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2012-12-10周福机
周福机
(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街道畜牧兽医站, 重庆巴南 400054)
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起步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较多的死亡,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认为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选择合适的种猪品种
俗话说得好“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这句话说明了种猪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公猪应选择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的品种,如长白公猪、约克公猪、大白猪等。母猪选择繁殖力强、窝产仔多、泌乳力强、护仔性好、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等优点的母本品种,散养农户一般选择培育品种、土洋杂交品种、地方品种等,专业养殖户一般选择外来品种、配套系品种等,中等规模养殖户一般选择洋三元品种、高效配套品种等,大型养殖场一般选择洋三元、洋五元及高效配套品种等。这样才能保证母猪产下发育优良的仔猪。
二、种猪的饲养管理
(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选择合适的后备猪,一般5~6月龄60 kg左右体重为宜,奶头7对以上,大小匀称,外阴发育良好,四肢强健,性情温顺的后备猪中选择。
2.科学饲养后备猪,一般在60 kg前进行自由采食,60 kg后限量投喂,控制膘情直到配种。在此过程中,进行疫苗注射、驱虫等准备工作,为配种打好基础。
3.后备猪的初次配种,一般在初情期后的第3个情期开始配种,此阶段后备母猪已达到体成熟,能满足怀孕的需要,采取一个情期多次配种,提高产仔数。
(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怀孕母猪在怀孕初期应进行限饲,利于胚胎着床;妊娠中期可根据母猪的体况,分别控制饲喂量;妊娠后期可适当加料,但母猪不能过肥,容易造成难产。
2.对怀孕母猪的管理应注意做好保胎,防止流产,减少胚胎死亡。不要追赶、鞭打、惊吓母猪而造成机械性流产。同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猪舍要保持通风、干燥,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搞好清洁卫生,防止疾病流行。
3.怀孕母猪后期,特别是妊娠的最后一个月,这个阶段胎儿生长发育迅速(体重的60%),所需要的饲料营养和数量最多,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需要量也和前阶段不一样,必须饲喂质量较高的全价料,千万不能饲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否则引起流产或死胎。只有加强饲养管理,才能获得初生重大、数量多、体质健壮的仔猪,使仔猪的成活率提高。
(三)母猪产前准备 待产母猪分娩前5~7 d进入分娩舍。之前要将分娩舍清扫干净,用消毒液对地面、墙壁和圈栏进行消毒。墙壁、门窗有破损时应进行修补,防止贼风进入,保持温湿度良好(产房内温度为16℃~21℃,湿度为55%~57%)。地面要光滑,同时检查保育箱、电热板、水嘴、饲槽等功能是否正常。同时给待产母猪用温热的肥皂水清洗全身,清除污物,再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水将全身消毒,分娩前用0.1%高锰酸钾清洗乳房和外阴部。在产房准备好接产用的消毒药水、抹布、碘酒、剪齿钳等接产用品,等待接产。
(四)母猪产前保健 在母猪妊娠85 d至分娩前5~7 d,用中药饲喂母猪,预防母猪产前疾病带入产仔过程中。主要针对蓝耳病、圆环病毒、伪狂犬、霉形体感染等经母仔传播或并发的病原提前预防,降低发病率,并且在妊娠后期做好抗应激工作,以防流产。在分娩前40 d做好有关疫苗的免疫工作。在母猪产前2周注射大肠杆菌疫苗,产前1周再注射一次,以起到减少初生仔猪黄白痢发生的作用。
(五)母猪的接产
