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社会特征举要*
2012-12-18戴生岐
戴生岐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中国西部社会特征举要*
戴生岐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有理由相信,如果中国西部人民知道了“先发型”的中国东部人民在发展自己的现代化事业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那么,中国西部人民在西部大开发之际,也就事实上站在了后现代化的门槛。
关键词:中国西部;社会特征;举要
李乾元将军认为:中国“西部是一个融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概念”[1],概括地讲,在中国西部社会宏观性社会客体方面有以下四大特征。
1.高、大、才、宝的地理区位和禀赋资源特征
“高”是对西部地势的描述。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被称之为世界的屋脊,因而构成了中国的地理高地、资源高地和战略高地。[2]“大”说的是我国西部国土面积在共和国版图上所占分量的巨大性。按照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确认的西部地区地理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和广西共12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达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的71.4%[3]。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资源。所以这里所说的“才”,就是针对西部人才济济的状况而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西部不仅给中国贡献了数量不菲的两院院士,而且也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他们在西部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构、西部社会治理的实践和西部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是促成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持西部政治稳定的弥足珍贵的人力资源。“宝”说的是西部的物性资源禀赋的富集性。简单讲,除了广袤无垠的国土资源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以外,其他社会进步和人自身全面发展须臾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在西部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以新疆和青海、西藏三地为例:新疆是三山夹两盆,“黑白”(“黑”指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白”指棉花等)两道出;青海和西藏则是雪域拥“水塔”,莽原缠玉带(水资源富集)。
2.边、远、荒、穷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在西部历史上,由于缺少交通这个“现代工业的先驱”的先导要素的拉动效应,于是就形成了西部“山高皇帝远”的地理阻隔性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封闭性。同时,落后生产力要素在人为破坏面前的无能为力,还放大了西部天老地荒的人文景观,并且造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建构的时候,西部人民不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端着金饭碗讨饭吃”又造成了西部社会财富的高度匮乏和人民生活的拮据困顿。
3.中、重、深、要的政治军事和国防战略性特征
如果说第二个特征是农耕文明维度和封闭文化视阈观照下的一个即将消逝的既然性特色的话,那么,中国西部之中、重、深、要的特征,则是从全球化维度和世界性眼光审视问题角度产生的一个极其鲜明的新特征。“中”是对西部经济社会“边缘性”特征的解构,中国西部恰恰是靠近世界中心即中亚地区的战略要地。尤其是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借反恐之名,已经把占领世界中心即中亚地区并进而削弱自己的“战略对手”(即中国和俄罗斯)的力量作为自己称霸世界的重要战略步骤。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的政治安全重点已经悄然转到了西部。即由过去的“东急西缓”转变为“东急西重”。所以,西部已经由过去的边远之地一跃成为战略纵深之地和军事要冲之地。我们应当把西部看作我们前进的战略纵深的腹地而不是边疆。其实,有眼光的古代历史学家也一直把西部当成中国的军事要冲。《后汉书·傅燮传》曰:“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也”[4]。
4.西部社会蓄势雄起的时代性特征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中讲:“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赐,中国西部各族人民在蓄养德性、整合资源和再谋发展中迎来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西部人蓄势已久,又逢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和人和之缘,故平地崛起、健翮扶风的气势雄厉无前。西部属于后发区位,所以能在跨越式发展中实现“后来居上”的理想。这个“后”在这里既有时间在后之义,更有逻辑超越之义。逻辑超越的对象就是现代化和现代性。美国后现代哲学大家格里芬说过,如果发展中国家知道了西方“先发型”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做的错事,那么,作为“后发型”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就已经站在了后现代的门槛[5]。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中国西部人民知道了“先发型”的中国东部人民在发展自己的现代化事业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那么,中国西部人民在西部大开发之际,也就事实上站在了后现代化的门槛。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西部发展必然是对西部人民在历史上就业已存在的前现代田园牧歌的人文观念的某种对接。因而西部人民在“近悦远来”的善治氛围和“来兑”卦象日益彰显的公平正义的生活环境中就自然会体验到“诗意栖居”式幸福生活的美好。而这样的上位生活品质的获得,就是对“后来居上”的生动诠释。我们认为,经过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运动,一个再现春秋气象和汉唐雄风的新西部一定会引来有识之士的赏目顾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西部壮美雄浑的宏观性社会客体文化条件的熏染,西部人民在主体文化心理结构中积淀了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并且在精神信仰、地域文化性格等方面表现了不同凡响的主体风采,初步概括中国西部微观性社会主体地域文化性格有以下四个特色。
