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2-12-12程永红
程永红
(贵州省遵义医院,贵州 遵义563002)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程永红
(贵州省遵义医院,贵州 遵义563002)
目的 分析总结86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 将周围性面瘫的病程分为:急性期或发展期、恢复期或静止期、后遗症期或恢复期,结合病例与临床疗效,对各期病程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及分析。结果86名病患中痊愈41例(47.7%)、22例好转(30.2%)、有效12(15.1%)、无效6例(7%)。结论 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期治疗,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及病情复发。
周围性面瘫 分期治疗 针灸 护理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Stage treatment Acupuncture Nursing
周围性面瘫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1]。祖国医学称“口眼歪斜”,西医称“周围性面神经炎”。其发病与受凉、劳累、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2]。从中医辨证的角度看,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面部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3]。现将我院对86例患者分期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针灸科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面瘫患者86例,男54例,女32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58.6岁。病程时间最短3 d,最长60 d,均无其他严重疾患。我院根据中医理论文献[1-4]及临床情况,将86例周围性面瘫病人分为3期:急性期或发展期(1周内)31例;恢复期或静止期(发病2周~3月)44例;后遗症期或恢复期(发病3月以上)11例。
1.2 分期治疗方法
1.2.1 急性期 以单纯浅刺多穴位为主,可适当配合艾灸。面部穴位用兴奋二型手法,留针5~10 min,每3 min行针1次,配合主穴部位温和灸5~10 min;四肢穴位留针15~20 min,中间行针1次。起针后,面部诸穴雀啄灸30~50下,每天1次,10次一疗程。疗程中间休息3 d。主穴:合谷、地仓、牵正、翳风、风池、太冲。配穴:太阳、阳白;阳白、鱼腰、照海、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四白、迎香、禾髎、巨髎:颊车、地仓、合谷、太冲、外关、足三里等。
1.2.2 稳定期 透刺为主,配合TDP照射疗法。穴位可根据情况适当添加,针刺加深,也可用透刺,如阳白透鱼腰,四白透承泣,攒竹透睛明,地仓透下关、颊车。每天1次,10次一疗程,同时用TDP垂直照射面瘫区,距离为病人感觉舒服为宜。1次/d,10次为1疗程,休息3 d,继续下一个疗程,可适当按摩。
1.2.3 恢复期 透刺为主,配合TDP照射。一般根据面瘫情况选取穴位,用TDP照射患侧面部,并配合散罐疗法。如针刺患侧翳风、阳白透鱼腰、下关、迎香、颊车透地仓,双足三里(温针灸),取针后连续闪罐至患侧皮肤潮红,1次/d,10次为1个疗程。
1.3 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表1)。
表1 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效果 例(%)
86名病患中痊愈41例(47.7%),22例好转(30.2%),有效12(15.1%),无效6例(7%)。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周围性面瘫虽不危及生命,但因其突然发病,直接影响患者的仪表。五官不整,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不适,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尽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与患者进行交谈,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以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消除恐惧和顾虑的心理,以轻松的心情接受治疗,取得病人的合作,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2 饮食指导护理 面瘫的发病机理为“气虚寒凝、血瘀经络”[4]。在饮食上有目的的为患者进行食疗指导,提高疗效。风热症的饮食宜清淡为主,忌甜腻煎炸之品及生冷瓜果;伴发热者,应观察体温变化,可热服中药汤剂或热粥、热饮,服后加盖衣被,使汗出热退,汗多者切忌汗出当风。风寒症的饮食宜进温热柔软、清淡少渣、少油脂、易消化食物,忌生冷瓜果、芝麻、核桃等凉性润肠之品。室温宜稍高,阳光充足,注意保暖。
2.3 针灸的护理
2.3.1 针灸前的护理 针灸治疗前,让患者处于舒适体位,深吸气后屏气数秒钟,然后缓缓呼气。同时放松全身。向患者说明病情,让患者了解有无针刺禁忌症,有否饥饿、过度疲劳等情况。同时还可利用交谈等方式,使患者转移注意力,以减轻其焦虑情绪。当我们把针灸的整个过程告诉患者,特别强调在针灸施治的过程中,病人要平心静气,放松肌肉,全神贯注,意守病所。如能在医者进针、行针过程中配合作呼吸运动,其意守感传的效果会更好。
2.3.2 针灸时的护理 针灸过程中,有时局部有点疼痛,有时有出血现象,因此,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若天气寒冷时要为患者加盖毛巾,以免扎针处受风。电磁波治疗仪照射面部时,须用毛巾或纱布遮盖眼睛,防止直射。闪罐时要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针灸完毕,出针时,用消毒棉签按压针孔,防止出血和血肿。
2.3.3 针灸后的护理 护士应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瘙痒,面部表情肌瘫痪改善情况,并记录。指导患者进行面部肌肉功能锻炼,如对着镜子做皱额、闭眼、鼓腮、吹口哨、露齿等运动。嘱患者避免冷水洗脸,可作面部热敷,用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天2~3次,以改善血液循环。按摩患侧面部,可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2.4 预后健康教育指导 预后健康教育的工作对病人的病情恢复及防治复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此病好发于冬春两季,因这两季的气候较冷且变化无常,病人容易着凉以至生病,故要嘱咐病人局部避免受寒吹风。必要时可戴口罩防护,面部注意保暖,用热水洗脸及刷牙,耳后部及病侧面部行温热敷,早晚各一次。平时可用手轻轻按摩瘫痪的面部,以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多吃益气温阳的食物,忌辛辣、坚硬、油腻、生冷食物。嘱患者充分休息,防止疲劳过度,特别是在急性期,同时避免用冷水洗脸,防止感冒,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3 小结
本病发病突然,多数患者在醒后出现一侧面部呆滞、麻木、瘫痪,不能做皱眉鼓腮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露睛流泪,额纹、鼻唇沟变浅。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因此,临床护理亦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通过疏导患者,建立患者信心,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根据中医辩证做好饮食护理,特别强调在针灸施治的过程中,配合医生做好针灸工作,教会病人做好面部功能训练,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可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1]谷文英,李洪力.分期针灸周围性面瘫6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1,29(2):125-126.
[2]黄冬娥,吴强,陈传红.吴炳煌教授针刺治疗面瘫经验撷要[J].中国针灸,2008,28(3):225-227.
[3]周贤刚,钟渠,吴俊,等.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53-1557.
[4]范娥,魏清琳,李菊莲.近5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研究综述[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2):58-60.
R472,R245
B
1002-6975(2012)18-1713-02
程永红(1972-),女,四川,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01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