1.正确接产。当母猪有产仔征兆时,要有专人护理。当第一个仔猪出生后,要尽快接产。接产时,首先将仔猪嘴里的粘液清除干净(仔猪有叫声发出为标准),再把仔猪身上的粘液清除干净,在脐带距腹部1~1.5寸处,将脐带的血液向腹部推挤,然后用钝性断脐,用碘酒消毒断端,同时修剪仔猪的乳牙,然后放入保温箱内保温,等待第二个仔猪的出生。在第一个仔猪产出后1 h内,可以将已产出的仔猪喂奶,能够刺激母猪加快分娩。一般相邻两个仔猪产出时间间隔在5~10 min,整个产程在1~3 h。
2.固定奶头,吃上初乳。在新生仔猪吃奶前,要用0.1%高锰酸钾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干净乳头,并挤通乳汁后让仔猪吸吮。仔猪初生30 min后,及时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奶头,同时要注意及时保温防压防冻。
3.母猪难产。如果仔猪出生间隔时间过长,就要考虑是否是难产。如果是难产要及时注射催产素或者帮助助产。产仔完成后给母猪注射抗生素以防感染。
三、初生仔猪的保健
1.初生仔猪补铁。仔猪生后3 d内注射补血剂,10 d时加强一次。
2.初生仔猪免疫。初生仔猪在21日龄首免猪瘟疫苗1头份肌注;10~15日龄注射喘气病疫苗1头份,胸腔注射或按说明书注射;35日龄肌肉注射1头份或者口服2头份仔猪副伤寒疫苗;45日龄肌肉注射1头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35日龄注射1次口蹄疫灭活苗,注射剂量按说明书;60日龄加强1次猪瘟免疫;35日龄后注射猪蓝耳病疫苗1次,21 d后再加强免疫1次。
四、初生仔猪的管理
初生仔猪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抵抗力弱,如管理不好,就会引起死亡。只有加强管理,才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1.温度。保持舍内温度20℃左右,分娩后3 d内适宜温度32℃~28℃;4~7 d适宜温度28℃~25℃;8~30 d适宜温度25℃~22℃。在舍内设置保温箱,进行人工保温。
2.防踩压。在分娩舍内使用产床,以限制母猪活动和保护仔猪,并设专人护理,防止母猪踩压,减少仔猪死亡。
3.固定奶头、吃足初乳。初生仔猪对外界没有抵抗力,只有从母体得到母源抗体。仔猪出生后1 h内,由人工辅助吃上初乳,出生后2~3 d内要固定好乳头,把初生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初生强壮的仔猪固定在后排乳头。如果母猪的产仔数超过母猪乳头数量、乳量不足或者产后无乳,要及时做好寄养、并窝或人工喂给牛奶等代乳品。寄养和并窝应注意:一是寄养或并窝
时要选取产仔时间差不多的母猪,日龄相差不大;二是寄养出去的仔猪必须要吃到初乳,获得免疫球蛋白;三是寄养或并窝选取的母猪要性情温和一些;四是寄养或并窝时,母猪拒绝,则在仔猪身上涂上母猪的尿液和消毒药水,才能保证仔猪寄养和并窝成功。
4.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初生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母乳和仔猪补料中蛋白质含量高,需要供给较多的水分,缺水不仅会影响仔猪生长发育,而且也可能导致喝尿液和脏水的恶癖,进而出现下痢,所以在仔猪3~5日龄时要补充清洁的饮水,并在每1 kg水中添加葡萄糖20 g、碳酸氢钠2 g、维生素0.06 g。
5.抓好初生仔猪的补料关。仔猪在出生后,随着日龄和体重的增加,需要的能量蛋白和矿物质越来越多,而母猪的产乳在产仔21日龄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要缓和这对矛盾,就必须在仔猪阶段提早补料。在仔猪出生7日龄左右,开始用带有香味的粒状饲料、炒熟的豆类等较适合仔猪口味的饲料进行补饲,来补充仔猪的营养需要,增强仔猪的体质,增加对环境的抵抗力。
6.科学断奶。断奶时间一般在28~35日龄,最早的21日龄。断奶后必须留在原圈饲养,即“赶母留仔”。断奶可根据情况使用以下方法:一是一次性断奶法。即到了断奶日龄时,一次性将母子分开,方法简便,能促使母猪在断奶后迅速发情,但不足之处是突然断奶后,母猪容易发生乳房炎,仔猪也会因突然受到停乳的刺激,影响生长发育。二是分批断奶法。将体重大、发育好的优先断奶,而让弱小仔猪继续吃乳,到一定时间对弱小仔猪再进行断奶,这样有利于弱小仔猪的发育,但可能会使未充分利用的母猪乳头发生乳房炎。三是逐渐断奶法。在断奶前4~6 d,每天逐渐减少仔猪的哺乳次数,直到完全断奶为止,这种方法不至于引起母猪的乳房炎,有利于仔猪的发育。