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联合纳洛酮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

2012-12-17赵广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13期
关键词:纳洛酮椎动脉基底

赵广春

河南周口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周口 466000

后循环缺血(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常有供应脑部的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多种一过性或持续性的症状[1],临床常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引发的阵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和脑梗死,本组应用前列地尔和纳洛酮联合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后循环缺血患者92例,男46例,女46例;年龄31~80岁,平均54.8岁。均按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标准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原发病为既往脑卒中16例,糖尿病19例,高血压48例,血脂异常47例;临床表现为眩晕59 例,偏身感觉障碍37 例,构音障碍27例,听力下降16例,肢体无力58 例,头痛28 例,交叉瘫18例,面瘫17例,交叉感觉障碍19 例,四肢瘫22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均经血管影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或血管超声证实有后循环血管损害或缺血区改变。排除标准:(1)颅内高压表现或昏迷的患者;(2)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及全身出血性患者;(3)既往有脑血管病史,同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者;(4)血压>180/110mmHg;(5)1周内使用或正在使用抗凝剂或溶栓剂的患者;(6)前列地尔及纳洛酮过敏者;(7)肝、肾、心功能障碍者。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伴发疾病及体征方面经协同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注(0.5h注射完毕),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1.2mg,1次/d。2组均连续应用2周。比较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左、右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椎基底动脉、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

1.3 疗效评定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眩晕、头昏、头晕减轻,旋转及晃动感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有效:临床症状如眩晕、头昏、头晕改善,头昏或眩晕减轻,伴有轻微自身或景物的旋转及晃动感;无效: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出现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 血流动力学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Vm、椎基底动脉、PI、RI均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Vm、椎基底动脉、RI均改善(P<0.05)。2 组左椎动脉与右椎动脉Vm、椎基底动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Vm、椎基底动脉、PI、RI变化比较 (±s)

表2 2组Vm、椎基底动脉、PI、RI变化比较 (±s)

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

?

3 讨论

后循环由椎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组成,其发生后循环缺血一般是由于是心源性栓塞或动脉-动脉的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血管病理表现。后循环缺血后引起的眩晕,属于中枢性眩晕,是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皮质及小脑的前庭代表区病变所致[2-3]。临床表现为眩晕,而与体位或头位位置的改变没有一定的相关性,出现眼球持续的粗大震颤;患者无法稳定站立,出现一定的平衡障碍,固定向一侧倾斜。听力减退,出现轻微耳鸣和自主神经症状不出现或轻微;减退不显著。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促进因素[4]。

前列地尔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同时保护受损的脑神经细胞的作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载体为脂微球,使药物在肺部的破坏失活降低,使其在后循环位置浓度高,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变血管,解除血管痉挛和狭窄。清除氧自由基,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保护脑细胞膜,稳定溶酶体膜,防止细胞坏死;促进缺血半暗区侧支循环,促进半暗带恢复;改善局部末梢血管微循环障碍,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血栓形成;减少动脉壁胆固醇沉积,防治动脉硬化;促进红细胞变形,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增加脑血流量,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保护神经元,减轻神经细胞凋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5]。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后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清除机体自由基,保护神经功能,意识的恢复,同时还能减少自由基生成,阻断乙醇中毒所致中枢抑制,促进意识恢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取得积极疗效,本组应用前列地尔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后循环障碍,取得显著疗效,促进机体的血流动力学。而且安全性较好[6],前列地尔的不良反应较低[6],而纳洛酮也有促进意识恢复,保护脑细胞的作用,两药联合治疗大脑后循环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Savitz SI,Caplan LR.Vertebasilar disease[J].N Engl J Med,2005,352(25):2 618-2 626.

[2]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3]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

[4]陈黎信,苗玲.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7,4(3):179.

[5]韩璞,黄平.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大脑后循环缺血发作68例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3):311-312.

[6]罗丹峰,吕瑞妍,骆绮云,等.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6-17.

猜你喜欢

纳洛酮椎动脉基底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a-C基底对WSx 薄膜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