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运用
2012-12-17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赖五福
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赖五福
1.引言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能源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随着“汽车社会”的逐渐形成,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地呈现上升趋势,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能源和环保的双重压力,各个国家为了将来在世界汽车业中占得一席之地,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的新能源汽车的规划蓝图,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1]。
电机,电池和电机控制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电机控制技术的核心就是需要高效电机控制的逆变器技术,高效电机控制的逆变器技术则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IGBT模块和一个与之匹配的直流支撑电容器,如图1所示。
本文主要介绍薄膜电容的优点、采用的先进技术、相关的选型标准及应用分析。
2.薄膜电容的技术优点
早期直流支撑薄膜电容都是采用电解电容,随着薄膜电容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膜本身技术的发发展和金属化采用分割的技术出现,不仅使得薄膜电容的体积在越做越小的同时,产品的耐压水平还保持在相当的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高温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作为直流支撑电容,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丰田公司的PRIUS车型的改进;而国内车企典型代表是比亚迪F3DM和E6,都使用薄膜电容器作为直流支撑电容。第一代丰田Prius使用的滤波电容器是电解电容器,见图2;从第二代开始,便开始使用薄膜滤波电容器组,见图3。
目前用于直流支撑的薄膜电容器,大部分是使用高温聚丙烯膜作为介质,聚丙烯薄膜电容器有如下的优点。
a.产品安全性好,耐过压能力强
由于薄膜电容器具有自愈额现象,而且薄膜电容的设计是按照IEC61071的标准,电容抗浪涌电压能力大于1.5的额定电压,加上电容采用分割膜技术,见图4,电容理论上不会产生短路击穿的现象,这大大提高了这类电容的安全性,典型的失效模式是开路。在特定应用中电容的抗峰值电压能力也是考察电容的重要指标。实际上,对电解电容而言,允许承受的最大浪涌电压是1.2倍,这种情况迫使使用者不得不考虑峰值电压而非标称电压。
b.良好的温度特性,产品温度使用范围广,可以从-40℃-105℃
直流支撑薄膜电容器采用的高温聚丙烯薄膜,具有聚酯薄膜和电解电容没有的温度稳定性,具体如下图5,图6。
从图5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聚丙烯膜电容器容量总体是下降的,但下降的比例是很小的,大概是300PPM/℃;而聚酯膜不管是在高温阶段还是在低温阶段,容量随温度变化则大了很多,为+200~+600PPM/℃。
从图6可以看出,聚丙烯膜介质电容器的损耗随温度变化基本不变的,但聚酯膜介质电容器在低温和高温显示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
由于聚丙烯膜介质电容器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不管是在低温(比如说中国北方)或者高温地区(比如说沙漠地区)都可以得到正常的使用,但对于电解电容器来说,如果在低温地区,由于电解液的存在,电解液可能会凝固,电容的性能在低温的时候,性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能导致电机控制器不能正常使用。
c.频率特性稳定,产品高频特性好
目前大部分的控制器开关频率在约10KHZ,这就要求产品的高频性能好,对于电解电容器和聚酯膜电容器来说,这个要求是个难题。具体见图7,图8。
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升高,聚酯膜介质电容器的所测容量是随着频率的上升是逐步减少的,但聚丙烯膜介质电容器则基本不变。
从图8可以看出,随着频率的上升,聚酯薄膜介质电容器的损耗急剧加大,但聚丙烯介质电容器基本不变。
d.没有极性,能承受反向电压
图1 电机控制器主回路示意图
图2 第一代丰田Prius电机控制器
图3 第二代丰田Prius电机控制器
图4 电容分割膜
薄膜电容器的电极是蒸镀在薄膜上纳米级的金属,产品是没有极性的,故对使用者来说非常方便,不需要考虑正负极的问题;而对电解电容器来说,如果超过1.5倍Un的反向电压被加在电解电容上时,会引起电容内部化学反应的发生。如果这种电压持续足够长的时间,电容会发生爆炸,或者随着电容内部压力的释放电解液会流出。
图5 在1KHz时电容量随温度变化曲线
图6 在1KHz时介质损耗角正切值随温度变化曲线
图7 室温时电容量随频率变化曲线
图8 室温时介质损耗角正切值随频率变化曲线
e.额定电压高,不需要串联和平衡电阻
