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需求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2012-12-17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陈平华

电子世界 2012年7期
关键词:产学研服务平台个性化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陈平华

在WEB2.0和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范围、需求内容、需求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准确把握用户信息需求特征,明确用户信息需求内容,构建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服务内涵的必然选择。

1.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的特征分析

1.1 需求主体的广阔性: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用户群体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校内用户群体(包括教师、学生、行管人员等)构成平台信息需求的主体。同时高职学院特定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产学研结合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等特定任务,其用户群体也应包括校外产学研和工学结合企业、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等,用户群层次由单一变得复杂,决定了其需求主体具有较大的广阔性。

1.2 需求内容的层次性:以需求主体信息需求为基础和出发点,不同层次的用户群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考虑到特定的需求主体,其需求内容表现为:一是校内外读者均需要生活性、娱乐性、消遣性的信息资源;二是能满足校内读者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各类学科性、专业性信息资源;三是能满足政府决策的各类地方性、决策性信息资源;四是满足产学研合作企业所需要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等信息资源,具有层次性的特征。

1.3 需求目的的明确性: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目的。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其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为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教职员工使用信息资源,是为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合作企业使用信息资源,主要是关注新产品信息、新的职业技能,以便于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社区公众使用信息资源,更多是关注社会热点,当做休闲和娱乐消遣。

1.4 需求手段的先进性: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读者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和手段。原有的馆内借还无法满足读者尤其是校外读者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诉求,而更多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利用FAQ、电子公告板等形式,利用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参考咨询和异构检索服务,实现图书馆与用户的双向沟通,将促使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2.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内容分析

高职院校图书馆有着特定的服务对象,笔者试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用户分为校内用户、产学研合作用户、校外用户三大类,不同的服务对象由于其职能不同,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如表1所示。

3.基于用户需求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围绕用户需求的特征和内容,构建基于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是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提升信息服务内涵,拓展信息服务职能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真正践行为学院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构建如图1所示的高职院校信息服务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表l 用户及用户信息需求内容及特征分析

3.1 实现图书馆各类资源的整合,是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图1 基于用户需求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

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群体的多样化,决定了用户需求的多样性。

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需要整合至少包含学科类、学习类、实践类、休闲娱乐类、产学研结合类信息资源,才能满足整个平台中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应通过建立信息资源导航库、建立定制化网页等达到对各类资源的收集整理,搭建一个个性化和大众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并应主动建立与产学研合作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及其他共建共享单位的合作,由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性信息,合作企业提供企业生产和产品信息,图书馆提供各类科技文献信息,真正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达到资源的完美整合。

3.2 构建完备的信息资源保障和共享体系是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物质基础。

信息资源保障和共享体系,应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职业特色,建设以实践类和技术类为主体的信息资源,在内容和结构上以实用性、技术性信息为主,突出特色资源的应用价值,满足校内师生员工及产学研合作企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二是学科特色,满足学院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不断完善和充实学科及专业学习信息资源,为学院的专业和学科提供足够的信息保障;三是地方特色,收集地方信息资源,满足地方政府、社区居民等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地方企业产业提供技术产品信息,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等信息;四是资源特色,构建具有本馆特色的教学课件数据库、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科研成果数据库,以特色资源促成特色发展,使之成为学院与各类用户资源共建共享的纽带。

3.3 合理规划和协调资源种类及资源结构,是基于用户需求信息平台建设的关键。

资源种类及结构应从用户需求出发,优化配置馆藏资源结构,以融合互补的共建策略,建立一个虚实资源结合,满足用户多元文化需求的资源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应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的内在价值,对于实体资源,应在充分尊重用户意愿、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征订和购买,对最有价值的馆藏文献进行合理组织,将其转化为数字信息资源,实现全文、目录和主题检索,建立个性化数据库;针对虚拟资源,充分利用和收集各类职业信息资源,并针对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行业标准动态、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等进行有目的地检索、跟踪和过滤以及有针对性地加工整合,建立特色数据库,保证虚拟馆藏科学、有序、高效、实用。

3.4 注重应用实效,提供优质高效信息服务,是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终极目标。

依托信息服务平台中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现有条件下,开展基于校内用户为基础的常规服务以及基于校内外用户为基础的个性化服务。常规服务主要针对来馆用户,可包括三种最基础的信息服务。一是开展借阅查询服务。对于来馆的各种用户群体,开展基于本馆实体资源的各种类型的借阅服务,同时应构建基于本馆资源的信息查询体系,为用户利用馆藏资源和进行查询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根据来馆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充分理解用户意图,快速实现信息资源的搜集、分析、加工、组织和利用并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合理解答;三是开展用户教育服务,努力提升尤其是校外各类用户以及产学研合作企业用户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使其能更好地利用好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和服务。个性化服务应包括:一是个性化导航与推送服务。整个信息服务平台根据用户需求特点,建立基于本馆资源整合平台的导航库,帮助用户通过导航,快速查找到所需资源,并能通过信息推送系统,主动将信息推送给用户;二是个性化定制与跟踪服务。按照用户的需求,为用户个人搜集和组织信息资源,通过基于网页控件的方式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个性化定制;同时,随时把握用户的信息需求、查阅目标和阅读范围,总结和分析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为提供有针对性服务提供支持;三是开展个性化检索与参考咨询服务。研究用户检索特点,设计相应的检索智能软件,满足个性化需求,培养个性化趋势,开展基于QQ、MSN、电子邮件、WEB表格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使用户需求得以最直接、最快速的满足。

3.5 了解用户类型,关注用户需求,是基于用户需求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

在新的信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群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校内读者、校外相关人员、产学研合作读者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基本用户群体。用户群体结构由单一变得相对复杂,用户需求内容和特征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趋于学科最新的技术、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具体的技术细节与实际经验,国内外最新的信息动态,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等方面信息都会成为用户关注的重点。关注这些用户的信息需求,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用户的信息需求动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经常刺激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服务内涵,逐步提高服务效益,才能不断提升自身核心服务能力,真正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总之,进行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探索用户需求特点,把握用户需求类型,对于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和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千冬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3):22-23

[2]陈平华.服务主导型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之平台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08(7):39-40.

猜你喜欢

产学研服务平台个性化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