儒家一直有“身国一体”的观念,所以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要求“持重虑远”的君子在个人修身上要有“主忠信”的品格,惟其如此,他才会识大体、顾大局,在建构社会生活的基础性结构即诚信友爱中形成对他者的亲和感和对国家悃不二的忠诚感。我们发现,生活在中国西部的各族人民,就具有忠贞不二、诚信友爱等社会性情情感的人格集合。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为集中且人数最多的区域。多少年来,各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相处,和谐共生,因而在思想感情上大都能恪守“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的基本规范。我们不难发现,西部还是中国革命参天大树成长壮大的圣地。中国革命之树发轫于红土地,成长于黄土地,而“收官”于黑土地。相对于发轫和收官期,成长期的历程最长,经验最丰富,也最值得总结和汲取。陕甘宁边区是中国革命战争年月所辖空间最为广大、历史延续最为久长的红区。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月里创造的延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西部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信仰。延安精神代表了中国革命文化的时代高度,她和西部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所信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道教文化的优秀颗粒交相辉映和相互作用,组成了中国西部人民文化心理结构中的真实图景,这种信仰的力量反过来又激励着西部人民在战胜千难万险中奋勇向前。
2.西部人民在主体价值世界中洋溢着创造性特色
这里说的价值是指人的价值。人的价值的本质诉求是创新。创新不是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而是在“守本”和“归正”基础上的“开新”和创造。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人民只有在一脉相承中才能自力更生和与时俱进。而中国西部,恰恰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原生态即礼乐精神的诞生地、中国历史基因的形成地、炎黄子孙祖宗崇拜观念得以释放的精神家园和中国儒释道哲学形态的产出地。流淌在八百里秦川的渭水,可谓萌易之水、生道之水、立儒之水。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人民是“得天命一族”。梁漱溟先生说过“有本不穷”的话。得了“天命”的西部人民,就是“有本不穷”的“精神贵族”。所以,他们就能在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中焕发出“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和“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情怀。这种创新求变的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八大类型的西部人文化性格中。其一是三秦人文化性格的生蹭愣倔和纳异进取,其二是西河人文化性格的尊儒重文和阐佛惟创,其三是塞上人文化性格的插花杂居和开放精进,其四是草原人文化性格的天人合一和尚武善征,其五是天山人文化性格的悦纳会通和机智包容,其六是巴蜀人文化性格的怪异善变和至乐活身,其七是雪域人文化性格的积德行善和慈悲心肠,其八是西南人文化性格的多元互补和质直笃实,等等。所有这些精神气质,或指向思维方法,或指向交往理性,或指向道德情操。它们都是创造性实践活动展开须臾不可或缺的主体条件。今天,无论是中国第四个增长极——关中西咸新区的异军突起,还是新疆大开发向纵深发展,抑或是青藏地区的超常规突进,都在活生生地表征着西部人民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观念创新方面的无穷想象力和不竭创造力。
3.西部人民生、动、交、美的社会流动性和高文化性特征
“生”除了具有上述“守本开新”中所氤氲的创新意味外,在这里更是指向西部人民表现在主体身上的质直朴野的个性特质。这一个性特质是西部人民通过向上层社会流动而不断完善自我和创新自身文化的不竭动力。而“动”则表现了西部人“人在路上”的生存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其一是生活在广袤原野之上的“马背民族”,其二是国际交通贸易过程中传薪接火的文化使者,其三是建国后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其四是部队军旅和西进科研人员组成的生活群落,其五是“海归”西部并在桑梓创业的新社会阶层,其六是历史上的流放者群落,其七是失去土地流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八是来西部寻找真情真性真自然的迁客骚人和探险勇士。鉴于此,文化学者肖云儒把西部称之为“动感西部”[6]。“交”在此指交通要道。西部在历史上的交通要道主要有四条:丝绸古道、唐蕃古道、草原古道和南方丝路。“美”则指西部人民在文化自觉过程中所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臻于至善、至美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西部人民创造的文化审美成果体现为以下六大文化圈:其一是新疆文化圈,其二是青藏文化圈,其三是陕甘文化圈,其四是蒙宁文化圈,其五是川渝文化圈,其六是云贵文化圈。
4.西部人民在自身关系上彰显出的和、合、平、健的人类学特征
马克思说:“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基础”[7]。审视西部人民自身所承载的关系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文化产业方面的巨大堆积,我们发现最为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色景观:其一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其二是人际和谐的人文景观,其三是心物平衡的心灵景观,其四是身心俱健的价值景观。所以,西部人民,少了些许庸俗、媚俗和恶俗的社会心态,抛却了些许霸气、戾气和邪气的不良习气,从而在得天地正气和家国情怀中显得宁静自足和得大自在。
参考文献:
[1][2][3]李乾元.西进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18-38;5.
[4]范晔(东汉).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大卫·格里劳(美),马季方编译.后现代科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4.
[6]肖云儒.西部热与现代潮[J].文化研究,2001,(3).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中图分类号:D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3-0003-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新阶段西部政治安全问题研究”(10XGJ0003)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2-02-11
作者简介:戴生岐,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系社会学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