为了提高输出功率,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母线电压有不断提高的趋势。现在市场上给电机提供的电池电压典型值有280V,330V及480V,与之匹配的电容不同厂家不太一样,但大体是会选择比如450V,600V,800V,容量从0.32mF到2mF,而电解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不高于500V,所以当母线电压高于500V时,系统只能通过串联电解电容器来提高电容器组的耐压水平。这样,不仅增加了电容器组的体积、成本,也增加了电路中的电感和ESR。
f.低ESR,通过耐纹波电流能力强
薄膜电容器大于200mA/μF,电解电容通过纹波电流能力为20mA/μF,这个特点能大大减小系统中所需要的电容器的容量。国内厂家比如厦门法拉主推的产品目前0.4-0.5mΩ,最大纹波电流值从几十安培到几百安培不等。
g.低ESL
逆变器的低电感设计要求其主要元件DC-Link电容器要有极其低的电感。高性能DC-Link直流滤波薄膜电容器通过把母线整合到电容器模块里,使它的自感降到最低(<30nH),大大减小了在必要开关频率下的震荡效应。因此,并联在DC-Link电容器上的吸收电容经常被省略掉,电容器电极直接接到IGBT上。
h.抗浪涌电流能力强
能够承受瞬间的大电流,采用波浪分切的技术和电容镀膜加厚边技术,可以提高产品浪涌电流温度和机械冲击的能力。
i.使用寿命长
薄膜不易老化的特性决定了薄膜电容器优很长的寿命,特别在额定电压和额定使用温度下,使用寿命大于15000小时;如果按平均30Km/H,则在寿命期可以有450000Km,电容的寿命对于汽车的行驶里程是足够的。
3.薄膜电容的选择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提高电机的效率,减少线损,就必须把系统电压提高(见公式一),电压提高后,可以降低通过回路的电流,由于电流可以比较低,线损就会比较低。
P线损=I2R (1)
目前系统电压范围从100多伏到300多伏,有些公司用于大功率驱动的达到400多伏,由于控制电路自感及其在汽车在不同工况下使用的缘故,大多公司选用是额定电压450V以上的电容。
根据电机功率的不同,目前有不同的IGBT模块可以使用,同样,对于直流支撑电容器,不同的厂家也推出了不同的产品,主流薄膜电容器厂商比如厦门法拉和EP公司都推出了不容容量和结构的电容可供选择。选择时主要考虑额定容量、允许容量的偏差、额定电压、最大电压、电池电压的波动范围、开关频率、纹波电流有效值、最大峰值电流、相间续流电流大小、电机额定功率、峰值功率、环境温度、最高工作温度、最高工作海拔、散热方式和寿命要求等指标。
4.应用分析
4.1 纹波电压产生的原因
IGBT工作的时候,电路两端负载发生变化,母线上会产生纹波电流。如果没有C3电容器,那么电流将全部流经电池组,导致Ur产生波动(Ur=Iripple×r),U=U1+Ur,所以U两端将产生较大的纹波电压,影响IGBT的正常工作。
4.2 电容器组的作用
如果在母线两端并上电容器组,当ESR+1/ωC<<r时,母线上的纹波电流将大部分流过电容器组,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母线上的电压波动,有利于IGBT的正常运行。
4.3 电容器的选择
要使ESR+1/ωC<<r,ωC要足够大。当ω较小时,即IGBT开关频率较低的情况下,电容器组的容量需要足够大,这时薄膜电容器就没有优势。在IGBT开关频率较高的情况下,电容器组需要的容量大大下降,这时电容器本身的耐电流能力就成为元件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薄膜电容器的优势也就显示出来了。
工程应用上,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系统需要的最小电容器容值。当然,如果设计前已知了电路中的最大允许纹波电压和纹波电流的有效值。那么,系统中需要的最小容值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由于系统中的滤波电流相对较大,而电解电容又有0.02A/μF的滤波电流限制,所以在开关频率较高的逆变器中一般不按最小容值选择电解电容器,而是按下面公式选择电解电容器的容值:
下面以某电机电机驱动系统是30KW的纯电动车型举例说明,驱动器上的参数为:Vw=336V; Uripple=4V;Irms=100A@10KHz。需要的最小容值为:
这个容量的薄膜电容器很容易找到。如果选用电解电容器,则需要的容量是:
由此可以得出,开关频率较高的逆变器中使用薄膜电容器可以大大减小应用中所需要的容值。
5.总结
高性能DC-LINK薄膜电容器是一种采用新的制作工艺和金属化薄膜技术的电容器,它增加了传统薄膜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即电容的体积也随之缩小。另一个方面它通过将电容器芯子和母排整合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灵活的尺寸要求,不仅使得整个逆变器模块更加紧凑,也大大降低应用电路中的杂散电感,使电路的性能更加优越。电动汽车中使用的电路设计有高电压、高有效值电流、有过压、有反向电压、有高峰值电流、同时还有长寿命的要求,薄膜电容无疑是电动汽车作为直流支撑电容的最佳选择
[1]王文伟,毕荣华编著.电动汽车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TOYOTA.TOYOTA HYBRID SYSTEM THSII[J/OL].www.toyota.co.jp,2003.
[3]陈渊伟.高性能DC-Link薄膜电容器的应用及相关技术.
[4]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目录,2012.
[5]陈清泉,詹宜君.21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电动汽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黄俊,王兆安.电力电子变流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