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环境集团垃圾处置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12-12-13潘振华
曹 宏,潘振华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2)
杭州市环境集团垃圾处置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曹 宏,潘振华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2)
探索分析杭州市环境集团的网络技术、管控一体化技术、GIS技术在固废处置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并通过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成功实践,展望固废处置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前景。
环境集团;固废处置行业;信息化管理
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技术、信息化在各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对于固废处置行业,收集、储运、处理各个独立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将向全局的、全集成的、开放的综合平台发展。建立集过程调度、流程优化、管理计划、经营决策、现场监控等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成为固废处置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1 技术基础
杭州市环境集团信息化管理综合利用了网络技术、管控一体化技术、GIS技术,搭建了一个具有集团特色的、符合集团业务需求的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
集团的信息网络是全局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条件。通过信息网络实现集团横向和纵向信息的沟通、汇聚、交换、共享。集团信息网络建立的目标在于实现集团全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换。
管控一体化是建立综合信息化的基础。集团的管控一体化建设将集团垃圾处置管理全过程中的数据流、信息流、物流有机的集成并优化,实现集团营运过程的整体优化,是对过程控制、生产执行、运营管理等的有效集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集团内各分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换畅通。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用于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就杭州市环境集团而言,其管理对象不仅包括园区、填埋库区的设施设备,还包括分布在城区内的垃圾集置清运点、中转站,甚至还包括垃圾处理各个环节的人、车、物,因此,采用GIS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合理和理想的选择。
2 杭州市环境集团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坚持以“集中信息、过程监控、精细管理、持续改善”为指导思想,以集团主营业务为建设核心,以信息化技术为实现手段,以管理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垃圾收集处置全过程对信息化管理进行规划。
2.1 业务分析
近年杭州市垃圾年平均增长率已超过10%。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自2009年开始推行“杭州模式”的“清洁直运”工作,目前承担着全市主城区5 200个垃圾集置点、50多座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清运工作,集团业务范围涵盖了垃圾的前端收集、中端运输、末端处置及资源再利用全产业链。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结合上述业务环节,综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手段,以提高其业务处理能力、集团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2.1.1 前端收集
杭州市环境集团对城区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升级,为周边居民提供垃圾定点收集服务。每个中转站规划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和语音广播系统,通过电信VPN专线,将现场视频画面和语音数据实时传输至集团指挥中心,指挥中心DLP大屏每10 min对全部中转站轮巡检查1次,掌握动态作业情况。语音广播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指挥中心的指令直接下达至中转站,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对于分布在异地的黄岩垃圾填埋场,也能够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对黄岩分场的实时监控,掌握地磅、火炬设备的运行状况,信息化在管理上的便捷显而易见。
2.1.2 中端运输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GPS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融合,对直运车辆进行GPS智能调度,通过3G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时间信息、车速信息、经纬度信息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实现车辆的智能调度、超速报警、里程数统计、车辆超欠载统计等功能,将中端运输环节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决策提供依据。
2.1.3 末端处置
杭州市环境集团垃圾的末端处置及再利用涵盖了填埋、沼气发电、污水处理、环境质量监测等多个环节。通过现场数据采集和局域网络将各个生产作业环节的设备运行数据和实时业务数据同步传输至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融合,并自动生成个性化报表,降低了差错率的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
目前,信息化建设已完成了对杭州市主城区所有垃圾清运收集点的管理、垃圾运输车辆GPS管理和智能化调度系统、生态填埋场场内和城区中转站的视频监控和管理、园区生产数据采集、台州市黄岩区卢岙里生态垃圾填埋场的远程视频监控及生产业务数据采集。
2.2 系统架构
杭州市环境集团信息化管理平台分为5层结构,即系统的用户界面层、系统应用层、系统服务层、系统数据层、系统硬件层,如图1所示。
1)系统的用户界面层: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以供集团各单位系统操作人员使用,采用授权分级管理,管理决策者可以通过该层实现对整个公司业务运行的整体把握。
