商品化”的思想;对大众文化的性质、作用的分析也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他指出了大众文化的经济本性和资本统治功能,文化与经济一体化体现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新特点,并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全球化的新殖民主义本质和霸权本质。詹明信对资本主义一直持猛烈的批判态度,并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其统治的新特点。詹明信批判资本主义发展到后工业阶段,其腐朽与罪恶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资本主义制度给文化造成了异化,压抑和摧残人的心灵。
其次,詹明信基于大众文化的批判是表面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从经济角度出发的,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马克思指出,资木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环节,资本主义在人类物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攫取剩余价值。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资本积累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它必将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如果没有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则成空话;如果没有积累,资本就不可能成为生产的基础。而詹明信诉诸一种文化政治构想来反对资本主义。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看不到无产阶级革命希望的年代,詹明信寄希望于文化批判,以期实现无产阶级的认知构图,形成全球性劳工组织作为工人联合与资本斗争。期望通过文化政治、文化革命来最终实现政治革命,这种愿望实现起来是非常渺茫的,而且这种认知也是表象的。
第三,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我国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文化反映制度,并受制于制度和服务于制度。在资本主义经济现实下,资本扩张到了一切领域,金钱成为新的拜物教,必然产生社会高远理想缺失、意识形态无主,人们得过且过、信仰迷茫的精神状况。由于人们信仰缺失、精神无根,必然会产生反中心、反权威、无深度、无历史感的精神需求,流行无主体性、无情感、沉溺快感、放纵欲望的后现代大众文化。随着全球化及我国的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也成为我们当下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文化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前提,尽量避免后现代大众文化综合症——精神堕落、沉溺欲望、虚无主义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人们精神信仰体系建构中的主导地位,树立高远社会理想与人生信念,不断在实践中创造社会主义的文化,不断发挥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精英文化的提升作用,处理好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辩证互动关系,努力建设充满高远理想、富含人文精神、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1][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双套.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3][美]詹明信.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吴勇)
book=142,ebook=142
B089.1
A
1001-862X(2012)04-0089-005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12BKS059)
郑祥福(1955-),男,浙江常山人,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李双套(1985-),男,浙江安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