2)系统应用层:即管理平台,是系统的业务应用系统,1个平台4个应用,即垃圾清运收集点的管理、车辆GPS管理和智能化调度系统、视频监控管理、场内外生产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管理,为系统用户提供业务处理、交互服务的工作平台。
3)系统服务层:服务层是整个系统业务实现的支撑,为系统开发、部署、应用提供服务,简化系统实施过程,是系统功能和数据扩展的基础,保障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4)系统数据层:包括清洁直运点数据库、地形数据库、实时采集的生产数据和其他业务数据,为系统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支持。
5) 系统硬件层:包括VPN专网、Internet网、集团内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硬件设施,是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网络化的硬件保障。
2.3 系统功能
2.3.1 清运收集点管理功能
能够在地图上任意增加垃圾集置点点位或通过获取直运车辆的经纬度信息对垃圾集置点及中转站进行精确定位。在杭州地图上全部垃圾集置点分布情况一目了然,由此能够对清洁直运点线路合理编排,实现对垃圾清运线路的科学管理。
2.3.2 车辆GPS智能化调度管理功能
车辆GPS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结构见图2。
杭州市环境集团在营运的300多辆新型直运车上全部配备了GPS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对每一辆车实时定位跟踪,并结合人员信息,实现人车对应,能够全程记录车辆行驶时速和轨迹,系统能够查询6个月以来的车辆行驶记录,对事故、事件溯源。
GPS系统整合了道路信息和短信平台,驾驶员的超速行驶行为全部记录在系统中,并通过短信平台实时告知提醒,同时集团还以考核促管理,最大程度上减少超速引起的行车事故。
2.3.3 视频监控功能
视频监控系统分为3个部分:即园区监控系统、中转站监控系统、黄岩分公司视频监控系统。全部视频监控画面都在指挥中心的DLP大屏上实时轮巡播放,呈现集团生产运营全貌,管理的针对性以及处置的时效性大大增强。
信息化系统能够对全部监控进行7×24 h录像,录像存储时间长达40 d,为集团的安保管理提供了证据支持,自视频监控系统运行以来,集团内部各类案件发生率大大降低。
2.3.4 数据采集管理功能
数据采集涵盖园区生产数据和业务数据。
生产数据采集涉及园区内各类生产监测设备,包括甲烷火炬、渗沥液出水水质在线监测、填埋库区污水流量监测、生态公园的甲烷在线监测、地磅房的地磅计量数据以及气象站数据等。所有设备运营情况实现远程监控,系统能够自控读取设备数据并存入数据库,还能自动生成历史曲线,管理者轻松实现随用随调。
业务数据包括了填埋场运营数据、监测站监测数据、污水厂操作数据。系统将各单位日常纸质数据报表集成,相关工作人员只需将原始数据录入系统,系统便能根据预设的需求,自动计算生成各类分析报表、月报表、年报表等,大大减少了人工记录的差错率。
2.3.5 分布式远程管理
信息化管理平台结合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运营模式,实现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台州市黄岩区卢岙里生态垃圾填埋场的网络视频监控、数据采集等远程管理功能,并且随着“黄岩模式”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样能够同步扩展、集成。
2.3.6 多平台综合应用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集运营、调度、服务、应急指挥于一体的指挥中心,它是环境集团的信息中枢,其中设立了面向市民的公开热线电话,及时协调处理在垃圾收运过程中市民的投诉、建议、咨询及求助;建立了覆盖杭州城区范围内的无线通讯对讲机系统,强大功能在大型集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建了面向集团全部员工的虚拟网通讯网络系统并结合信息发布平台系统,及时、统一发布集团重要信息和指令;建成了面向社会的LED信息发布系统,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类生产营运数据,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引入数字城管实时处理系统。
3 结束语
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使杭州市实现世界先进的“环保”运输、“生态”填埋、“低碳”处置,享受信息化的全程跟踪和实时监控管理,以实现收运人员一体化、运输车辆管理一体化、中转站管理一体化的城市垃圾“集、疏、运”一体化管理新格局,让城市垃圾处理变得智能、高效。通过该系统建设,将“人流”、“垃圾流”、“车流”、“设备流”转换成“信息流”,实现垃圾处理全过程的自动化监控调度,前后道作业工序协调联动,系统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并提高系统应急能力。同时,通过对集团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网络技术、GIS技术、GPS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初步建立起一个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相关行业标准与技术标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逐步迈向“智能化监控”、“数字化通讯”、“一体化数据平台”、“流程化运作”的现代化企业。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Waste Disposal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for Hangzhou Environment Group
Cao Hong,Pan Zhenhua
(Hangzhou Environment Group Co.,Ltd,Hangzhou Zhejiang 310022)
Application status of network technology,integra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and GIS technology in solid waste disposal industry was explor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business of Hangzhou Environment Group.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Hangzhou Environment Group Co.Ltd.,development prospect of informatization in solid waste disposal industry was looked forward to.
environment group;solid waste disposal industry;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X705;TP277
B
1005-8206(2012) 01-0058-03
2011-12-12
曹宏(1964—),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和固体废物处置等工作。
(责任编辑: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